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YouTube已經8K了,愛奇藝怎麽才在4K上起步?

別用 ” 假高清 ” 糊弄用戶。

為什麽國內視頻網站的 1080P 都不清晰?

近幾年,在知乎等平台上,時不時有用戶在為國內視頻網站的 1080P、720P,是不是真高清而 ” 犯糊塗 “。

6 月 17 日,據 ” 愛奇藝行業速遞 “,愛奇藝宣稱成功自研首輛 4K 超高清轉播車 “A-1″,標誌著公司具備了自製 4K
超高清節目製作、信號輸出能力,和多聲道節目製作與直播能力,進入超高清時代。

然而,國內視頻網站在 4K 路上剛起步的同時,YouTube 等國外視頻網站,已經開始為用戶提供 8K 超高清視頻。

什麽是 ” 超高清 “?

公開資料顯示,廣播電視一般將視頻畫質清晰度分為標清、高清、全高清、超高清。

其中,高清中的 720P,分辨率為 1280*720,;真正意義的高清,即全高清,對應的分辨率為 1920*1080;而超高清的
4K 和 8K,分辨率則達到了 3840*2160 和 7680*4320,理論上清晰度是全高清的 4 倍和 16

YouTube已經8K了,愛奇藝怎麽才在4K上起步?

YouTube 等國外流媒體平台,對清晰度的劃分標準與廣播電視類似,最高分辨率已經達到
8K

唯一的差別在於,2020 年 6 月,YouTube 將 720P 從高清中剔除,目前隻有 1080P 及以上的分辨率才會標注
” 高清(HD)”。

YouTube已經8K了,愛奇藝怎麽才在4K上起步?

在國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司於 2020 年 5 月發布《4K 超高清電視節目製作技術實施指南(2020
版)》,為改善國內製播流程提供了建議。

根據《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 年)》,到 2022 年中國超高清產業的總體規模要達到 4
萬億元,超高清視頻節目年製作能力達 3 萬小時,超高清視頻用戶達到 2 億。

曆史悠久的 ” 真假高清 ” 之爭

在 4K 超高清技術取得進展的同時,關於愛優騰的 ” 高清 ” 究竟是不是 ” 真高清 ” 的爭議,從未休止。

” 真假高清 ” 之爭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2010 年 11 月 3 日,暴風影音 CEO 馮鑫在個人微博上嘲諷,” 在優酷和土豆上看影視劇就好像回到了 VCD 時代
“,並貼出暴風在線視頻與優酷的對比截圖。

對於視頻網站而言,除了分辨率,碼率也是影響畫麵質量的重要因素。碼率越高,畫麵信息就越豐富。

按照當時的標準碼率,要滿足基本流暢播放的需求,1080P 需要達到 30Mbps 以上的傳輸速度,720P 需要達到 6Mbps
以上的傳輸速度,480P 則需要達到 1.5Mbps 以上的傳輸速度。

而根據 Akamai 公司的數據,當時國內的平均上網速度隻有 857Kbps,僅僅達到 480p 要求的一半。

這意味著即使視頻網站提供了符合標準的 720P
內容,絕大多數的用戶也無法實現流暢播放。

YouTube已經8K了,愛奇藝怎麽才在4K上起步?

隨著 4G、5G 技術的發展,國內的平均上網速度得到大幅改善。

根據《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2019 年第三季度我國固定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達到
37.69Mbps。目前絕大數家庭的網絡帶寬能夠滿足 4K 視頻傳輸,但尚不能滿足 8K 視頻所需速率。

帶寬的問題解決了,視頻網站 ” 高清不清 ”
屢見不鮮的原因,還是出於對成本控製的考慮。如果清晰度推進到真高清的標準,平台要付出比現在高好幾倍的成本。

而長年虧損的愛優騰們,並不情願支付多餘的帶寬成本。因此高分辨率、低碼率成為了很多國內視頻網站的常規操作

表麵上分辨率確實是 1080P,但國內視頻網站的碼率一般隻有 4-5Mbps,而在 Netflix 這個數字能達到
16Mbps。

據 APPSO,對比《流浪地球》在愛奇藝與 Netflix 的畫質後發現,碼率的縮水導致愛奇藝上的 4K
版本,清晰度隻相當於 Netflix 的 1080P

不僅如此,愛優騰還都很熱衷於用 ” 文字遊戲 ” 糊弄用戶。

在它們的世界裏,480P 已經算作高清,720P 則是超清,而 1080P
則被稱為藍光。但實際上,藍光是一種儲存技術,與分辨率並無關係。

YouTube已經8K了,愛奇藝怎麽才在4K上起步?

抵製 ” 豬食 ” 也該 ” 修煉內功 “

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愛優騰三家平台的老總集體 ” 倒苦水 “,炮轟短視頻平台侵權。騰訊副總裁孫忠懷的 ”
豬食論 “,更是在全網引起軒然大波。

但在維護自身版權權益的同時,長視頻平台也該修煉好自己的內功。

早在 2010 年 ” 真假高清 ” 之爭時,知名律師張玉成就曾提出,”
如果網站在收費頻道中打著高清的標誌,而事實上並沒有提供高清服務,就已經形成了對用戶的欺詐,是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

時至今日,愛優騰一邊賣著 VIP、VVIP、VVVIP,一邊插播各種小劇場廣告,甚至用 ” 超前點播 ”
割韭菜。如果還要用一些假 1080P 惡心用戶,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盡管也有用戶認為,即便平台提供了真正的 4K 視頻,也沒有能夠支持的屏幕,畢竟國內的顯示設備還是以 1080P
為主。但這並不能掩蓋愛優騰在技術上的不思進取。

譬如,Netflix 就一直致力於通過技術優化其內容傳輸質量。利用工程師開發的人工智能工具,Netflix 於 2014
年重新編碼的 ” 動態優化器 “(Dynamic Optimizer)係統,就能在為用戶節省 20%
帶寬的同時,提升畫麵質量。

根據最新年報,2020 年,愛奇藝的研發投入為 4.1 億美元,而 Netflix 的研發投入為 18.30 億美元。

騰訊副總裁孫忠懷曾反思,造成切條搬運式短視頻橫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內容注水。包括高熱劇集在內,節奏太慢、劇情拖遝、注水太多的質疑持續存在,用戶已經習慣倍速看劇,對注水作品不再買單,這些都給行業敲響了警鍾。

而在提升內容質量以外,愛優騰也該花少點時間 ” 噴人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技創新上,給用戶更高清的視覺體驗,才能留住用戶,吸引用戶付費。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YouTube已經8K了,愛奇藝怎麽才在4K上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