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騰訊把不加班搞成了大新聞,網友疑惑了…

因為發布“周三下午6點必須下班”的新管理機製,騰訊遊戲登上了熱搜。

近日,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以下簡稱IEG)旗下光子工作室群推出了新的加班管理機製,主要包括周末全麵雙休、節假日保證休假,周三下班時間為下午6點,而在周三之外的工作日,離開辦公區域時間不得晚於晚9點,新規自2021年6月14日起實行。

騰訊把不加班搞成了大新聞,網友疑惑了...

消息一出,很快登上微博熱搜,並一路攀升至首位。不過,與騰訊“積極保障團隊成員身心健康”、“保持穩健發展的團隊戰鬥力”的出發點不同,與此事相關的評論兩極分化嚴重。支持者認為,在無止境的加班麵前,總要有一家公司率先邁出這一步,尤其是對於高強度的遊戲行業;另一方麵,也存在這樣一種聲音——“按時下班不是法律規定的嗎,權利為什麽成為了福利,正常狀態怎麽反而是新聞了呢?”

社交平台上的討論仍在繼續,但事實上,互聯網從業者加班頻繁早已是常態。對大多數沉浮於此的打工人而言,按時下班,從來都是一種奢侈。

拒絕996,騰訊光子“強製不加班”

“騰訊試點強製6點下班”並不是新鮮事。早在2016年,騰訊就推出了“周三健康日”,要求周三當日6點準時下班,甚至會提前10分鍾安排行政員工進行檢查和清場,發現沒有按時下班的員工,會對其所在組的組長進行罰款,當時主要針對的正是IEG旗下各自研工作室群。

光子工作室群是IEG四大自研工作室群之一,大熱遊戲《和平精英》《歡樂鬥地主》均為其所推出。此次新規中提到,除了周三要求上午9點半上班、下午6點下班外,其他工作日也必須在晚上9點前離開公司。

騰訊把不加班搞成了大新聞,網友疑惑了...

圖 /光子工作室官網

同時,周末保障雙休,如遇到進入攻堅階段且已報備的項目,一定要申請加班的,必須闡明理由,且嚴禁兩天連續加班。而所有的報備郵件,都要求抄送Chenjerry,也就是光子工作室群總裁陳宇。

對於這項新規,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相關討論立刻分為兩派。一邊是對於法定雙休為何如同福利的疑惑,有微博用戶留言:“我很好奇為什麽正常的工作時間美其名曰試點,而且除了周三,其他工作日也不是八小時工作製吧?”也有用戶表達了對“離開辦公區域”這一限定的擔憂:“互聯網公司員工隻要有電腦,在哪裏都是工作,所以這是要讓大家回去繼續加班嗎?”

不過,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對反內卷進程的逐步開啟抱有期待。知乎用戶@Theodore認為,這一機製比他想象中來得更早,也是一件好事。在他看來,遊戲行業已經無法單純地依靠高收入滿足部分員工的需求了。隨著員工水平的提升和年薪的增加,他們會越來越重視加班的程度。“50萬和60萬差別很大嗎?真不算太大,但加班和不加班差別就很大了。加班少的企業,哪怕給的少點,也更容易吸引優秀員工。”

目前,作為試點部門,光子工作室群的業務體係已相對成熟,運營這類工作本身不會消耗業務團隊過多時間,而需要保證工作時間的客服團隊也不包含在深圳團隊中。

危險遊戲,高收入背後的高強度

遊戲行業以高收入著稱,企業賺得多,員工的薪水似乎也少不了,這一點從騰訊每個季度的財報和米哈遊等遊戲團隊的年終獎就可以看出,僅在2021年第一季度,騰訊的遊戲收入就同比增長17%至436億元。不過,硬幣都有兩麵,對大多數遊戲從業者而言,高收入背後往往意味著難以想象的工作強度。

有IEG員工形容自己的工作如同軍備競賽,從早到晚,從工作日到節假日,都在與時間賽跑。在遊戲行業,檔期是固定的,但需求卻可以持續增加,尤其是麵對層出不窮的競品,為了將產品的成功率再提升一點點、能夠多一點跑出來的保障,研發必須時刻麵對一次又一次的調整和修改,以匹配市場狀態和用戶需求,工作量增加的直接結果就是加班。

肩負營收重擔的部門自然不會清閑,何況遊戲行業規模龐大,工種又較複雜,從前期開發到後期測試和驗收都要用人力填補,即使發售後也要迎接一輪又一輪的維護和更新。這還是順利的,如果遇到進度停滯、反複打磨的情況,加班時間隻會更久。

有常跑深圳科興科學園的滴滴司機告訴AI財經社,經常會在淩晨0點後從騰訊接到目的地是東莞的乘客,對方早上還要再乘坐公司的班車回來繼續上班。在科興科學園裏遊戲公司紮堆,騰訊IEG就是在此辦公。

長期加班,身體持續超負荷運轉,危險性不言而喻。2015年,騰訊IEG一名員工在陪同妻子散步時突然暈倒在地,搶救無效去世。彼時,有自稱是其朋友的IEG員工致信騰訊集團COO任宇昕及騰訊總辦,希望他們認真對待IEG加班過重的現象,避免出現更多過勞死。

“毫不誇張地說,今天的成就,都是兄弟姐妹們用命換來的。”這位員工在信中寫道。的確,手機遊戲的生命周期短於客戶端遊戲和網頁遊戲,如果不能做到更早一步上線,不是被競爭對手打敗就是在自主產品策略下遭遇內部超車,因此,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唯有更拚命,犧牲個人時間,為項目全力衝刺。

該員工希望2016年可以在8點準時下班,但他知道,這或許隻是一種奢求。任宇昕也在內網撰文,對IEG加班嚴重的狀況進行了反思,並稱已采取包括設定不加班日、規定晚8點後不在微信群討論工作、下午固定時間集體鍛煉等措施,緩解加班。然而,整體上仍未達到員工所期待的目標,即使是五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

互聯網公司,加班進行時

遊戲行業隻是互聯網領域加班的冰山一角,可以說,為了更快擴大規模、占領市場,時間換增長已成為一些公司的共識。

加班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一位曾在字節跳動從事產品經理工作的人士回憶,自己的下班時間一般在晚上9點-10點,這隻是在沒有項目的情況下。一旦趕上大項目,11點-12點走出公司大門是家常便飯,即使通宵也算不上稀奇。在字節跳動的三年裏,這樣的日子占了大概40%,但她根本無法停止加班,因為任務是一環套一環的,這個環節弄不完,會影響到接下來的工作,“後麵的人就會催你,所以沒辦法,不加班不行啊。”

在這裏,實習生可以擁有和正式員工一樣的房補、免費三餐和健身房,也要一並扛起加班和大小周。有曾在字節跳動從事技術類實習工作的人士提到,他實習期的任務量和正式員工並沒有什麽區別,從上午10點到晚上10點,一天中至少有一半時間要在公司度過。盡管不喜歡加班,也比較排斥大小周,他還是選擇了忍耐。“誰喜歡加班呢?但這就是現在的社會常態,尤其是互聯網行業,公司替你做好了其他的一切,隻需要你賣命幹活,‘996’不就是這樣嗎?”

今年1月起,快手也宣布開啟全員大小周工作製度,隔周雙休,目的是讓前中後台配合更為緊密。不過,有快手前員工透露,在快手,三、四月的OKR到三月底才會製定完畢,比起用更長時間強調配合,不如減少形式主義、提高效率。

當加班風氣席卷整個互聯網,可能需要更大的努力去改變,告別低效的工作方式,消除無謂的任務,減少冗餘導致的內卷,改變必須發生,盡管所有人都明白,改變很難。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騰訊把不加班搞成了大新聞,網友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