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你見過成年人的家長群嗎?

主頁君今天無意中看到博主@一楊ish發的一張圖片,群名赫然寫著「家長群」三個字,理所應當地以為是個小學家長群。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圖源:微博@一楊ish)

細看後的主頁君虎軀一震,直呼好家夥。

群裏的家長居然在慶祝自己的孩子升職加薪,而這群家長的孩子,都是美國灣區某公司的職員。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圖源:微博@一楊ish)

也就是說,這群家長的孩子們,最小也得有22歲了吧…

群裏家長們有組織有紀律,群昵稱都嚴格按照“城市+孩子本科學校+孩子年齡”來命名。

主頁君還在評論區裏吃到一劑科普,據說家長昵稱裏的f/m代表性別,而小寫的意思是單身,大寫的意思是已婚。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交流“育兒”心德的同時,還不忘給適婚孩子征婚,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效率最大化”。

很快就有子女輩的同學們出來調侃了這個行為,嚷嚷著要建一個群,專門分享爸媽的年終獎。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玩笑歸玩笑,主頁君在那張聊天記錄裏看到的卻是——

哪怕孩子早已成年,父母手裏卻還緊拽著那根沒有剪斷的“臍帶”。

而這些家長,通常被稱之為helicopter parents.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helicopter
parents是指過分介入孩子生活,保護或是幹預其生活的父母,這種父母並不少見,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他們都舍不得放手給孩子的精神斷奶。

而一些留學生拿到夢校offer的背後,都是一個個為其操碎了心的家長。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他們往往比你更了解GPA、TOEFL、SAT、 SAT2、AP這些美國標準化考試最新的製度變化。

他們拿到考試時間表後,馬不停蹄地為你列出了所有備考的學習計劃。

他們給你擠好牙膏後叫你起床刷題、為你做好營養又美味的一日三餐、甚至不辭勞苦地俯下身來為你係好鞋帶,隻為了讓你能多背上幾個單詞。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你突然想起自己還沒占托福考試位的坑,別擔心,他們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並通過對考試位不間斷地監控,早早給你報好了名。

考試當天,他們往往比你還要緊張,考場內,你用著他們準備好的考試文具,考場外,是他們焦急等待的身影。

helicopter parents總會先你之先,把你的生活、健康、行程全都打點好,而你要做的,有且隻有學習。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一個賽一個焦慮的父母,早已成為當代“內卷”的代表人群。

不過上述父母屬於安分守己的類型,還有些父母人為地讓小孩跳過學習的過程,砸重金直接把孩子送到“終點”。

在之前美國史上最驚人的招生舞弊案裏,就有兩名涉事家庭來自中國。

他們分別花了650萬美金和40萬美金把孩子送進斯坦福和UCLA.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精英階層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加焦慮,雖然他們的孩子確實從一出生,就站在了旁人可能無法企及的高度,但正是因為這個高度,讓他們終日惶惶不安,擔心自己的孩子掉下來。

這起美國高校招生舞弊案的中介辛格,就很好的利用了「家長焦慮」,實現了對父母的反向“操控”。

辛格的工作主要可以概括為兩件事。

第一,貶低孩子並給家長製造焦慮:

“你的孩子談不上與眾不同。”

“即使你有全A的成績和良好的履曆,你可能還是無法被某些學校錄取。”

“即使擁有最優秀履曆的孩子也不足以滿足精英名校的要求。”

第二,告訴家長,他是唯一能解開焦慮的那把鑰匙:

“我能保證你們被錄取。”

焦慮,加上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同階層小孩的心理,讓手握大量資金的他們失去理智的判斷力,打起了捷徑的主意。

看似是抄了近道,但出於保護,就擅自剝奪孩子體驗“打怪升級”的過程,事後孩子在麵對能力和環境的不對等時,真的不會陷入對自我能力質疑的漩渦之中嗎?

主頁君看未必。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雞娃”之風,在近幾年盛起,不僅在留學圈存在這種現象,還有數之不盡的家長都在雞娃的路上狂奔。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句很有意思的毒雞湯。

在沒有孩子時,你對這句話嗤之以鼻,但一旦有了孩子,你就會麵臨“時代讓你雞,你不得不雞”的困境。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作為雞娃界最突出的兩個流派,江湖上一直流傳著“順義媽媽”和“海澱媽媽”的傳說,她們對小孩的教育有著宏大的設想和清晰的規劃:

1歲開口說話時接受雙語教育

3歲能獨立看懂英文繪本

4歲讓孩子接觸興趣愛好,樂器或者繪畫

5歲開始培養奧數思維

這樣的代價便是,小孩幾乎失去了自己所有的玩樂時間。

就像紀錄片《告訴世界我可以》裏,6歲的女孩甜心就被媽媽一口氣報了10個興趣輔導班:英語、滑冰、模特、早教、中國舞…

興趣班上完一個還有一個,似乎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而早已幫女兒安排好一切的甜心媽媽,全然沒有注意到,高強度的日程讓甜心始終緊鎖著眉頭,和一旁喜笑顏開的女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除了密密麻麻的日程,甜心媽媽甚至還會親力親地為女兒篩選朋友圈,甜心身邊的所有朋友,也都是她一手包辦的。

隻因為媽媽希望女兒“交到優質的好朋友”。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不難想象,小甜心對於自己的生活,幾乎沒有任何選擇和決定的權利,幼小的她感受到的隻有壓力和來自媽媽的控製。

所以她才會用稚嫩的聲音說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我不喜歡媽媽在家,爸爸媽媽是不好的人”。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甜心的故事,或許是當代雞娃背景下,眾多家庭的一個縮影。

父母嘴裏說著“為了你好”,手頭幫你包辦了所有事,讓你的生活中除了學習,連跤都不用摔一個,他們把外界帶來的焦慮進一步傳遞給小孩,這樣帶來的教育成果往往適得其反。

“父母”這個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站在“獨立”的對立麵的?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獨立是什麽?

經濟獨立當然算一種獨立,但主頁君私認為,精神獨立的優先級,應該高於經濟獨立。

雞出來的孩子,成績或許確實能夠優於其他同學,但他們的綜合能力卻是失衡的。

我們不是沒有看過這樣的例子。

神童魏永康,2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完成初中課程,13歲就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係,17歲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

卻不曾想到,魏永康竟在讀研三時,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勸退。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當然,這也跟魏永康的母親曾學梅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有關。

曾學梅一心撲在兒子的學習上,為了不耽誤兒子學習,曾學梅除了給兒子洗衣服、洗臉、洗澡,哪怕是兒子讀高中期間,曾學梅還堅持親自喂飯。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這種所謂的犧牲精神,最後隻能感動自己,並哺育出一個巨嬰。

事實上,個別留學生也曾被貼上過巨嬰的標簽。

一位名叫大衛的留學生,1993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工程專業,隨後又順利拿到了滑鐵盧大學工程碩士學位,履曆好看,名副其實的學霸一枚。

但他卻在2012年畢業回國後,持續啃老至今。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究其背後原因,也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而大衛同樣是包辦教育的受害者。

和魏永康的母親一樣,他的母親對他隻有一個要求——成績好,其他生活上的瑣事都不需要大衛過多操心,所以,早就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的大衛,早已喪失了適應外界的能力。

大衛反過來還怨恨母親,用溺愛毀掉了自己的人生。

比起親情,這更像是一場冰冷的交易,而交易的背後,是深不見底的深淵。

孰之過?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黑幼龍,河南滎陽人,後跟隨家人去到台灣讀書。

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

天資並不算太聰穎的他,通過自己努力逆襲成為美國羅耀拉大學的碩士。

曾擔任美國休斯飛機公司經理、台灣宏碁公司副總經理、台灣文教視聽節目的副社長等職務。

同時,黑幼龍也是四個孩子的父親,除了老大立言之外,其他三個孩子都讓黑幼龍操碎了心。

老二立國,滿嘴髒話,最愛幹打架惹禍的事,之前不僅在超市偷東西被當場抓包,還曾試圖用火柴點燃鄰居汽車的油箱。

老三立琍,是家中的獨女,也是最讓家長擔心的一個,小女孩早熟,小學六年級就開始化妝,上了初中更是早早換了幾輪男友。

老四立行,雖成績尚可,但性子倔,不聽管教。

即便事業有成,黑幼龍在麵對四個各有問題的孩子時,也曾幾度陷入絕望。

但他不但沒有選擇雞娃,還反其道而行之,用一個“慢”字,把四個孩子都送進了美國名牌高校:

老大立言,耶魯大學碩士,後來接替父親,成為卡內基培訓機構的總經理;

(攝於長子立言耶魯大學畢業典禮)

老二立國,加州大學的醫學博士,後來成為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女兒立琍,加州大學法學院畢業;

老四立行,斯坦福大學碩士,後來自創公司。

(老四黑立行的斯坦福畢業照)

老二立國小時候頑劣,成績也不好,有一天更是把一張0分卷擺在黑幼龍麵前,換作哪個家長都會生氣,黑幼龍也不例外,但他卻在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後,平靜地告訴立國:

“這次成績已經出來了,下一次應該考好一點。”

黑幼龍沒有氣急敗壞的衝著兒子大吼大叫,肆意施壓,反倒是靜待著兒子下一次的進步。

立國後來差點就去讀了職高,當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的時候,黑幼龍卻耐心地解釋:

“如果念大學,可能自己的標準和起點會更高一些”。

黑幼龍從來都沒有在孩子的生活軌跡裏強調,你們「應該」做什麽,而是告訴孩子,怎麽做會更好,如果那樣做,你能收獲什麽,剩下的,交給孩子自己去體會和感悟。

啟發和引導,往往比直白的施壓更加行之有效。

當然,在教育中,黑幼龍還會給孩子們設置底線。

就比如在立琍早戀和化妝這個問題上,黑幼龍雖然沒有禁止她談戀愛,但他告訴年幼的女兒,毒品和性關係不能碰。

寬容但不放縱。

(黑幼龍夫婦與女兒立琍一家合影)

啟發、引導、設置底線,在不剝奪孩子們體驗生活權利的前提下,靜候花開。

或許,那些急於求成的雞娃父母們,可以試著放下自己的焦慮,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如何讓教育慢下來。

教育,並不等同於改造孩子,更不是,讓孩子活成你希望中的模樣。

點個在看,有時候,學會放手,孩子可能會回報你以驚喜。

ref:

世界華人周刊:《他把4個“問題”兒女全部送進世界名校,育兒觀卻隻有1個字》

INSIGHT視界:《常青藤錄取的,是你的父母》

《告訴世界我可以》: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198619/

小樹媽媽:《6歲中產女孩日程表曝光: 十幾個興趣班全副武裝, 卻最終輸在起跑線……》

https://weibo.com/6375760521/K3GjbA8pP?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令人窒息的200人灣區家長群:學不會放手的中國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