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在美華人如何看拜登新政府?最關注的議題是什麽?

在美華人對於前總統特朗普的討論度直線下降,如今更關注拜登新政府的政策,尤其是拜登旨在打擊對亞裔人士的種族歧視行政令。生活在德州的德國之聲記者記述了不少亞裔人士在疫情期間受到歧視的經曆,以及在美華人對於新政府的看法。

2月9日,彈劾前總統特朗普的審判程序正式開始,參議院臨時議長萊希(Patrick
Leahy)主持了該項程序。2月13日,參議院經過五天的審判程序會後,57名參議員投票認為特朗普有罪,43名認為無罪,因為有罪票數沒有達到三分之二,臨時議長宣布特朗普無罪。

這條看似重要的新聞在美國華人圈中受到的關注並不多。事實上,自從特朗普被推特、臉書、YouTube等多家社交媒體聯合封鎖之後,這位曾經總是占據媒體頭條的前總統的討論度直線下降。我加入了波士頓、紐約、洛杉磯等地區的華人微信群進行采訪時發現,雖然仍然有特朗普的支持者時不時質疑一下美國大選的結果,提一下“拜登曲線”,也有人發布相關數據對此進行反駁,但是該話題遠遠不像大選時那樣吸引人關注,參與討論的人寥寥無幾。

但是在美國的華人們,無論是關注政治,時常給競選互動捐款的那批,還是對政治無感的人,對拜登新政府都有著自己的期待。在過去的一個半月裏,拜登的幾條新政策引發了華人群體的廣泛討論,其中最有關注度的當屬拜登在1月26日簽署的旨在打擊對亞裔美國人種族歧視的行政令。拜登就種族平等問題發表講話,呼籲人們關注並停止針對亞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還在推特上發表了相關言論。

疫情期間,因為特朗普總統屢次使用“中國病毒”來稱呼新冠病毒,又有一小部分政府官員在沒有事實證明時就散播病毒是中國武漢病毒所內泄漏的傳言,導致有一部分美國人認為中國應該為美國疫情負責,亞裔美國人應該為他們在疫情期間所經曆的損失負責。這種心態導致了新冠期間針對亞裔的歧視呈指數級增長。我詢問後發現,幾乎每個亞裔美國人都或多或少受到過歧視——因為戴著口罩而被人驅逐出商店、被人罵“中國病毒”並且被吐口水、在等車的時候被人踢了隨身的背包、正常的晨跑卻被人報警為私闖民宅——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而嚴重的事件,則有德克薩斯州的亞裔被人用刀捅傷、日本鋼琴家在紐約被毆打、來自泰國的老人在舊金山被襲擊身亡等等。

華人非常期待這個行政令可以改善自己的處境,但是又擔心這樣的行政令會流於表麵,起不到任何震懾作用。在奧斯汀的黃敏女士就說自己被人吐過口水,但是她當時雖然生氣,並沒有報警,甚至沒看清吐自己口水的人的臉。她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行政令是否可以讓對方收到處罰,什麽樣的處罰是合理的,如果處罰過於嚴厲,會不會讓對方變本加厲更加憎惡亞裔。在洛杉磯的張曉的母親曾經因為堅持戴口罩被一間樂器行以非常羞辱的方式拒絕入內,還被推搡。雖然在被推搡時就可以報警了,但是她母親的英文並不好,也不能熟練運用法律和輿論來維護自己的權利。而很多被歧視的人就像她母親一樣,年紀偏大,英文不夠流利,想要維權是難上加難。在達拉斯的文濤則覺得,特別歧視亞裔的人,正好是那些反對拜登支持特朗普的人,他們會不會聽拜登的勸告,尊重不同種族、背景、宗教信仰的人呢?

另外一項華人關注的政策則是第二輪紓困金的發放和提高最低工資為每小時15美金。和反種族歧視的政策不同,有許多華人對這項政策並不感冒。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華人的收入和受教育的水平相對其他少數族裔來說更高,能夠從這些政策中受益的華人並不多。許多華人在看到政府為企業提供的第二輪可以免於償還的貸款以及對部分專業的大學生減免學生貸款之後,非常擔心自己要付的稅會水漲船高,也擔心這會帶來通貨膨脹,讓自己手中的資產貶值。在洛杉磯的陳先生是三套房子的房東,疫情期間,房東不能驅逐不交租金的房客,拜登的政策如果實行的話,會延長不能驅逐的期限,但是會侵犯到房東的權利。所以在陳先生看來,這政策頗有些“劫富濟貧”的味道。

即使美國華人對拜登的政策仍然有些爭議,但是大家已然從過去幾個月鬧得沸沸揚揚的美國大選、競選結果爭議、衝擊國會等事件中抽身開來。拜登並不如特朗普那麽擅長用推特製造輿論,但是無論是加快疫苗的發放和注冊也好,還是頒布移民新政策也好,他一件一件地做事,在美華人也或多或少從中得到了好處。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在美華人如何看拜登新政府?最關注的議題是什麽?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