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年度雞娃大劇《小舍得》終於大結局了。

焦慮的田雨嵐看得人喘不過氣,在現實中,父母們又無可避免地成為田雨嵐。但相比中產的田雨嵐,鍾點工一家的困境更值得關注:女兒米桃的崩潰,可能才是教育的真相。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中產階級熱衷的“雞娃”活動,背後離不開2-6個錢包的慷慨支援。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田雨嵐嫁給了富二代,她給兒子報了三門課外班,但為了加一堂精品數學課,光是給老師通門路送禮,還是拚上了自己大半年工資;另一個女主南儷本身家境優渥,走佛係路線,但是在周圍家長的帶動下,沒有補課的歡歡成績被迫成績退步,最後,南儷也花了大價錢把孩子塞進補課班。

那麽,無力去托舉孩子教育的普通家庭,又能怎麽辦呢?

被迫進城陷入教育內卷的米桃一家,最是令人心疼。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寒門出貴子的故事,在教育產業化的現下還能繼續嗎?

電視劇裏有惜才的老師,因為憐愛米桃,培訓機構的老師給她減免了費用,但現實中呢?

沒有心的培訓機構隻會勸你開通借唄。

是的,前有窮學生付整容貸,窮小子付彩禮貸,而現在,窮爹媽也陷入了“培訓貸”、“網課貸”的深淵。

貸款買課,新的獲客方法

豆瓣網友“陽sir”分享了這樣一則故事:

在某家線上輔導機構,試聽課結束以後,課程銷售需要打電話進行續報推薦。這家機構的課程不算貴,一年下來賣2600塊錢,但是仍有家長仍然麵露難色,說自己手裏錢不夠2600塊。銷售聽完覺得有點辛酸,就放棄了這一單,但是一位99年的主管知道了以後很不高興。

主管接過了活,雷厲風行地先告訴家長“孩子教育很重要”、“一天幾塊錢根本不貴”;同樣對方也說錢不夠,但是主管顯然格局大很多,手把手地一步步教家長開通了花唄、付上了這筆學費,在完成這一單以後對手下的銷售們說:

“不會有人拿不出這些錢的,不夠就讓他們去借。”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雖然不知道“不會有人拿不出這筆錢”的判斷從何而來,但是據說主管曾經這樣鼓動了農民工家庭、也勸說過留守孩子的父母。

讓付不起2600的人去貸款,這種“為了賣課,良心都不要了”的行為,讓很多人不禁想多問一句:

他賣的是課,還是焦慮?

網課是教育,還是生意?

聽起來,隻是“我有一個朋友”的故事,但事實上,這種“錢不夠就去網貸”的套路,卻是線上教育、甚至教育行業最普通不過的日常話術。

“我們支持X唄分期,減輕您的壓力”

“每天隻要十塊錢,根本不算多”

“您看您孩子多喜歡我們的課,稍微超前消費也是應該的”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幾千幾萬的課程總體看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是銷售已經貼心地將它細分拆解,“每天幾塊錢”實惠,聽上去就像贈品一樣具有令人心安的迷惑性。

經過多年實踐,現在的k12教育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體係。各大網站隨處可見“9.9元”、“19.9元”的低價公開課廣告,借此吸引大多數有意願的家長;報了課、付了錢、下好課程APP、留下聯係方式以後,家長就會被助教拉進一個大群裏。

低價的試聽課結束,課程銷售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被低價課吸引的家長轉化成高價課程的用戶群體。為了完成kpi,課程銷售會不厭其煩地打電話、消息轟炸、反複遊說,這時的銷售並不是你一次表示“不想考慮”就能拒絕得了的事情,N次拒絕他會N+1聯係,一麵說著“優惠隻剩最後一天”,一麵勸著“試聽班隻剩下孩子一個沒有續報了”,一步一步將人引入彀中。

這個時候,如果有家長表示無法支付全款,銷售為了業績也會很貼心地替你出主意,為你想出“開花唄”、“分期付款”的辦法,錢可以貸,但課一定要上。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 課程銷售這個行業裏,讓付不起學費的人付小額貸,似乎是一件再“理直氣壯”不過的事

或許在一線城市的人眼中幾千塊的課不貴,但99年的主管說得出“這個世界上誰能沒2600塊”的話,就像晉惠帝問出的“何不食肉糜”一樣諷刺冰冷。

有農村家庭至今未安抽水馬桶,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坐過飛機,自然,也有很多家庭,就是付不起2600塊的學費。

更何況,用貸款報課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如果互聯網有記憶,有人就會想起,那廂蛋殼的住戶還沒拿到錢,這廂老牌輔導機構“學霸君”又出了大事。

和蛋殼公寓一樣,學霸君前期為了招徠客戶,鼓動付不起學費的人用第三方貸款的方式先繳納學費,前腳騙家長“入學辦理”、用讓家長申請貸款,後腳翻臉不認人、不願退費。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 圖源:黑貓投訴

現在,“學霸君”倒閉,仍然有一批家長的貸款懸而未決——今天勸買不起課的家長辦貸款的人,絲毫不會去思考,自己會不會走上教育暴雷的老路。

而一旦暴雷,那些毫無抗風險能力的家長們,又該何去何從?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 在學霸君報課的家長,至今還要麵對一地雞毛:“課早已經不上了,但學費我還要繼續交。”

銷售非必需的課程,必須鼓吹焦慮

“在線教育”就像一尊神話裏的魔王,很少有人真的懂它,但是沒有一個人能逃脫它的掌心。

受疫情影響,線上授課的模式越來越被更多人接受,也開始越來越緊地攫住了新一代家長的咽喉。

“名師”、“小班”、“和大城市享受同等教育資源”的字眼紮得人眼睛生疼,所以一些人即使不想或者不能支付相對高價的課程,仍然會堅持跟一把風,不讓孩子“落於大潮”之後。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我給孩子買這個課,其實是沒指望他學到什麽東西的。”北京的王女士孩子在學齡前,和很多家長一樣,她也給孩子報了某學前在線教育機構的兩門課。

她最大的感受是“上課就像玩一樣”,屏幕上的動畫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上語文課時候,孩子可以一邊看動畫學詩詞、學漢字、學傳統文化;一節課下來,孩子說自己很喜歡。

和我們經曆過的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相比,這種配合上畫麵與聲光電,借用現代手段將娛樂和學習結合在一起課程肯定更有趣,幼年期的孩子接受程度會更高,也會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但從另一個方麵來說,這種軟性的付費教育課程並非是不可或缺的。

2600塊固然可以買到經過名師設計、符合幼兒心理、五顏六色的專業學前課程,但對於預算不足的家庭也可以有“平價替代”

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做的那樣,買一本好的故事書、成語書,爸媽坐在孩子麵前手把手地講故事給他們聽、讓他們學,未必效果會差到哪裏去。

畢竟縱觀全行業,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在參與在線教育家長的反饋中,相對應的“培養思維模式”、“提高學習興趣”是最大的優點,“學習效果不佳”一直是在線課程的軟肋。

“不是完全沒用,但肯定不會立竿見影”,這是很多家長的共識,所以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父母與其努力勒緊褲腰帶超前消費,不如做一次孩子真正的好老師。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更何況,很多時候的銷售吹上天的課程安排,和實際情況相比也有“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差距。

某學前教育的英語號稱“兩三歲讓孩子追上同年齡段的母語者”,課程銷售老師言必稱“報課讓孩子磨耳朵”、“培養英語環境”,實際上一節課隻有15分鍾,每周也隻有五天課程——這個學習時間下,趕英超美的口號,最後大多隻能流於口號。

而所謂“一對一老師”的課程評價,很多都是複製粘貼的模板,沒有什麽可參考的意見,更看不出來用心;當初說“會一直陪著你的”班主任,可能半年時間就能換掉三四個。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甚至有人已經發現,機構所謂的“名師教學”根本無從考證。甚至有一位老太太,在這個機廣告裏還號稱“教了一輩子數學”,下一個廣告搖身一變,成為了“40年英語老師”。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而在銷售過程中,為了使家長感受到緊迫感,每個群裏都會有“托兒”出沒,平時在群裏默默無聞一言不發,在報名的時候忽然湧上來迅速支付報名、大誇特誇——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往往暗藏貓膩。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而一旦處於教育軍備競賽的環境中,周圍的氣氛常常會令人迷了心智。

一些家長即使知道未必負擔得起,在同輩壓力和銷售的勸說下,仍然會做一些“咬咬牙”的決定。為人父母,一定想盡力給孩子盡己所能提供最優質的資源,自己已經落後了、一定要拚命讓孩子先走一步。

“為了孩子的學習而貸款”,這聽起來是一個最正確不過的理由,甚至說出來有些令人感動:為了現在的孩子,透支未來的自己,這是何等破釜沉舟的母愛父愛?

《小舍得》的原著裏,米桃最後得了抑鬱症,不得不回到鄉下。原本開朗又努力的米桃,自從爸媽給她報了兩萬塊的課外班,便開始鬱鬱寡歡。

尤其是爸媽還總會跟她念叨,“咱們家跳出農門,可就指靠你了。”

這份沉重的愛給了米桃太多負擔,反而過早地“隕落”了。

其實,孩子最需要的,隻是能夠在情緒失衡時,和他適時溝通的父母。

“雞娃”風潮下,越來越焦慮的父母

或許有人已經發現了,教育減負以後,小學生那些課內減掉的課,又在課外補了回來——而且由免費變成了付費。

很多不小心泄露自己手機號的家長,每天都要麵對著無窮無盡打電話的課外班老師催促:

兩歲不學英語,就會錯過敏感期;

四歲沒學編程,思維跟不上落後一輩子;

不會用五感法寫作文,表達能力欠缺影響一生運勢。

最極致的銷售話術是這樣的,“如果你的孩子從出生第三天開始參與早教,就已經比別人家落後了兩天”。

教育焦慮像一個越來越脹的氣球,一點點被家長、商家、圍觀者吹了起來。周圍孩子都在外麵補課時候,不補課就相當於逃課;當第一個孩子在幼兒園超前學到了拚音,那就會有孩子背出九九乘法表。

一旦賽道上大多數人開始飛奔,那所有的勻速前進就相當於急速後退。所有有條件的人,都在是除渾身解數瘋狂“雞娃”,孩子要上的課越來越多,超前搶跑越來越快。

有這樣一個不算新的笑話。有網友問四歲孩子掌握1500個英語單詞夠不夠用,有回答說,“在美國夠用了,但是在海澱肯定不夠。”

還有網友分享自己經曆:自己在北極科考,看到小鎮上有一群中國孩子,一打聽發現是北京某小學的畢業旅行。

聽起來簡直令人害怕,連中國教育資源超一線的海澱娃、朝陽娃都以身作則地開始內卷了,沒有傘的孩子不努力奔跑,難道等著排頭兵反向推進嗎?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在這樣整體焦慮的大環境下,和孩子落後相比,沒錢其實是最不值一提的問題。

其他人隻需要說一句“這個2600的課孩子的同學都報了”,別說讓買不起課的家長開通花唄,哪怕是賣血賣命,這個課外班也“不得不上”。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卷法,超一線中產也有超一線中產的卷法。買得起2600塊網課的人,買得起幾萬塊的精品班一對一嗎?有心力培養孩子馬術、圍棋、管風琴嗎?能多換一套學區房嗎?

所有父母都想培養“出類拔萃”的孩子,所以需要盲目追趕,就像在音樂廳裏,當第一個人站了起來,意味著所有人都必須站著聽完整場音樂會。

在這個“為了孩子”的活動中,上台的是焦慮的父母,表演的是商業機構,真正作為主角的孩子,反而沒有人關心他們在想什麽。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一切的努力看起來極盡折騰之能事,結果呢?

別人口裏的“牛娃”被媽媽到精神狀態失常,熱愛文藝的小公主補課補到離家出走,所有人全線崩潰,在這場無止境的教育軍備戰爭中,沒有一個人真正得償所願。

事實上,一味的補課加課隻是途徑,它不能解決教育焦慮的本質,而是給了家長隻需要做“投資”這一個動作就不用繼續費心、隻要花錢孩子就能出人頭地、自己就能緩解焦慮的錯覺。

而那些在家庭聚會的餐桌上,在家人的要求下,被迫麵無表情背出圓周率的孩子,有人願意聽聽他們的心聲嗎?

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勸窮人借錢雞娃,培訓機構心都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