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

“5·12”地震發生一個多月後,2008年6月17日,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裏一頭豬,在被解放軍戰士刨出來那一刻,就注定成為“傳奇”:在那個特殊時刻,它的幸存讓許多人對生命的頑強為之鼓舞,稱它為“豬堅強”。而更讓人欣慰的是,在地震廢墟裏靠著木炭、雨水活了36天的“豬堅強”,一直堅強地活到了今天,馬上就將14歲了。

2021年4月30日,@建川博物館聚落微博發文回應近期網友對“豬堅強”的關心,文中稱:飼養員說,“豬堅強”太老了,14歲的它,腿腳已經很不方便,起身相當吃力,必須依靠人類拉扶才能站立。它可能即將走完整個生命旅程。5月1日,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也發布“豬堅強”最新動態視頻,稱“情況很糟了”。

這引起了廣大網友對“豬堅強”的進一步關心,也引發了更多的猜測,比如“博物館考慮對它實施安樂死”等。對此,5月2日,建川博物館方麵再次發聲,表示沒有“安樂死”這回事,並稱它吃飯睡覺都正常,精神狀態也算正常。

那麽,“豬堅強”的生存現狀到底如何?它的生活還好嗎?5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建川博物館,對“豬堅強”進行了實地探訪……

『探訪』

任遊客如梭仍酣睡

有遊客專程帶孩子來看它

5月2日,成都氣溫上升,已有炎炎夏日之感。建川博物館裏人潮湧動。館內的“豬堅強之家”,是一座水泥的拱形建築,形似一隻卡通豬。這是“豬堅強”去年1月搬進的新家。

“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

說著各地口音普通話的遊客,逛到這裏,一看到門牌立即會想起,2008年那隻轟動全國的豬。“哎呀,(是)‘豬堅強’。”然後走進去看上一看,拍拍照。
“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
下午三四點鍾,按照在建川博物館生活的作息,這個時間是“豬堅強”出門遛彎兒、排泄的時間,往往還跟著一群遊客圍觀。偶爾,幸運的遊客還能摸上一摸它堅硬的鬃毛。

但2020年下半年之後,“豬堅強”就極少能夠自己走出來了。因為太胖和蹄上的舊傷,加上“高齡”,2019年底開始,“豬堅強”就漸漸地要依靠幫助才能站起來,再漸漸地站不起來。

下午3點多,隔著比人高的玻璃牆,任憑牆外遊客來來往往和小朋友調皮地呼喊,牆內的“豬堅強”仍兀自酣睡,蹄子還不時顫動一下。

“它現在還有300多斤嗎?”“現在哪有,明顯都瘦了好多。你看腳上有傷,站不起來了。”兩位遊客關切地評估著“豬堅強”的體重。
“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
“就是看到博物館發微博說,(‘豬堅強’)可能要走完生命最後一程了,特意再帶孩子來看看。”來自都江堰市的柳女士說。

“你看,它為什麽叫‘豬堅強’?地震的時候它在廢墟下麵被埋了36天,還能活著。”一位媽媽指著牆壁上“豬堅強”的簡介,耐心地給五六歲的孩子講解著。
“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
在“豬堅強之家”裏,一台小電視滾動播放著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講述“豬堅強”如何被博物館收養、照顧的經過。牆上,掛著2008年後“豬堅強”的曆年照片。

“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
『傳奇』

地震後靠木炭雨水挺過36天

上演生命奇跡,從此“活躍”在熱搜上

2008年6月17日,在震後廢墟中被刨出來的那一刻,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裏這頭普通的農家豬,就注定將成為一個“傳奇”——36天,它靠著木炭和雨水活下來,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的奇跡。

隻是現在,“豬堅強”仍在創造另一個奇跡——即將14歲的它,可能是活的時間最長的農家豬,至少也是受到關注最多的豬。不可否認的是,自從獲救以來,“豬堅強”一直“活躍”在網絡熱搜榜上。

2008年6月,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用1.38萬元將“豬堅強”從原主人手中買下來。從此,它一直生活在建川博物館。作為微博大V的樊建川,“豬堅強”的動態一直是他微博的常客。

“豬堅強”到底能活多少歲?這一直是網友們熱衷圍觀的話題。所以,每次傳出“豬堅強”狀態不佳,媒體總會蜂擁而至,登上話題熱搜。

今年1月、3月,就有“‘豬堅強’躺在草堆上無法站立、瘦骨嶙峋”的視頻傳出,當時記者向飼養員求證得知,“豬堅強”確實瘦了,身體機能下降,但精神還很好,食量也不錯。

『背後』

它是“地震活文物”

代表著災難中的勵誌精神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多年來,在經常登上熱搜的同時,“豬堅強”也因知名度太大,成為各種謠言的“寵兒”。

2015年9月,網上出現消息稱,“豬堅強”後代成寵物豬,1萬元1隻。後相關公司證實,迷你豬與“豬堅強”沒有關係;2017年8月,一則題為《汶川地震後“豬堅強”的生活,沒了腿也能堅強的活著!》的文章在網上流傳,建川博物館隨後辟謠:博物館的“豬堅強”四肢健全、體態勻稱,每天按時在博物館內溜達。後經證實,這隻兩條腿的豬,其實來自河南駐馬店新蔡縣化莊鄉劉橋村,小豬天生殘疾,農戶覺得可憐,便將這隻豬養了起來……

“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
每每“豬堅強”的消息傳出,人們在感歎生命的力量與奇跡的同時,也出現一些質疑的聲音:為什麽要這樣關注一隻豬?甚至還有人質疑博物館在“消費”它?

“我本意隻是不想讓它挨刀,但是它一口氣活到了今天。”樊建川曾在接受采訪時感歎,“豬堅強”之所以受到這麽多關注,是因為它代表著一種“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美好意義。
“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
而在微博“豬堅強”的有關話題下,有一位網友這樣寫道:“‘豬堅強’是地震災難中的一個勵誌故事,讓我們記住‘5·12’,也激勵我們在遭遇困難與大災大難,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佩服館主舵爺(樊建川),讓‘豬堅強’的精神得以傳播和延續。”

在建川博物館“5·12”抗震救災紀念館,“還原”的地震廢墟裏,“散落”著書包、玩具和紗布,陳列著解放軍的衝鋒舟、抗震救災時用過的地圖……5萬多件文物,隻有“豬堅強”是活著的“文物”。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活文物”豬堅強14歲了 樊建川:我本意隻是不想它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