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G7聚焦抗衡中國:自身財政緊絀 恐難敵中國銀彈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今(6/11)起齊集倫敦召開峰會,中國預料會成為重要議題。《彭博》(Bloomberg)在峰會前夕引述消息報導,7國領袖可能會推出名為「清潔綠色倡議」(Clean
Green
Initiative)的戰略,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基建及轉型,抗衡中國「一帶一路」。毫無疑問,隨著中國與歐美外交磨擦加劇,G7對北京的態度會比之前強硬。然而,剖析各成員國間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及自身財政狀況,預估G7能在峰會之中形成具體的對中政策,似乎過於武斷。

綜觀G7,在疫情肆虐導致經濟活動停頓下,各國政府不得不大灑金錢救市,導致公共財政狀況急劇惡化。美國國債佔GDP在2019年,還是處於83%的較健康水準,但經過數輪逾兆美元的救市方案後,已大增26個百分點至109%。具體而言,華府在過去兩年借的錢,已相當過去一百年借錢總和的近三分之一。歐洲、日本及英國的情況類似,國債佔GDP水準飆升程度不同,但幅度都同樣驚人。

G7聚焦抗衡中國:自身財政緊絀 恐難敵中國銀彈

在財力的侷限以外,G7各成員國對於援助哪一個區域的發展中國家,看法也不盡相同。當美國透過EXIM進出口銀行機製,支持拉美國家興建發電廠、煉油設施的同時﹔法國及義大利卻更看重在北非的舊殖民地﹔而日本與印度的「自由走廊」則認為,東南亞國家的增長才是最快。說穿了,各國都希望能在就近本國的地區投資,從而形成經濟腹地來反哺本土發展。各國財政捉襟見肘,加之盤算不同,要G7同意付出一個實質金額來籌組資金池,以支撐「清潔綠色倡議」,相信難度極高。

G7聚焦抗衡中國:自身財政緊絀 恐難敵中國銀彈

與G7財政資源緊絀不同,即使在2020年疫情之下,中國的海外投資步伐沒有大幅減慢的跡象。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統計,中國過去5年累計海外非金融投資額已超過6000億美元(約16.61兆元台幣),其中約一成,即超過700億美元(約1.93兆元台幣)是投放於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中國資金已成為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吸納目標,因此儘管西方輿論鋪天蓋地警告一帶一路為債務陷阱,承諾參與的國家數目依然連年增加。

G7聚焦抗衡中國:自身財政緊絀 恐難敵中國銀彈

中國不單對發展中國家有吸引力,也是西方跨國企業垂涎的市場。中國海關總署日前發表數據,今年1月至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高達14.76兆人民幣(約63.9兆元台幣),按年增長28.2%,當中進口增長25.9%。這反映出中國在疫情下,除了肩負世界工廠輸出貨物的角色,同時也是進口的消費大戶。在去年,中國蟬聯日本貨品的最大出口地,佔日本全國出口的比重達22.1%。中國也是美國、德國、法國貨品的重要市場。無論是德國的寶馬汽車、Adidas、法國的LVMH、義大利的皮草、美國的Tesla、Tiffany都視中國為最重要的增長點。

G7聚焦抗衡中國:自身財政緊絀 恐難敵中國銀彈

觀察去年中國在海外的企業合併收購,中國關係緊張的美國及英國,相關金額按年跌幅達16%至接近8成。相反,與中國關係相對較好的德國及義大利,合併收購則大幅增加超過1倍。雖然外界難以證實,中國企業在某些國家的收購合併銳減是因為受到官方「提醒」,但現實是當一國與北京關係較好,因而令中國企業更熱衷往這個國家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外來投資將是推動疫後複甦的重要一環,各成員國因應本土經濟狀況而作不同取捨,在對中政策上能否一致行動,實屬疑問。

G7對中國堀起的戒心已越來越重,但基於種種原因,過去數年都未發表明顯針對中國的聯合聲明,今年相信也不會例外。G7或許會用上更強硬的字眼,但具體的行動路線圖依然會欠奉。值得中國觀察的,反而是G7領袖在峰會之間的互動,於美國政府易主後會出現哪些變化。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在企業改革、市場監管、乃至社會保障等各方麵皆以西方為師。但來到今天,中國已主張「說好中國故事」,在不少西方人士眼中,這等同於以「中國模式」與西方體製打對台。G7中最重要的持分者、美國總統拜登在上周國殤紀念日中,就借悼念為自由而戰的陣亡將士來宣示,美國及全球的民主都在危險之中,拜登的矛頭指向相當清晰。相對於川普時期的獨行獨斷,美國重新「歸位」,拉攏6國,將會是北京更難應付的新形勢。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G7聚焦抗衡中國:自身財政緊絀 恐難敵中國銀彈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