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為什麽現在年輕人喜歡曬大廠身份?

「戴上紅圍脖,開啟X廠新生活啦」,附上一張帶頭像的工作證照片,定位某互聯網巨頭公司大樓。這是28歲Bernard入職某大廠的朋友圈,剛一發,就被各方迅速傳播。

在Bernard前同事圈子裏,女實習生Scarlet跟眾人忍不住連發一堆消息:XXX去X廠了/發朋友圈/最土俗的那種/拍個工牌配文:開啟X廠新生活。

不到一小時,這條信息被傳播至同學校友圈、前同事、甚至前合作方,傳話者中有人點了讚,也有人默默看後轉頭跟人八卦。

其實不止Bernard一人,年輕人在朋友圈曬大廠工作證明正變得越來越普遍。比起曬迪拜帆船酒店、新加坡無邊泳池、甚至結婚證二胎,入職大廠成為當代年輕人錨定社交地位獲得優越感最有效的方式。

“巧妙”透露身份

論當今互聯網公司大廠社交,朋友圈中最常見的操作是發定位、工位照、轉發大廠宣傳稿、內推長圖。

其中阿裏人朋友圈曬法特征更有統一性。比如:拍下公司六層建築與滿樹白色小花,配文「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來自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東漢古詩。

比如,22點半下班,舉頭拍下月光與粉色桃花,配文:月寒日暖煎人壽。當然,最直抒胸臆者莫過拍下工位窗外的鬱鬱蔥蔥水潭柳樹景色,配文:我司的春天真美麗!

等到雙十一雙十二,阿裏人必以成交額昭示身份,年年不輟,這一現象在采訪中會被接受采訪的阿裏人提到。他們的文案關鍵詞往往是:感謝付出、收獲、回甘、一年一度看阿裏時光。

阿裏日往往偶遇馬老板,很多阿裏人朋友圈更加熱鬧,不僅發老板私照,更有甚者在朋友圈發問互動「我這照片你們給我估個價格!」

當然,上述朋友圈定位必加上「杭州 阿裏巴巴西溪園區」或「杭州
阿裏巴巴集團」,內容兼融戰火連天與歲月靜好,既有競爭氛圍,又呼應十八羅漢樹立的「淡薄名利相忘江湖」調調。
為什麽現在年輕人喜歡曬大廠身份?
采訪中,二線大廠的小林還告訴《深網》,其所在的公司曬工作證情況不多,當他翻出一位營銷人朋友圈,堪稱精彩。

當事人於自己生日當天在朋友圈發了幾張截圖,包括一張阿裏巴巴Offer確認郵件,一張截圖來自跟企業HR聊天,要求對方在自己生日當天發Offer郵件,理由:更有紀念意義。

沒過幾天,他又在朋友圈發了豎屏文字,分享內容大致為:自己在京奮鬥多年,混混沌沌三十多買了房買了跑車,現在入職阿裏開啟人生新階段。當然,雙十一期間,他也在朋友圈曬出團隊「衝刺」圖,配文:記錄第一個雙十一……

其他大廠也有類似情況。前大廠視頻編導鄧一寧表示,自己平常不會曬工作企業,不過搬辦公室還是會紀念一下。也有資深媒體編輯,每每分享自家平台文章,定位必加上XX總部大樓。還有某位遊戲從業者跳到網易後,拍了個與公司大門口的合影發到朋友圈,等有人問「你去網易啦?」,才在回複區官宣。

供職於某二線大廠的小林分享,她見到一位新銳互聯網公司的女孩會在朋友圈曬出帶寵物去辦公室的日常,定位「上海市
BILIBILI公司」,九張圖中必須至少有一張巧妙「借位」,讓自家寵物與B站LOGO同框,露出的分寸把握妥帖,不僅暗示自我職場身份,更彰顯雇主的包容氣度。該朋友圈一經發出,毫無懸念引來朋友羨慕:怎麽會有公司可以養狗!?

仰望下的大廠“光環”

朋友圈曬大廠並獲得社交地位隻是冰山一角,這因為當代年輕人對大廠本身有仰望。

某輾轉三家頂級大廠的產品經理鄭博告訴《深網》,在即刻、Clubhouse這種產品經理紮堆的平台,很多人自我介紹帶上大廠,即便什麽也不發,關注者都能蹭蹭漲。

有人在介紹裏寫「做過鵝一款2億用戶產品
」,關注者上2000,也有人直接會寫「做過發現頁幾個子功能模塊」,雲淡風輕標定自己的江湖地位,也有1000多Follower。

在上述平台,大家都會想辦法標定自己,掛著「大廠某上億DAU產品任職」就有小白會盲目崇拜,獲得虛榮,當事人甚至可以牟利。

鄭博稱,他看過有人在即刻上的介紹是「鵝廠產品,不談正事」,該受訪人評價:這種介紹,我隻能理解為你想征婚。「真的,在Tinder上很多人會說這個,就跟名校光環一樣」他補充道。

近幾年,某廠員工各場合曬工作證現象蓋過其他企業。有阿裏員工在網上分享經曆,說去九寨溝玩,居然還遇到有女孩掛著工作證出來耍,嚇得自己趕緊收起阿裏工牌。

職場社交APP脈脈上,更是流傳著「XX工牌」的諸多說法。有人打趣工牌能從ATM上取錢;也有人分享不滿,看到該公司員工進地鐵站前刻意把帶LOGO的絲帶露出來。

甚至有微軟員工嘲諷:自從我淘寶一個XX工牌,買房的時候,房地產公司老板直接跪下,免費送了我一套,出門的時候,他連頭都不敢抬…

更好玩的是,市場還真的發展出售賣該公司工牌產業,淘寶上搜索「XX工牌」,出售該產品商家不止一家,價位從2元到60元不等,灰色產業出現足夠證明大廠崇拜的需求能演化到真金白銀牟利程度。
為什麽現在年輕人喜歡曬大廠身份?
對於應屆生乃至初入職場3年內的年輕人來說,大廠更是一種鍍上金邊的彼岸。

一位211高校大三學生告訴《深網》,盡管自己沒找工作,但也知道騰訊阿裏等大廠校招宣講會的觀眾毋庸置疑地更多。對那些已經摸到大廠邊沿的實習生來說,為了留在公司付出的努力也非常多。

為了進大廠,有人在簡曆上寫自己曾連續加班45天,隻要公司需要可以全身心投入。也有麵試者向《深網》透露,自己翻遍招聘網站的大廠「麵經」,每個環節見HR還是HRBP,各自會問什麽信息,如何作答才在點子上……網上均有人分享,可見「進大廠」在很大範圍人心中是一項重要成就。

大廠崇拜既不限於一線年輕人,也並非隻在互聯網行業蔓延,那位輾轉3家互聯網大廠的鄭博說,他遠在中原老家的父親見人也喜歡說:我兒子在XX。

大廠成為“避風港”

某從業8年程序員張學認為:所謂的大廠光環源於很多人自我價值模糊,需要外部定義其價值。現實是:一個大廠身份無論在日常談工作、跳槽談待遇還是男女社交中確實都能贏得更多利益。

張學還認為,大廠不僅提供日常社交的麵子,從人生價值來看,早些進入大廠,分得股票,實現了財務自由的那撥人,確實滿足了很多年輕人的階層躍升渴望。

“很多在大廠待很久的老員工還有一種心態,待得越久,越喜歡以元老自居,實實在在的麵子和大廠員工標簽讓人難以放棄,這也使得當事人不自覺地向外傳遞自己的大廠身份。”張學補充道。

除了個人需要價值標定,站在大廠角度,大廠似乎也在有意無意鼓勵員工曬出企業信息。

深圳杭州諸多大廠同當地本土線下餐飲娛樂機構均有合作優惠,節假日大廠還會準備諸多福利活動,讓員工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炫彩,某些大廠還會在母親節讓員工選禮物送給遠在老家的媽媽,繼而又促成一波良好雇主品牌傳播。“心靈肉體都是在安撫你”,張學調侃道。

除了自我價值需要大廠加持、就業環境變化造就了大廠身份在年輕人社交中愈發閃耀。

從2018年開始,創投市場融資投資金額大幅縮水,「資本寒冬」一詞頻頻出現,疊加2020年疫情過境,創業公司縮水,普通企業過難關,大廠依賴過去形成的「護城河」反而招聘吸引力越來越強。

招聘網站數據顯示,一份經驗要求5年的廣告變現負責人崗位年薪可達50萬,普通廣告公關公司類似崗位薪資將低30%。
為什麽現在年輕人喜歡曬大廠身份?
受其影響,許多年輕人對未來職業路徑本就規劃不清,更容易一股腦投入大廠求穩了事。

一位臨近30歲從未進入大廠的求職者王雷告訴《深網》,自己原本職業規劃方向中大廠不是必選項,但有相應機會時,哪怕工作內容和團隊氛圍根本不喜歡,自己仍然會抽出一兩個整天時間應麵試官要求做方案。

大廠產品經理張超坦誠,他帶實習生時,實習生能力再強也不會拿重要事務給他們做,於是大家隻能將日報寫得花樣百出,有人寫成「XX心法」,有人寫「XX錦囊」,會畫一點設計圖,加上工作總結的框線圖,「就像公務員,比誰用複印機更快」他形容道。

到最後,兩個人隻能留一個,「到最後,我們選了那個北大的」。

「大家都想去大廠,去了的想跳更好的,HR看這樣的簡曆通過確實更容易,更多沒進去的又特別想進去」另一位從傳統國企進入大廠的受訪人吳悠悠說道。

大環境促使原本不傾向大廠年輕人參與其中,好不容易進去,「曬」成為獎勵自己的發泄出口。

前大廠視頻編導鄧一寧坦率道:自己也認為曬工卡非常假,對於其他人在朋友圈曬工牌行為,她評價道「有點X數的都不會曬」。同時她也承認自己入職某大廠後還是發了微博,原因就是自己投了該廠幾十次,就幾次麵試機會,最終得以進入發個朋友圈「一口惡氣終於出了」。

大廠社交背後的閉環

當然,也有某些群體並不熱衷在入職或特殊節點炫耀自己的大廠身份。

來自大廠的吳悠悠認為這是暴露隱私的行為,並不會去曬,平時,他對即刻、Clubhouse等產品社交平台也不感興趣。當被問及原因,該受訪人認為是自己工作圍繞中後台,產品不麵向大眾,也不會關心所謂的「新熱門產品」。

形成對比的是,《深網》也嚐試在硬件行業各巨頭員工中探尋是否有人曬身份以獲得社交層麵認同,該情況並不存在。

受訪人匡珩在AI人力資源企業擔任4年運營總監,也曾供職於某門戶媒體主編,他認為大廠雇員超過10萬,有一兩個炫耀身份很正常,且近些年大廠薪酬的穩定攀升,社交場合更容易引發旁人認同,天然推動「入職大廠」在社交層提供更多價值。

綜上所述:互聯網行業大廠螺絲釘化職責設置使得大批產品、運營們自我價值感知不足,急需一份「光環加持」,動輒用戶上億的APP
Titile們成為最好解藥。

大廠也需要雇員私域品牌宣傳,為自己進一步吸引更高人才。大廠身份代表了穩定、高薪與更好跳槽前景,上述因素令一份大廠工牌在朋友圈贏得點讚和傳播格外高。

總之,一方提供社交福利,鼓勵你曬,一方在螺絲釘工位上感受不到個體價值,渴望曬,用互聯網人最愛的黑話:形成了閉環。大廠崇拜對相關企業當然有利,在招聘擁有「掐尖」權,在日常工作中更利於鼓勵內部競爭獲得高完成指標,但對個體來說未必是好事。

2019年中國青年報曾做過一項調查,約四分之三的大學生群體沒有明確職業規劃,即便你現在去詢問工作多年的身邊人,有明確規劃個人事業者也很少。

8年資曆的互聯網大廠技術骨幹張學認為:並不是手頭工作讓他很有成就感,而是標簽讓人難以放棄。另一位三十出頭的大廠女性中層表示:如果你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麽,真的沒必要刻意去追求那個大廠身份。

更長遠看,多數職業規劃不清晰的年輕人沉浸既有大廠身份逃避思考核心問題,也符合高考出身中國人的「保持努力成就人生階躍」邏輯,更妙的是,隨大流追求身份感同時多數人又不得不麵對35歲被大廠淘汰的焦慮,進而更加希望在大廠實現「穩中求富」,進一步加劇大廠崇拜。這成為一個更大閉環。

不論你承認與否,如今,入職互聯網大廠已然成為當代年輕人心中最理想的選擇之一,且很長一段時間仍會繼續提供社交福利。

但敢於擺脫上述循環,真正思考自己想要什麽,還肯承擔選擇風險有幾人?這個問題恐怕隻有當事人自己回答。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為什麽現在年輕人喜歡曬大廠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