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強大,國人的生活也有很大的變化,人們有了更多的業餘愛好,就比如釣魚。當下愛好釣魚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他們拿著昂貴的裝備,從湖裏到海裏,四處尋找釣魚的地方。不過你知道中國人最早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釣魚的嗎?答案就在下麵這個魚鉤上。這是一枚出土於浙江寧波象山塔山遺址魚鉤,根據專家推測,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曆史,這一發現也將中國人使用魚鉤釣魚的曆史大大提前,被譽為“中華第一鉤”。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2021年4月拍攝於浙江象山。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象山,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地處我國東海之濱,浙江東部沿海,由象山半島東部和沿海608個島礁組成,有著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和旅遊文化資源。象山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捕魚成為了一代代象山人生活的根本保障。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如今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象山再一次走在了旅遊浪潮的前沿。在深挖海洋文化與象山本土漁文化的同時,一座展廳麵積6000多平方的中國海洋文化館今年正式在象山落成,這將為象山旅遊又增添了一劑強有力的文化針。而我今天要說的這隻魚鉤就被陳列於此。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中國海洋漁文化館位於象山縣石浦漁港南路與火爐頭路交叉口,緊貼石浦港,交通十分的便利。漁文化館原先是石浦港內最大的魚鮮冷凍加工廠:石浦一冷的舊廠區,是整個象山漁業生產加工的重要地標性建築。經過對舊建築進行提升改造,對原先廠區內的輸冰橋、輸冰塔等大量舊遺存進行了修複性保護,延續了石浦曆史記憶,同時傳承和發揚海洋漁文化。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中國海洋漁文化館將於2021年4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此行我非常榮幸能在開館前一睹其真容。走入館內,仍能見到當年冷凍加工廠區內的各種老設備,這是最好的曆史體現,同時通過科技的手段,讓其充分發揮餘熱,傳播更多的關於漁業文化的一些知識,充分展現海洋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整個文化館共分四層:一層為漁海傳頌,向參觀者展示中華民族博大的漁文化;二層為漁海印記,通過科技的手段,再現了捕魚的艱辛、漁家的生活、魚市的繁華以及海鮮的美味;三層為漁海華章,重點展示寧波地區的非遺文化;四層為漁海暢想,通過非遺課堂、文創研發等體現文化館的延展性。而我今天要講的重點就在一層。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在一層,可以看到許多海洋生物的標本,如大型海洋魚類、貝殼標本,是了解我國東部沿海生物的重要場所。特別適合帶孩子來參觀,既能認識許多的海洋生物,還可以學習豐富的海洋文化。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在一層有塊區域著重介紹了代表著象山曆史的塔山遺址。1988年,在象山縣丹城塔山東南麓,發現了至今6000多年前的塔山遺址,使得象山地域人類活動曆史從春秋戰國時期,提升到了新石器時代。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塔山遺址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等眾多珍貴的文物,分別被展示於文化館內。其中在最醒目的位置展示有一枚出土的魚鉤,材質為青銅,造型與現代魚鉤幾乎一模一樣,簡直太絕了!讓人大開眼界。
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
整隻魚鉤高約2厘米,寬約1厘米,造型優美,弧線流暢,打造得相當精致。在魚鉤的前端有一個防止魚脫鉤的倒刺,魚鉤的頂部有一個小凹槽,用於捆綁魚線,這樣的設計與打造工藝,出自6000多年前的原始人類時期,確實讓人相當的驚訝。可以說人類這6000多年來,對於魚鉤的設計沒有任何的發展,難道古人已經把魚鉤設計得足夠完美了嗎?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浙江出土一枚6000年前的魚鉤,樣子和現在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