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出版物含“違禁材料” 加知名學者遭領英中國網頁封殺

常駐台灣的知名學者寇謐將(J. Michael
Cole)日前被領英(LinkedIn)吿知,他個人資料存在“禁止材料”因而封鎖他在“領英”中國的網頁,推測是他曾出版的支持台灣、反對中國相關書籍,成為跨國企業幫助中國政府審查的又一例證。

領英在6月1日通知現居台灣的加拿大知名智庫“麥克唐納-勞裏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MLI)高級研究員寇謐將,他的個人資料“出版物”項目中存在“禁止材料”  —
在那個項目裏,寇謐將列出每一本曾經出版的書籍,皆與台灣、民主、中共日益壯大的威脅相關。領英告知寇謐將,由於這些“禁止材料”,他的網頁不能夠在“領英”中國的網頁上顯示,除非他對於“出版物”項目項目進行更改,意即刪除這些內容。

“我們雖然積極支持言論自由,但我們了解我們必須遵守中國的規條,這是我們得以在中國運作的條件。”領英寫道。

寇謐將告訴記者,領英的反應“令人驚訝”(came as a
surprise),因為他並沒有改變任何在平台上的行為或文章性質,他認為此舉表明中國政府可能會加大對領英等社交媒體的壓力。

“他們給我的選擇(或者說,不是選擇)顯然是試圖取得某種平衡,但最終可歸結於鼓勵自我審查,刪除所有涉及我對台灣和中國的工作,這當然是完全不能接受的。這進一步證明(企業)試圖進入中國市場,所產生的道德和聲譽成本。”寇謐將說。

而寇謐將並不是唯一一位擁有類似經驗的人,香港立法會前議員莫乃光(Charles
Mok)曾因為在領英發布關於天安門事件的文章,遭到“領英”中國屏蔽;前天安門學運領袖、中國異議人士周鋒鎖也曾遭領英封鎖,事後領英恢複他的頁麵,並稱一切都是係統出錯。

在中國,微軟旗下的領英是唯一被允許運營的主要美國社交平台。2014年領英進入中國,同意遵守中國的言論規則,在平台上刪除政治敏感話題,甚至刪除中國異議人士帳戶。美國《紐約時報》在2019年更是披露,中國情報人員正利用領英從外國招募線人和間諜,他們偽裝成獵頭與目標對象進行接觸,不過領英表示已采取行動,盡力移除這些虛假賬戶。

“對於公司來說,這是一個簡單的決定。他們希望進入中國市場。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們必須按照中共的規則行事。如此一來就沒有懲罰,而他們的工作就隻是賺錢。”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科技政策項目部門資深副總裁路易斯(James Andrew Lewis)告訴本台。

除了跨國企業因應中國市場實施“自我審查”,更多高科技公司開始向中國政府妥協,接受將客戶的個人數據儲存在中國國內的要求。美國科技巨頭蘋果不僅在貴陽設立資料中心,近日在內蒙古地區也將完成另一座數據中心,而《紐約時報》認為蘋果很大程度將數據控製權獻給中國政府。

除此之外,本台此前報導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在5月底宣布,即將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逐步實現數據儲存本地化,將所有在當地市場銷售車輛的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

為了因應中國政府對於跨國企業的言論審查,美國跨黨派議員在2月底曾推出法案,要求美國政府追蹤和處理中國對美國人、美國企業進行的言論審查與恐嚇,以及造成的影響。這個法案要求拜登政府設立一個跨部門的特別工作組,負責製定與實施有關的應對戰略。發起人之一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約翰·科寧(John
Cornyn)說:“多年來,中國政府把政治審查當作武器,目的是恐嚇和壓製任何反對他們的人。”

寇謐將認為,政府應該在這方麵發揮更大的作用,但若沒有“棒子”和“胡蘿卜”適當搭配的立法,難以改變私營企業的行為,他表示,目前受到中國政府威脅的代價,遠超過企業不改變行動的成本,因此難以期望這些公司在追逐利潤時,完全出於道德考慮而采取行動。如何提高屈服於專製政權要求所付出的成本,使這些企業三思而後行,是未來考量的要點之一。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出版物含“違禁材料” 加知名學者遭領英中國網頁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