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張向晨出任WTO副總幹事 美中繼續角力國際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WTO)任命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張向晨為副總幹事,這也是這個組織自2013年以來
任命的第二位中國籍副總幹事。在四位新任副總幹事中,還有美國籍的艾拉德(Angela
Ellard),美中各占一人,也反映雙方在國際組織中的持續角力。而中國融入國際體係,是更好的維護了規則的運行,還是讓國際組織變得中國化?這是國際社會最大的擔憂。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聯合國機構不少議事日程都慢了下來,但中國確保WTO像其它國際組織一樣有自己人的努力一刻都沒放鬆過。

張向晨是繼前WTO副總幹事易小準之後第二位中國籍的WTO高管,兩人都是中國長年在國際經貿體係與談判中培養出的官員。

中國籍人士二度擔任WTO要職,在美國前駐WTO大使習達難(Dennis
Shea)眼中,反映了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出口國的地位,並非不尋常,但於公於私,他對張向晨有不同的評價。

“就個人層麵來說,我們的關係算是一直蠻友善的,盡管我們的看法有很多分歧;在公共領域裏,我會說,張大使對中國而言是派駐WTO的有力人選。在WTO亟需有意義的改革時,中國反對所有的提案,也反對美國提出的改革議程。”習達難告訴自由亞洲電台。

張向晨其人

2018年,美國對中國製產品祭出關稅而啟動美中貿易戰;美中在國際組織上的角力,也因美國拒絕WTO上訴機構(Appellate
Body)的法官任命,習達難和張向晨在日內瓦曾激烈交鋒。

張向晨當時指責美國否決WTO上訴機構的新法官任命,讓爭端解決機製癱瘓,也批評美國對中國祭出的301關稅製裁,是“單邊主義怪獸”在肆虐。

習達難則反駁,美國是“全世界最開放且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實行全球最低關稅,也否認美國的做法是“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而美國對WTO的功能有擔憂,WTO改革勢在必行。

但當時美國拒絕委派上訴法官的做法,也讓美國獨自麵對各國責難,包括歐洲聯盟與日本都表示關切,形同和張向晨站在同一陣線。

張向晨1992年就參與中國入世談判,在當時的中國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帶領下,深度參與談判工作,也深知WTO的“共識決原則”,導致達成決議曠日廢時。美國認為,這是對中國有利。

另一方麵,中國外交官員在談判桌上堅持底線原則的強勢態度,也同樣在張向晨身上展露無遺。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主政時期,一度揚言美國要退出WTO,因為WTO對美國不公平,讓中國加入WTO是嚴重錯誤,而時任中國駐WTO大使的張向晨則多次主動出擊,去年曾數次在華盛頓主辦的研討會上說: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不能接受‘世貿組織陷入危機是中國的錯’這樣的敘述。”

舉世無雙    UN機構領導班子的眾多中國麵孔

中國官方從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外交部長王毅都曾說過拒絕“脫鉤”與冷戰思維,習近平更曾指出,“中國絕不走曆史回頭路,不謀求‘脫鉤’,或是搞排他的‘小圈子’。

但習達難說,中國不想離開UN或是WTO這樣的多邊體係大圈子,堅決與國際社會掛勾,享受全球化的好處,但不遵守承諾卻不用付出代價,對中國而言,這是性價比非常高的投資;對WTO來說,卻是重創聲譽。

“WTO作為成立二十五年的國際組織,你有一個重要成員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與其他成員國相較,它基本上是遵循一套不一樣的規則,作為一個不透明、非市場的經濟體,不遵循規則也沒有後果,這就是WTO的最大挑戰與問題所在。”習達難告訴記者。

習達難在擔任美國駐WTO大使前,是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主席。

這個委員會在2020年度報告中就整理出,在聯合國現有的十五個專門機構與組織中,有四個是由中國籍的代表擔任機構的最高領導職務,其他各國公民擔任聯合國轄下機構要職的數量,都隻有一個。

目前由中國人擔任最高主管職務的聯合國轄下機構包括了國際電信聯盟(ITU)的總幹事趙厚麟、國際民航組織(ICAO)總幹事柳芳、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總幹事李勇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總幹事屈冬玉。

盡管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作為所謂“發展中國家”,中國繳納的聯合國會費遠遠低於美國。根據聯合國資料,2018年,中國向聯合國係統出資十三億美元,遠低於美國每年承諾提供的一百億美元。

中國在外交舞台上日漸擴大的影響力,隨著美中關係走向競爭多、合作少的局麵,兩國在國際舞台的對抗升高,也難以避免。

《華盛頓郵報》前北京分社社長潘文(John
Pomfret)就形容,“北京現在有一種自認是勝利者的觀點,中國已經不覺得自己有必要和美國合作,不論是在中國的國內政策、經濟政策或是國際事務上。”

WTO改革前景黯淡

美國去年就和歐盟與日本推動要在WTO更新全球貿易規範,限製成員經濟體的“補貼”作為,並且修正中國在WTO架構下享有的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

對此,新上任的WTO總幹事伊韋阿拉(Ngozi
Okonjo-Iweala)已公開表示,“WTO的改革要避免讓中國感到自己成為被大國針對的目標,這樣中國可能會更有意願配合。”

在開放市場方麵,外界對中國入世後卻沒有兌現承諾多有批評,就更不要說中國多次違反WTO規則,對貿易夥伴動輒片麵實行製裁,例如近期對澳大利亞,以及過去對韓國與日本的製裁。

然而,中國作為不善盡責任的國際貿易參與者,伊韋阿拉仍堅持展現“不針對”且“說好話”的耐心。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加速中國經濟改革,遵守當年入世時在市場準入上許下的承諾,成了緣木求魚。

伊韋阿拉5月4日宣布四名副秘書長人選,除了張向晨與來自美國的艾拉德(Angela Ellard),還有法國的波岡(Jean-Marie
Paugam)與哥斯達黎加的龔薩雷茲( Anabel Gonzalez)。

該拿中國怎麽辦?

要怎麽避免中國主導國際貿易規則?前美國貿易副代表柯特勒(Wendy
Cutler)就說,美國應該對中國想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麵進步協定(CPTPP)表示擔憂。

“誰曉得呢,中國已經表達他們感興趣,雖然大家都認為中國還沒準備好,但我不認為這是故事的結局。”柯特勒在華盛頓國際貿易協會(WITA)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

為了加入國際組織,中國不怕做出承諾,等到外界批評承諾“說多做少”時,再解釋國情不同,這是美國引領中國入世得到的教訓。

也難怪主導跨太平洋夥伴全麵進步協定的日本仍寄望於美國參加,首相菅義偉更含蓄地說,日本會審慎考慮中國表達的意願,但這個協定對中國而言,門檻相當高。如果還讓中國在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麵進步協定上使出同樣招數,世界將是連錯兩次。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張向晨出任WTO副總幹事 美中繼續角力國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