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從學曆社會到能力社會:這部影響3000萬學子的法律首次大修

職業教育的發展,一直以來給人“上熱下冷”的感覺,即政府部門重視,但社會認同感不足。

如何改變職業教育被低看一等的問題,如何增強職業教育認可度和吸引力?

日前,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是職業教育法施行20多年來的首次大修。

最值得一提的是,草案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繼在國家政策層麵把職業教育定位為一種教育類型後,現在要把它進一步提升到國家法律層麵加以規範。

有數據顯示,中國現有1.13萬所職業學校、3088萬在校生,年均向社會輸送1000萬畢業生,職業教育亟待做大轉變強。

同等地位

職業教育法於1996年公布實施,25年來,社會變遷,職業教育的功能與定位也隨之變化。

此次修訂草案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用法律形式確立了職業教育的類型地位。草案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職業教育是一個教育類型,而不是教育層次。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國家政策層麵把職業教育定位為一種教育類型。如今,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把它進一步提升到國家法律層麵。

普通教育有本碩博,職業教育也一樣。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準了首批本科職業教育試點高校更名結果,15所職業大學誕生,打破了止步於專科層次的天花板。教育部推動職教本科,構建起了中職、高職、職教本科相銜接的培養體係,下一步還有專業碩士、專業博士這樣的職教路徑。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校長馬伯夷指出,目前在人員培養方麵,職業教育體係更偏重的是中層和低層,也就是常說的中等職業和高等職業教育。就人才培養來講,這種層級的培養肯定不夠。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修訂草案確立了職業教育體係建設的基本框架,即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並重。

為順利推進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融通,草案還提出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學習成果的融通與互認。

馬伯夷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崗位的不斷調整和融合,藍領與白領實際上相互關聯。職業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必定相互融通。

中國人民大學評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光禮認為,本科層次的高職院校在我國是一種新事物,具體辦學模式需要探索,但必須要區別於普通本科院校。怎麽區別?積極探索打通高等教育與工作世界之間的壁壘,實現產教融合。

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這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的建議。

同等體量

我國建成的職業教育體係,培養規模世界最大。

根據新華社報道,目前我國有1.13萬所職業學校、3088萬在校生,年均向社會輸送1000萬畢業生。在體量上職業教育不遜於普通教育。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徐國慶認為,相比25年前,我國職業教育發生了根本變化,比如整個職業教育體係的重心,已經由職業中等教育轉移到了職業高等教育。

根據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全國共有高等學校2688所,其中高職(專科)院校1423所,占據半壁江山。

就業方麵,發展職業教育成為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關鍵一招。《2018年就業藍皮書》顯示,2017年高職高專就業率首次超過本科。另有研究表明,職業教育招生數占比每提高1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吸納就業的比重上升約0.5個百分點。

職業教育還與區域產業發展緊密相連。2018年,我國中高職設置的19大類1000多個專業,已經覆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產業和行業。2019年,全國31個省333個市2846縣職業教育和培訓全覆蓋。

職業教育下沉在三四線城市。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員薑大源指出,我國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從業人員的70%,近年來都來自職業院校。80%的職業院校畢業生都在中小微企業就業,中小微企業是地方經濟的有力支撐。

在與區域產業聯動發展中,職業教育誕生了螺螄粉、小龍蝦這樣的地方特色專業。2020年國內首家螺螄粉產業學院在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2017年江漢藝術職業學院成立潛江龍蝦學院。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其中柳州螺螄粉製作技藝等榜上有名。

同等投入

發展教育,資金先行,職業教育也同理。

日前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對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進行分組審議,李鉞鋒委員在調研中了解到,經費不足是影響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瓶頸。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台,就明確表示要將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當年高職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同時擬安排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237億元。

2020年中央財政撥付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257.11億元,比上年增加約20億元。

作為先行示範區,深圳在職業教育領域亦先行示範。今年《教育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
爭創世界一流的實施意見》發布,指出到2022年,建成體現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係,為國家和世界職教事業貢獻“深圳方案”。

在經費保障方麵,建立與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等相適應的財政投入製度,計劃到2022年累計投入100億元。

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招生麵向全國,人才吸引力和就業發展空間廣闊,深圳發展職業教育的舉動,在全國起到了示範作用。

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到2025年我國製造業10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缺口接近3000萬人,服務業的缺口更大,亟需技術人才。職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現代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

同等待遇

然而職業教育的發展,一直以來給人“上熱下冷”的感覺,即政府部門重視,但社會認同感不足。

以最為薄弱的中職為例。2020年我國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1.2%,家長依然焦慮。近年來,我國各地家長呼籲提高普高錄取率,減少甚至取消中職招生,被指不理性對待中考分流。

家長的擔憂並非無源之水。一些地方以普高率、重高率考核初中學校辦學,用本科率、一本率、清北率評價高中辦學,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哪個高人一等,家長怎麽會不明白?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葉雙瑜認為,影響職業教育發展特別是考生和家長報考職業學校積極性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職業教育學曆證書的價值認定、含金量和其他教育證書有明顯差別,職業教育的學曆證書往往不被重視,甚至被低看一等。

葉雙瑜認為,這不僅需要轉變觀念,更應該有立法保障,建議草案增加規定,“將職業教育學業證書等級與普通教育學業證書等級掛鉤,同等級證書在升學招考、專業職稱評定、公務員考錄以及其他就業方麵享有同等的待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立法確定職業教育同等地位,其關鍵在於兩點:其一,各級政府必須形成新的教育政績觀,全麵消除教育的等級化,不再把教育和學校分為三六九等。

其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必須帶頭扭轉“唯學曆”“唯名校”用人導向,國家機關公務員招考應該降低學曆門檻,允許職業教育畢業生報考,擇優錄取。

熊丙奇認為,我國已經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要避免高學曆低就業,就必須從“學曆社會”轉向“能力社會”,不再以學曆論人才。

參考資料:

施行20多年的職業教育法緣何大修?新華社6月9日消息

職業教育法實施近25年首次“大修”引發熱議 如何保障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2021年6月15日01版,中國青年報

立法確立職業教育平等地位,關鍵在地方政府要形成正確教育政績觀!2020年6月8日,光明社教育家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從學曆社會到能力社會:這部影響3000萬學子的法律首次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