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曝光“解放軍近來彈藥消耗大幅增加” 事件幕後…

中共建黨百年慶典即將拉開帷幕,中國國內歡慶氣氛濃鬱,中國境外環境的氣氛卻並不友好。即將卸任的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彼奇(Stuart
Peach)6月25日對媒體稱,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速度“令人震驚”,並對中國日益增長的海外外交存在發出警告。而在此前十多天的北約峰會上,中國更是被定位為“對手”。

曝光“解放軍近來彈藥消耗大幅增加” 事件幕後…

2018年1月3日,中共軍委舉行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習近平向全軍發布訓令。(微博@新華視點)

引人注意的是,麵對西方諸國這種虎視眈眈的遏製姿態,中國似乎並不在意。6月24日的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對媒體介紹2021年上半年中國全軍軍事訓練情況時透露“與往年同期相比,全軍彈藥消耗大幅增加。”中國官方釋放的這些消息無疑更讓外界敏感。

半年多前的2020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兼任軍委主席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出席會議時發表講話強調:中共十八大以來推動實戰化軍事訓練,當前中國安全環境、軍事鬥爭態勢發生新變化,解放軍要加快實現軍事訓練轉型升級,“堅持聚焦備戰打仗,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中央、地方各部門則要支持軍隊練兵備戰。

中國正麵臨國內外的諸多挑戰,而且形勢還在發展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高級將領需要出台有前瞻性的戰略訓練計劃,讓軍隊備戰就緒。習近平上述講話的目的不僅是要強化軍隊作戰能力,還要軍隊習慣使用高科技武器與軍備,包括先進的坦克,軍機和戰艦等。

自2018年1月開始,習近平做為中共軍隊統帥,已經連續4年發布開訓動員令。這不僅彰顯了習近平在解放軍係統的領導地位,也彰顯了中共軍改的階段性成果。

美國蘭德公司2017年的一篇報告中認為:解放軍長期存在潛在的弱點和短板——製度上麵臨指揮機構過時、人員素質偏低、專業能力不足以及腐敗滋生等;戰鬥力方麵存在後勤不濟、戰略空運能力不足、特種任務飛機短缺、艦隊防空和反潛能力不足。

但是蘭德公司很快改變了口吻,該公司2020年8月的另一份報告認為,中國在亞太和全球舞台上的角色穩步上升,美軍應該對中國這種態勢做好準備。

解放軍軍改給自己帶來的變換之快,不僅是被形容為“下餃子”速度的軍艦更新和其他武器,比如2014年開始大批量服役的052D型驅逐艦、2020年開始服役並批量生產的055型驅逐艦;2015年開始服役的056型護衛艦、056A型護衛艦;2019年12月17日於三亞入列的中國國產航母山東艦;2017年7月30日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上首次以戰鬥姿態公開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2019年中國國慶70周年閱兵式首次公開亮相的10噸級直-20通用運輸直升機等等,也有人員和結構的大調整。

中共十八大之後,大約從2015年開始,解放軍從頂層結構開始,重新構建“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領導結構,打破了過去“總部製削弱軍委領導,大軍區製形成“土圍子”,大陸軍製影響軍隊現代化,不利於跨軍種聯合作戰”的體製機製障礙,軍委對軍隊的集中統一領導及至的確立,使得解放軍軍種結構更加合理,指揮體製更高效。

在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方麵,則是大手筆裁軍30萬,解放軍軍隊總額達到1949年以來最低水平;解放軍陸軍數量降低到一半以下,削減指揮層級。更值得關注的是,有消息稱,目前30%的解放軍前線人員受過大學教育,比很多資深的解放軍將領在理解和掌握高科技方麵有著更強的能力。

另外,在聯勤保障方麵,中國軍隊改變了過去不同軍種、層級的軍隊後勤保障各自分立,條塊分割;後勤部門以保障為主,不負責作戰的狀態,成立專門的聯勤保障部隊,軍隊後勤首次實現聯合保障。提高後勤保障的標準化、可靠性和效率。

軍隊、武警全麵停止有償服務,則從根本上遏製了曾經的軍中腐敗財源,讓軍隊回歸集中精力打仗這一根本概念。後續的2018年的中共黨政機構改革中,針對武警的跨軍地改革也同步開展,以“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為原則理順武警部隊的職能。

結構調整之外,中國軍隊近年包括航母等新武器的快速更新換代,讓即將卸任的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彼奇(Stuart
Peach)在今年6月25日表示,稱,“中國造船速度之快令人非常震驚,中國空軍現代化程度之高令人震驚,中國在網絡和其他形式信息管理(尤其是人臉識別)上的投資之多令人震驚。”

中共的這種強軍舉措給西方國家帶來進行的同時,當然不可避免地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外部壓力。近期G7峰會(6月11日至13日)和北約峰會(6月14日)的召開,被外界普遍視為美國集結盟友遏製中國的大規模行動。

G7峰會雖然沒有中國參加,但中國話題卻幾乎“主導”了整個會議。更加引發觀察者注意的是,作為一個軍事同盟,北約峰會在公報中首次點名中國,代表著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軍事上鄭重其事地將中國擺上“對手”的位置。中國方麵的回應也毫不客氣:“中國不會對誰形成係統性挑戰,但如果誰要對中國進行‘係統係挑戰’,我們不會無動於衷。

眾所周知,2021年中國國防預算為1.3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090億美元)。而北約30國2021年軍費總額預計高達1.17萬億美元,占全球軍費總額的一半以上,是中國的5.6倍。其中美國一國的國防支出就占7,405億美元。

在中國軍事實力和國防開支均落後於美國的前提下,中國這種頗有“硬碰硬”姿態的回應卻並不令人意外,所謂實戰演習頻率增加導致“全軍彈藥消耗大幅增加”不過是表象,中共高層誓要提高軍事實力的籌劃和決心才是真正原因。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後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中,出現了“全麵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這是中共的紅頭文件中第一次出現“建軍百年”目標,是繼“建黨百年”和“建國百年”這“兩個一百年”目標之後,中共的“第三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在目前的中共高層看來,雖然中國經濟實力目前已經有了足夠增長,但無論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中共建黨百年目標),還是“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共建國百年目標),如果沒有相應的科技和軍力支撐,很容易淪為鏡花水月。

2021年中國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也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起步之年。

這裏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三步走”,指的是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及的“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麵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依照中共多年的長線戰略作風,美國以及盟友國家的施壓恐怕很難阻攔其設定的步伐。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曝光“解放軍近來彈藥消耗大幅增加” 事件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