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以史為鑒:為政以德,民心所向

文:鄭重 來源:正見網

mountains 3059528 1280

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意思是說:「(周朝的國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誠心實意的擁護它。」

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為政以德」的思想,他認為統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你轉。這是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在《論語?為政》中,孔子也強調了以德治國的方針:「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在孔子看來,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孔子的主張啟示我們,德治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治理國家不能光靠法制,更不能依靠嚴刑峻法。

關於德治,在《論語?顏淵》中,還有這樣一段話:季康子問政於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執政者的德行好比風,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往一邊去。」

孔子反對殺人,主張「德政」。執政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這裡講的還是以德治國,是有仁德者的所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些暴虐的統治者,濫行無道,必然會引起百姓的反對。

道德作為人們共同的行為準則和規範,是構成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是維繫和諧人際關係、良好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道德規範與法律規範不同,法律具有強制性,是由國家權力機關制定並依靠強制手段來實行的;道德則是靠人們的理想信念、社會輿論、傳統習俗以及教育等力量來維持的。正如一個國家和社會不能沒有法律和法治一樣,一個國家和社會同樣不能缺少道德和德治。

孔子「為政以德」的理念,確立了中國古代幾千年的「德治」傳統。一些英明的統治者,無論是打天下還是治天下,都不忘施「仁政」、行「德治」。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幾次「盛世」,都同統治者注重實行「德治」有著密切的聯繫。例如,唐朝初期出現了為後世長久稱道的「貞觀之治」,與李世民在位時 有一套比較完備的道德體系,並運用政治、法律的手段加以推行,是分不開的。中國古代關於「德治」的治國思想和實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治國基本思路,至今對我們仍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縱觀歷史潮流,橫看眼前現狀,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擁有了一定的仁德,大家就會以你為核心,把你當作北極星一樣,圍繞著你轉。否則,管理者如果以權謀私,徇私枉法,無才無德,獨裁惡棍,作出了違背仁德的一系列行為,人心就會發生背離,管理者也就會成為孤家寡人。你以為你掌握了千軍萬馬?立刻會變成光桿司令!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的根本是仁德。有了仁德,才能有「眾星拱之」。有人問:「中共一貫以斗(以惡、以騙、以貪、以殺…)治國,怎麼它現在還不死呢?」筆者誠告諸君:「稍安勿躁,惡有惡報;神的安排,萬般精妙。時辰將到(真的將到!),兆民歡笑(您一定會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