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 兄弟們,我走了,這是我的最後一麵 “,4 月 5 日,河北的貨車司機金某,因北鬥導航掉線,在唐山市豐潤區超限站被罰 2000
元。為自證清白,金某服下農藥,錄下視頻留下遺書。當晚 11 時,金某經搶救無效去世。在網絡熱議 ” 這 2000 元該不該罰 ”
的同時,許多人也開始反思,我們該如何看待貨車司機群體?在這個曾經的 ” 高收入 ”
職業,逐漸滑向底層的過程中,壓倒他們的下一根稻草,又會是什麽?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2016 年,河北省東光縣,給自己的愛車慶賀周歲的車主。攝影 / 劉世昭

為卡車裝北鬥係統,是為了職能部門加強車輛管理,如定位車輛、限製超速、避免疲勞駕駛等。

按《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定位設備出現故障,不能保持在線的運輸車輛,從事經營活動且拒不改正的,將被處 800
元罰款。

而破壞定位裝置,或惡意人為幹擾、屏蔽定位信號,將處 2000 元以上 5000 元以下罰款。

金某在遺書中表示,他對北鬥掉線並不知情,自然也談不上破壞定位裝置、人為幹擾信號。

隻是為了自證清白,他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司機金某的遺書

一聲歎息之後,我們或許更應關注的,是貨車司機這個近乎 3000 萬人的群體。

路上川流不息的貨車,構成了國內電商、物流等行業迅速發展的基礎,它們承擔了中國四分之三的運輸任務,連通著經濟的命脈,也承載著家庭的希望。

某種程度上,貨車司機算得上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他們的故事,組成了時代變遷的縮影。

希望金某一路走好,也祝司機朋友在未來越走越順。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工廠如雨後春,大量的貨物往來於全國各地。

搭著中國經濟起飛的順風車,貨運成了熱門行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走上公路,希望借此改善生活。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上世紀 80 年代,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向滁州送了 200 輛解放牌汽車。攝影 / 汪強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1999 年,廣州街頭,趴在貨車車廂後的民工。攝影 / 葉健強

一份調查顯示,2016 年國內卡車司機全年的平均收入為 10.7 萬元。

貨車司機大多來自社會的底層,尤其農村。他們告別了過去安穩的生活方式,成為生活在公路上的人。

盡管壓力無處不在,但是在很多貨車司機看來,相比於大多數打工者,在公路上不僅可以賺得更多,也能獲取讓很多人羨慕的 ” 自由
“。雖然這種自由有時看起來沉重又虛無。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重卡司機隋金榮。攝影 / 李亞隆

作為重卡司機,隋金榮在鄂爾多斯開了 10
多年運煤車。她不是不知道拉煤危險,但前夫留下的債務和四歲兒子的未來,讓她不敢輕易離開這行。

隋金榮出生在黑龍江哈爾濱木蘭縣一個農村家庭,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被叫做 ” 四丫頭
“。後來哥哥去世,父親便把五個女孩當男孩養。小時候,四丫頭不光學會了下田勞作,也跟家裏人學會了開拖拉機。”
開車是我從小就練就的看家本領。”

在來鄂爾多斯之前,她在大連開公交車,一個月掙兩千多。後來家裏經濟條件不好,逼迫她必須想辦法多掙錢。

剛跑車的時候,四丫頭連房子都沒租,為的就是每天能早去煤場搶活兒。做這份工作需要天不亮就起床,開著空車到煤礦,裝好煤之後回到集裝站卸車,卸車之後
” 回皮 “(貨車行業術語,稱重量的意思)然後再去裝車 …… 每天周而複始。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裝煤和卸煤是危險的活兒。晚上裝煤尤其危險,不少司機在煤車上踩空。而卸煤的時候,司機需要開車上到高達四五層樓的煤堆。攝影 /
李亞隆

四年前,四丫頭與丈夫離了婚,前夫離開了鄂爾多斯,卻留下了一筆債務。

” 我也不敢離開鄂爾多斯,不敢離開這個行業,得還債啊。”
運費高的時候,四丫頭每月能掙兩萬。但近兩年,拉煤的收入不如以前了。

跑車路上處處艱險。有一次四丫頭排隊卸煤,突然一輛大車紮到前麵插隊,為了躲開這輛車,四丫頭的車翻在了 2
米多深的溝裏,摔斷了尾椎骨,當時就昏迷了過去。她回憶當時醒來後第一個念頭就是擔心自己永遠無法開車了。

妹妹罵她:” 差點沒摔死你,還開車呢!” 但四丫頭卻想——若不開車,自己能做啥?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在阿根廷電影《旅行》中,有一位貨車司機,永遠開著他的卡車在公路上 ” 蛇行 “。

電影裏的這位貨車司機一邊開車,一邊向搭車者講述他豐富的人生見識,看起來像是一名逍遙騎士,頗有幾分浪漫。

但是在現實中,公路生活並不浪漫,甚至有些殘酷。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2018 年 1 月 16 日,成都,馬小剛父子的大貨車從成都啟程前往廣州。攝影 / 吳凡

貨車司機在路上工作,也在路上吃飯、睡覺、打牌。生活看起來自由,實際上選擇很少,經常要麵對各種困境。

最大的困境就是疲勞。隨著快遞業的崛起,速度成為懸在司機們頭頂的那把劍。為了及時送貨,他們經常連續開車十幾個小時。因為人工費太高,很多人都不願請司機,一個人開。疲勞駕駛是常有的事。

如果你坐在駕駛室內跟車,甚至能看到有的司機不時眯眼,似乎在打著瞌睡,半睡半醒。司機們知道疲勞駕駛危險,但是如果不能準時送達,貨主常常會扣錢。

為了對抗疲勞,很多人成了重度吸煙者,幾乎煙不離手。也有很多人常常嚼檳榔,或者嗑瓜子。他們不一定喜歡這些,但嘴巴一直動著,可以令他們保持清醒。

在貨運之旅中,除了無休止的疲憊,更多的是無聊。路途漫長,枯燥,沒人聊天,長時間一個人,日子難捱。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2011 年 4 月 12 日,郭偉明夫婦用 30 個小時完成一趟運輸,卻隻休息了 4 個小時。攝影 / 土人

《卡車司機調查報告 NO.1》中稱:在卡車司機的配偶中,跟車的比例有 21.4%。

在路上有人陪伴,聊天,既可以打發無聊的時光,也能防止打瞌睡。但是大多數人,隻能孤獨上路,所以手機成了他們最好的朋友。

很多司機每個月的話費上千元,因為他們在路上多數時間都在跟親友打電話。無聊也把他們培養成了熱門視頻軟件愛好者。

每天在路上,遇上堵車是常有的事情,經常一等就是幾個小時。所以,司機們都會在車上備著簡易爐灶,既能就地解決吃飯的問題,也能省些錢。如果是夏天,還能在水箱旁衝個涼水澡。

可以說,貨車司機的每一趟路途,都是孤獨之旅。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每次經濟形勢不好,貨運首當其衝。運單少了,運價也低了。相比於十年前,大貨車司機的收入已不再可觀。

更令他們無奈的是,很多物流公司不僅壓價,還克扣或者延期支付運費。

2012 年以後,隨著增值稅政策改革,許多物流公司為了逃稅,隻用現金支付部分運費,一半以加油卡抵付。這種趨勢正日益嚴重。

除了麵臨物流公司克扣,貨車司機們還得與各種執法人員周旋。超長、超寬、超高、超重,一旦被執法人員攔車,就要麵臨高額罰款。

更難周旋的是盜匪,幾乎每一個貨車司機都有過被偷盜的經曆。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2014 年 9 月 22 日,山東臨沂蘭山刑警抓獲了一個專門盜竊貨車柴油的盜竊團夥。攝影 / 朱武濤

2018 年 7 月,公安部破獲一起特大係列盜竊大貨車燃油案,抓獲犯罪嫌疑人 6 名,查封油庫 5 個,查獲作案車輛 7
台、油桶 150 個、被盜柴油 11 噸。

司機們稱這些人叫 ” 油耗子 “。” 油耗子 ”
經常開著改造過的汽車,趁貨車司機在駕駛室熟睡,撬開油箱蓋,用油泵把油抽走。

司機們甚至還會遇到直接偷貨物,甚至搶劫的。

財務損失或許還能彌補,更難應對的,是生命安全問題。貨車司機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各種大小車禍。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跨國貨車司機張青渠。攝影 / 篝火故事

張青渠是一位跨國貨車司機,他的工作內容是把各種小商品和鋼材等基建物資運出中國,也把東南亞的熱帶水果拉回國內。我們在超市裏常見的
” 進口水果 ” 中,背後凝結的正是張師傅這樣的跨國貨運司機們的汗水。

他開車這麽多年一直小心翼翼,因為每一次疏忽都可能釀成大禍。有一次,車堵在路上,他下車去看前麵堵了多長,車子竟然自己溜了起來,他趕緊和跟車的卡嫂(卡車司機妻子的俗稱)拿鏈條塞在車輪下,最終把車刹住。現在,張師傅出車很少會帶上妻子。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張師傅在服務區洗臉,清醒清醒頭腦。攝影 / 篝火故事

張師傅在車上常年備著一把斧頭防身。他回憶,有一次跑草原,遇到幾塊大石頭堵路,他下車搬石頭,五、六個人圍過來要打劫。張師傅上車找到一根鐵棍,和劫匪對抗,”
幸好交鋒的時候,石頭已經搬開,我最終還是逃脫了。”

東南亞國家經濟相對落後,基礎設施也比較差,路窄而險。張師傅喜歡老撾,他說像柬埔寨、緬甸這樣的地方太危險,隨時可能會發生搶劫和暴亂。危險的地方比安全的地方運價高,收入高,但張師傅很少去,他寧願少掙點錢,也要選擇安全,因為一家人都靠他吃飯。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張師傅在車上休息,後車窗貼的佛像是他在老撾求的。攝影 / 篝火故事

他的朋友前幾年去緬甸運香蕉,在路上遇到暴亂,車窗被暴徒用槍打穿。老撾也不是絕對的安全,老撾有個 ” 土匪山
“,隨時有叛亂分子出沒。貨運司機們隻敢白天走那段路,而且是幾輛中國貨車集結在一起後,組團通過,這樣可以互相照應,比較安全。

作息飲食不規律,長期獨處、疲勞、吸煙,提前透支身體,加上生存狀況不好,以及隨時可能的車禍,以至於大部分司機都有過轉行的想法。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2018 年年末,河北邢台貨車司機倪萬輝夫婦在前往西藏送貨途中,因為高原缺氧,不幸去世,留下家中的老人和兩個孩子。

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

2019 年 1 月 1 日,倪萬輝夫婦的葬禮舉行,大兒子(右一)與堂弟坐在棺木旁。攝影 / 蔡穎

倪萬輝在短視頻平台有超過 30
萬粉絲,經常在網上發布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視頻。他們夫婦遇難,讓很多人開始傳遞愛心,專門趕到他們家裏慰問老人和孩子。

近幾年,不少過去一直 ” 大隱於路 ” 的貨車司機,開始通過互聯網表達自己的聲音,讓這個少有人注意的人群逐漸走出神秘。

一年中大部分時光,貨車司機都是在路上度過,遠離普通人的生活,就像是在公路上的 ” 隱士 “,常年與主流世界脫節。

不過,今天他們中的一些,已經在嚐試走向主流世界,試圖讓更多的人關注貨車司機群體,而不是像獵奇一樣在一旁觀看。這大概是一種變化。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大貨車司機在路上:每次出門都是闖關 帶著斧頭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