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銀保監會主席警告:這是中國最大的“灰犀牛“”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3月2日表示,房地產現在的金融化、泡沫化傾向很危險,是金融體係最大的“灰犀牛”。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監管政策花樣百出,如各地的“一城一策”、央行推出的“三道紅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等等。中國房市泡沫已經瀕臨破滅邊緣了嗎?如何才能落實“房住不炒”?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周二的記者會上宣稱,
“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問題還是泡沫比較大,金融化泡沫化傾向比較強,是金融體係最大灰犀牛,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投資投機,這是很危險的……”

郭樹清認為,如果中國房價急劇下跌後,購房者會有很大損失,銀行也將無法收回房貸本金和利息,可能威脅國內金融業和宏觀經濟。

今年一月份中國七十個主要城市平均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3%,是去年九月份以來最大環比漲幅。

旅美經濟學者、股票投資管理人鄭旭光告訴本台,中國當局滿心焦慮地看著灰犀牛越來越肥,卻不敢釜底抽薪,放開土地供應和遏製貨幣通脹,“靠郭樹清提醒沒有用,幾乎沒有人能改變北上廣(房價)永遠上漲的局麵。利益集團沒有動力壓製通貨膨脹,這能讓接近權力和熱錢的人拿到好處;又不去增加土地供給,基本上是說說而已。”

中國樓市指標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

2020年下半年以來,郭樹清多次公開警示房地產領域的金融風險。他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係》一文中直言,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

“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而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已經占銀行業貸款的39%,其中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托等資金在不斷地進入房地產行業。”
郭樹清寫道。

衡量房地產的泡沫化程度,通常還會考慮房價收入比、房地產市值占GDP比重、房地產杠杆率等指標。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就撰文分析稱,2018年中國住房市值占GDP比重已經達到356%,遠高於美國的126%和日本的208%。

2010-2020年末,中國房地產貸款與GDP之比(房地產杠杆率)從15.9%增長到40.1%,也已超過美國次貸危機前房地產杠杆的水平。

郭樹清擔憂外國金融資產泡沫破裂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國決定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仍是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最大流入國,去年吸引1630億美元資金流入。

郭樹清2日警告稱,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勢與實體經濟嚴重背道而馳,資產泡沫可能會破裂。

鄭旭光表示,美國政府的紓困資金和對供應鏈的嚴加審查可能會增加中國國內的美元投資和金融風險,“如果順差和外來投資不斷增加,美元不斷進入中國帶來人民幣通脹的高企,一有什麽風吹草動,比如供應鏈出問題,投機性的美元跟著走了,人民幣可能出現短期內通縮。很多人炒房,調頭都來不及。”

多地加碼樓市調控,三令五申“房住不炒”

郭樹清還在發布會上指出,中國政府決心遏製房地產泡沫,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八年來首次低於其他貸款增速。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近日強調,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各地政府聞風而動,上海市3日再次出台措施,強化住宅用地供應管理,深化完善房價地價聯動機製;杭州市也通知要求防範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加強司法拍賣住房限購等。深圳也出台房價的指導價,已經使得住房成交量大幅下滑。

美國南卡州立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此表示,
“房住不炒不可能堅持,投資房地產是正常行為。其實關鍵在於取消國企和央企對房地產市場的壟斷;更關鍵地在於把土地真正歸還給中國人民。”

“就像俄羅斯寓言,五個天鵝從五個方向拉車,對車的方向沒有任何改變。”鄭旭光認為,地方政府不放開土地供應,就無法控製房價躁動的引信,“郭樹清說的金融危機可能遲早會出現,還會導致中共統治危機。任誌強說,隻要中共不倒台,房地產危機不會爆發。客觀上兩個人說的邏輯也是一致的。”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銀保監會主席警告:這是中國最大的“灰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