Skip to content

反壟斷“鐵腕女強人”提交監管改革案 磨刀霍霍向矽穀

2月5日上午消息,據報道,隨著拜登政府上任以及美國民主黨掌控國會兩院,美國政府對於科技巨頭們的監管會發生如何變化引發外界關注。周四,美國國會參議院“反壟斷一把手”科羅布徹(Amy
Klobuchar)提出了一個內容廣泛的美國反壟斷監管改革法案,這意味著美國科技巨頭們可能麵臨更加嚴厲的監管或整頓,未來開展並購的難度會加大。

反壟斷女強人

科羅布徹是來自明尼蘇達州的國會民主黨參議員,目前擔任參議院反壟斷委員會主席,她將在美國反壟斷監管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直以來,科羅布徹和其他部分議員認為美國現行反壟斷法過於寬鬆,她要求對科技巨頭們采取更強硬措施。

此前,科羅布徹曾經提交多項法案,要求對美國反壟斷法律進行修改,而在周四,她提出了《競爭和反壟斷執法改革法案》(Competition
and Antitrust Law Enforcement Reform
Act),這是一個更加完整的立法,呼籲對現有監管規則進行大幅改革。

媒體指出,如果新法案通過,則將給Facebook、穀歌等公司帶來更大監管風險(這兩家公司已經遭遇美國政府反壟斷訴訟),此外也會遏製通過並購尋求主導優勢的公司。

通過這一法案,科羅布徹表明她將會利用自己的職務改變美國反壟斷現狀。她提出的法案將從三個方麵改革反壟斷法律:重新設定執法標準,在重大案件中把舉證的負擔交給公司;要求監管機構增加經費,經常研究市場和兼並收購的影響;另外要給反壟斷執法機構更多工具,比如實施民事處罰。

科羅布徹周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反壟斷執法並不是要懲罰成功企業,“當我們討論結構性補救措施以及分拆時,這些公司可以釋放能量完成更多工作。”

她表示,政府機構需要經費來監管這些大型科技公司,“你不能用創可貼和膠帶來對付這些億萬美元級別公司。”

法案內容

科羅布徹的新法案將通過如下方麵加強美國反壟斷執法:

主導優勢公司和其他企業合並的門檻將會提高,轉移合並交易中的舉證工作負擔。

在美國《克萊頓反托拉斯法》(主要監管企業並購)中增加禁止“排他性行為”的條款。在未來的收購交易中,主導公司更難以證明他們的並購不會影響市場競爭。“排他性行為”包括損害現有或潛在競爭對手、或是限製競爭對手創新的行為。

授權對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局和聯邦貿易委員會增加3億美元的年度經費,這是美國政府最重要的兩家反壟斷執法機構。

允許反壟斷執法機構對於違反反壟斷法或實施排他性行為者實施民事處罰,其他處罰措施還包括業務分拆或是禁止令。

在聯邦貿易委員會旗下設立獨立的“支持競爭辦公室”(Office of the Competition
Advocate),該機構可進行市場分析,及時通知執法部門,以及關注消費者投訴。

要求收購兼並相關公司及時向監管機構通知交易結果,另外讓監管機構研究以往合並交易的影響。

對於潛在違法舉動,推進舉報激勵製度。

眾議院舉動

除了參議院之外,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反壟斷委員會主席西西林(David
Cicilline)之前也對美國四大科技公司進行調查,並且要求實施監管改革。眾議院的反壟斷調查去年結束,450頁的調查報告描述了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並暗示需要通過改革來重新激活市場競爭。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反壟斷“鐵腕女強人”提交監管改革案 磨刀霍霍向矽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