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候鳥式養老”來嗎?血本無歸那種

天朗氣清,退休後的王女士正在小區公園曬著太陽,這時來了幾個年輕人,熱情地向她介紹一款非常劃算的三天兩夜的上海周邊旅遊項目,她忍不住動了心參加了這個項目。

在旅遊過程中,一個新鮮的詞匯出現了,“候鳥式養老”,不同的季節可以選擇不同的地方旅遊養老,隻需要購買一個“養老床位”,一個床位10萬元。不僅可以住上海養老院,還可以住外地。更重要的是,這10萬元還有高額利息,每年10%,遠遠高出銀行和一般的投資理財。如果投資20萬以上,年利息還可以提升到15%。

便宜旅遊,優質服務,預定養老床位,還能有高額投資回報。王阿姨動了心,投了資,最開始確實可以收到利息,然而直到2018年7月,這一切都停止了。

據中國房地產報2019年報道,參與上海大愛城相關項目的王女士稱,從2018年7月份開始,就再也沒有收到從上海大愛城打來的資金。

真相是什麽?

養老領域的非法集資

2021年5月21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依法公開宣判被告人陳威洋、陸秀鳳、虞福民、黃慧娟、張菁集資詐騙案,以集資詐騙罪判處陳威洋無期徒刑,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萬元(以下幣種相同);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陸秀鳳、虞福民、黃慧娟、張菁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七年,並處罰金七十萬元至三十萬元的刑罰。

從2018年上海大愛城董事長陳威洋於12月13日被拘押算起,這樁巨額詐騙案,曆時近兩年半,似乎已經落幕。

上海大愛城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於2013年8月22日在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陳威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計算機數據處理,商務信息谘詢,企業管理谘詢等。

其經營模式是會員製服務旅遊養老。在上海大愛城公司官網上,對於它自身的介紹是:計劃五年內在全國各地建立可以容納500個老人的大型養生藥老基地300個以上;當時正在建設或籌建的項目有海南的東方海口、廣西的北海、安徽的萬佛湖、浙江的台州、杭州、臨安、安吉、沈陽、河北、河南鄭州等。它被描述成了一家成長潛力無限的企業。然而實際上,這些項目實際上,並沒有落地實施,大部分都停留在紙麵上。

像前述王阿姨一樣血本無歸的投資者多達2000多人。最開始是利息沒了,再後來,旅遊、床位、本金什麽都沒有了。那麽被吸收的巨額投資都去了哪裏呢?那些在宣傳時提及的計劃籌建的項目,並沒有落地,上海大愛城通過預付合同、會員等手段,吸收了大量的投資,引新還舊,利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資金鏈一旦斷裂後便會崩盤。這正是像極了“龐氏騙局”

據上海一中院介紹被告人陳威洋於2013年8月起先後設立且實際控製上海大愛城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大愛城商貿有限公司,並陸續在本市及蘇州、揚州等地設立多家門店或分公司。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被告人陳威洋以上述公司為平台,以預定養老床位、智能床墊等為名目,以8%-25%的固定收益及獎勵黃金、房產等為誘餌,公開向4000餘名以老年人為主的投資人非法集資人民幣10億餘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所得資金匯集至陳威洋控製的銀行賬戶內,由其支配使用。除6億餘元用於兌付前期投資人本息、獎勵外,其餘錢款被用於各項運營費用、支付高額業務提成等,僅少量資金用於投資經營等。至案發,造成2000餘名被害人實際損失5.24億餘元。

“預付”和“投資”兩大陷阱

2021年5月19日,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非法集資”和“養老”組合檢索,獲得判決書1415篇;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養老”組合檢索,獲得判決書2174篇。並且觀察檢索結果的年度數量,近些年來該類案件判決書的數量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新浪財經的公開報道曾提到,從2018年到2020年,養老產業相關非法集資案件多達6614起。

2021年4月15日,“7億元養老投資項目爆雷”的消息引發熱議。據央視財經報道,成都置信實業集團旗下一款名為“康嘉逸居”的養老產品資金鏈斷裂。據投資者表示,現在大約有2600位老人交了7億元。

2021年3月15日,惠東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惠東發布”通報稱,經過初步調查,“長者屋”通過不同銷售渠道向老人兜售形式多樣的養老醫療理財產品,其經營模式涉嫌違法犯罪。據統計,涉案金額高達一億元。

2020年8月22日益陽朝陽公安發布公告,益陽市高新區衡福海養老服務中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已由益陽市公安局朝陽分局依法立案偵查。據《財經》雜誌相關報道,衡福海與投資人簽訂的合同名稱為《預定養老服務合同》。

2020年7月17日,“資陽警事”發布通告稱,益陽市納諾老年公寓有限公司(益陽光輝頤養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已由益陽市公安局資陽分局依法立案偵查。據統計納諾老年公寓項目累計參與會員達數千人,涉案總金額達6.47億元。

2021年5月17日,全國老齡辦、公安部、民政部、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養老領域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以下簡稱《提示》)。該《提示》提及,下養老領域的非法集資形式主要有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老年產品”和宣稱“以房養老”為名四種。同時,《提示》還對四種非法集資形式的主要表現進行了總結和歸納。

上述近一年左右引發社會熱議的案例來看,當下涉嫌非法集資或集資詐騙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強調預付。這種預付不僅僅是推出養老金融產品的買房所明確標識的預定養老服務、預定床位、預付卡等,還有以各種名頭推出的會員卡、貴賓卡、保證金等,實際上也是預付的變形產品。養老機構通過這些措施相當於提前獲取資金,這些資金是否能夠得到善用,直接決定是否會“爆雷”。

除了預付這種銷售手段外,以投資之名吸納資金也是重要的特征。一般機構會誘騙投資者投資,名頭多為各類養老基地、養老公寓等,多是房產項目居多,在這樣的項目下,養老機構通常承諾返本銷售、售後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承諾高額回報,吸引老人參加;除此之外,還有養老機構鼓動投資者簽訂“借貸”或者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抵押房屋,獲取出借資金用以投資其機構的“理財產品”,亦或是宣稱“無本金理財”,承諾給與投資者一定利息。前文《提示》中所提及的“以房養老”就是最常見的形式。

無論是預付還是投資,本質上源於養老行業的資金流動問題。養老項目的回報周期長,為了能夠加速資本流轉,從業人員選擇各種方式如銷售會員卡,高額返利等,都是想提前回收部分投資。

老年投資者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閉塞,社交關係簡單,子女不常在身邊,同時金融理財知識相對匱乏,這便讓不法機構有了可乘之機。麵對層層套路,北京銀保監認為老年消費者應學習金融知識,增強自身識別能力;提高警惕意識,防止個人信息外泄;科學理性投資,抵禦誘惑不貪小利;冷靜應對詐騙,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候鳥式養老”來嗎?血本無歸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