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護工拔掉老年癡呆父親鼻飼管 女兒淚崩:救我全家

“小陶給我好吃的!”

視頻裏,88歲的老父親倚靠床頭坐著,左手拿著一塊雞蛋糕邊吃邊說,高興得像個孩子。吃完一口蛋糕,顫抖的右手還拿起一瓶牛奶往嘴裏送。

他的頭發是新理的,臉上幹幹淨淨,身上的衣服也相當整潔。

看著這樣美好的畫麵,王珍驚呆了。

老父親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加上還患有多種老年慢性病,不久前才進過重症監護室搶救。就在前一天,他還臥床不起,插著鼻飼管,心情煩躁不安,看得她與老母親淚奔心碎。

一夜之間,老父親竟判若兩人!

護工拔掉老年癡呆父親鼻飼管 女兒淚崩:救我全家

“沒有經曆過的人根本沒法體會,照顧一位阿爾茲海默症老人的那種心力交瘁。”

王珍很清楚這種病的預後,作為女兒,她覺得家人的照顧總是最好的,可實際做起來真的很難堅持。

老父親吃飯時會掉得桌上地上到處都是,致使王珍這幾年已不敢帶他出去與親戚聚餐;他的病情已進展到大小便失禁的程度,每天洗曬把她累到不行,尤其是連著下雨的日子,看著曬不幹的被子,難免會有些不耐煩;最糟心的是他會沒白沒黑的吵,有時吵得人整晚沒法睡……

王珍和老母親陷入了痛苦的深淵。

她們想找一個專門的人回家照顧老父親,可一連談了幾個,每個都是上門看一眼就轉頭走了。

直到不久前,老父親的病情突然急轉直下,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度還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所幸,在醫生們的積極搶 救下,他挺了過來。
但因為氣管插管,吞咽功能下降,得靠鼻飼管輸送營養;再加上他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腦子糊塗時就會把鼻飼管拔掉,母女倆實在無法照顧,隻能將他送進杭州市七醫院的老年精神科病房。

“考慮到老父親的身體狀況,我起初是想請個一對一的,但去跟護士長溝通時卻被建議轉去大房間,當時因為疫情影響,很多老資曆的護工還沒到位。當時,大病房裏能同時照顧多位病人的老護工相對經驗更豐富。”王珍說。

護工拔掉老年癡呆父親鼻飼管 女兒淚崩:救我全家

AD

雖然當時聽取了建議,但想到12人的大病房裏就2個護工,心裏難免放心不下。她問護士長要了護工小陶的電話,想加個微信,方便及時聯係。

“我是中午發的好友申請,她到晚上才通過。”王珍坦言,小陶遲遲沒有理她,她反倒更安心一些,說明她一下午都在忙著照顧病人,沒有時間看手機。

加了微信好友後,小陶當即撥通了視頻電話。

住進陌生環境,身邊又都是陌生人,王珍和老母親對老父親憂心忡忡。

果然,他衝著視頻歇斯底裏地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那一刻,視頻這頭的母女倆絕望無比,可又因疫情防控不能探視,小陶成了她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忐忑不安中,每一分鍾都顯得那麽漫長。第二天中午,王珍和老母親正準備吃飯,突然手機鈴聲響起,是小陶打來的,
接通之後,看到的竟然是與前一晚截然不同的老父親,母女倆看著看著又哭了。

這一次,是喜極而泣。

在王珍看來,護工小陶的好,真是說也說不完。

護工拔掉老年癡呆父親鼻飼管 女兒淚崩:救我全家

以前自己照顧老父親時感覺天天都是折磨,送進醫院實屬無奈之舉,沒想到卻讓老父親過上了更安全、有品質的生活,
“是小陶救了我們全家”。

老父親說:有小陶照顧著,我很好

“把我老父親轉去七院前,我因這根鼻飼管去谘詢過多家大醫院的資深護士,她們一個個都直搖頭,說幾乎不可能拔掉。住進七院後,竟隻用了一個晚上就做到了。”王珍驚歎道。

她後來才得知,當晚老父親煩躁得又把管子拔了。當時醫生評估過,可以嚐試拔管,但是需要注意觀察。小陶表示,她可以試一試喂食 。
“小陶這麽做完全是在給自己找麻煩,萬一試出問題,像我老父親的身體狀況,發生意外的概率絕對不低;而即使不出意外,給這樣的老人喂飯費時又費力。”

就此,王珍和老母親懸著的兩顆心總算放了下來。

可老父親給她們的驚喜還不止於此:

一次微信視頻聊天時,他居然口齒清楚地對著屏幕說:
“老太婆,我有小陶照顧著,我很好,你放心。你年紀也大了,你要多保重,不要總是出門去走。”
王珍聽得真真切切,旁邊是小陶在一字一句地教他。

一個多月過去,老父親似乎已經習慣了小陶在身邊照顧,他腦子清醒的時候會在視頻裏笑著說:“小陶天天給我吃好東西,她是你同學吧?”

護工拔掉老年癡呆父親鼻飼管 女兒淚崩:救我全家

而糊塗時卻也會胡亂罵小陶,王珍知道後很心疼這個“妹妹”,在視頻電話時責備老父親:“壞老頭,你不能欺負小陶,她比你女兒還好。”小陶聽後反倒說起王珍來:“你不要這樣說,他是病人。”

小陶笑笑:我真的沒什麽特別的

出於好奇,錢報記者特地去杭七院見了見小陶其人。

因為疫情防控要求,我們的見麵地點約在了病區外的醫生辦公室。

她瘦小的個子,一頭中長卷發隨意紮了根馬尾,顯得既洋氣又幹練。她不善言辭,基本上是記者問一句她答一句,有時還會回答不上來,她就笑笑說:“真的沒什麽特別的。”

小陶的全名叫陶苗鳳,安徽人,從34歲到現在53歲,幹護工19年了,一直都在杭七院的老年精神科。

要知道,這裏住的多數是患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照顧這群特殊的患者,連家人都感到身心俱疲,她為什麽會選擇幹這份工作?又是怎麽堅持下來的?

答案相當令人意外。小陶的護工生涯,竟緣於一次夫妻吵架。

“我們以前在老家開了個小店,收入是可以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可我老公經常跟人家在店裏打牌,我覺得這樣繼續下去人就廢了,於是跟他大吵一通後一個人來了杭州。當時有個老鄉在這裏當護工,我也就跟著來幹。”小陶有些害羞地說。

開始,她也很不習慣,尤其是常常得給那些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擦洗和換尿片,又臭又髒,差不多有半個月的時間,她都因此吃不下飯。

幾天後,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老公跑來杭州想哄她回家,覺得幹護工這麽髒的工作回老家會被人看不起。

可小陶用三言兩語說服了他,也說服了自己:
“你看那些年輕的小護士們,她們也這樣在做,我怎麽就做不了?如果生病的是自己家人,不是照樣得這樣照顧?把他們當家人,就不會覺得髒了。”

小陶是這樣說的,在今後的工作中同樣也是這麽做的。

臥床的病人每2小時翻一次身,大小便不能自理的病人得勤洗,要亂跑串門的病人還得跟得牢……凡是在上班的時間,她把每分鍾都用在了病人身上,哪怕是難得有幾分鍾的空閑,她也會去床邊跟還能交流的老人聊聊天,跟他們說說最近外麵發生的新鮮事。

確實,護工是一份良心工作,其中有太多可幹可不幹的事,也有不少可以粗糙、可以馬虎、可以敷衍的事。但小陶,從始至終都選擇了敬業盡職。

家人因為小陶

都投身護理工作

“老人就是老小孩,多哄哄,把他們哄高興就好了。”這是小陶多年來的工作心得,她也是懷著這樣一顆心照顧老人們的。

89歲的鍾爺爺(化名),是小陶照顧時間最長的老人。

10多年前,爺爺的病情已進展到大小便失禁的程度,雖已經完全不認識家人,可剛到醫院時一天到晚嚷著“要回家”。

有力氣時,爺爺一個一個病房轉悠,想要努力找到回家的路,她就在後麵跟著護著。爺爺是個倔脾氣,怎麽哄都沒用,每次都要轉上兩三個小時,累了才肯乖乖跟她回病房。

護工拔掉老年癡呆父親鼻飼管 女兒淚崩:救我全家

“可能是我跟的時間長了,爺爺居然記住了我。”有一次,我婆婆生病,我請了一個星期假,回來上班時,他一個勁問我:小陶,你這些天去哪裏了?雖然事情已過去數年,小陶說起來時仍滿是自信。

還有一次過年,家屬來把爺爺接除去吃了頓年夜飯,回來就神神秘秘把我叫到床邊,從口袋裏陶出瓜子和糖,說是“偷”來給我吃的。

鍾爺爺對小陶相當維護,這點病區裏的護工和護士都知道,有時候他們會專門以此來逗爺爺,故意在他麵前假裝打一下小陶,爺爺立馬就氣得不行,非要親自出馬,打回來幫她出氣不可。

除了細心照顧病人,小陶常會寬慰家屬。

她的微信裏絕大多數好友都是照顧過的病人家屬,實話實說,讓生病的老人獨自住院,這是家人們的無奈之舉,當然更為掛念。

護工拔掉老年癡呆父親鼻飼管 女兒淚崩:救我全家

“我看那些老人們的子女多是蠻孝順的,每周必定來看一次,送各種用的和吃的。畢竟是親人,會彼此想念,現在有微信視頻電話就方便了,在老人狀態好的時候讓他們見見,病人可以平靜下來,家屬也能更安心。”對於這些額外的工作,小陶早習以為常。

19年的時間,小陶從為了生計到真正愛上了護工工作,用她樸實的行動幫助了無數的老人及其家庭,也感染了身邊很多的人投身護理行業,她的母親、老公都來杭州當了護工,她的兒子更是上了專業的護理學校。

小陶幹護工幾乎全年無休,雖然老公如今也來了杭州,但夫妻倆還是很難見上一麵。“我們上夜班都比較多,經常是我下班他去上班了,他下夜班我又去上班了。反正知道大家都是在努力工作,有事情就微信聯係,也是挺方便的。”

小陶真心覺得,護工是一個充滿了愛的職業。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護工拔掉老年癡呆父親鼻飼管 女兒淚崩:救我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