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

6月25日,中科院地質地球所發文稱,2021年1月15日驚現烏魯木齊的火流星隕石被找到了。消息一出,“隕石獵人”這個神秘的職業也不斷出現在公眾視野裏。“隕石”、“獵人”,這兩個元素兩相組合,引人遐想。浪漫之外,獵隕的艱難,危險,以及由隕石衍生的利益鏈,卻比隕石本身更有故事。隕石圈雖然小眾,但從不缺乏市場,有人認為,其投資價值很高,稀有隕石價格往往在每克數萬元。不少“掘金者”不計成本和精力蜂擁而上,但大部分初入行者不具備識別能力,亂象也隨之滋生。
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
講述

花29天尋找41年前的隕石

“為什麽它在天上那麽亮,掉在地上又那麽黑?”這是童年時期的東北姑娘雯晴在吉林市隕石博物館初見隕石時對“星星”萌發的好奇心。

據了解,吉林市隕石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展出隕石雨為專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內收藏著世界最大的石隕石——中國吉林一號隕石以及全世界十幾個國家送來的各類隕石標本。
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
吉林一號隕石重1770千克,它來自1976年3月8日吉林北郊降落的一場罕見隕石雨。當時大量的隕石降落在吉林市郊、永吉縣以及蛟河市方圓近500平方千米的平原地域內。

因為得天獨厚的條件,雯晴經常有機會到博物館參觀真正的隕石,這也為她成為一名獵隕者埋下了種子。

2017年,已經是一家傳媒公司創始人的雯晴回到吉林家鄉後,對星星的熱愛又再次複燃。因為博物館會定期舉辦一些交流活動,召集全國的星友參加,因此她借機進入到真正的隕石玩家的圈子中,並成了為數不多的女性隕石獵人之一。

同年十一期間的雲南香格裏拉空爆事件,激發了雯晴尋找41年前吉林隕石雨遺留隕石的想法。

她和另一位朋友決定親自“獵隕”,“因為去雲南路途遙遠,我就想為何不親自尋找一下當年可能殘留的吉林隕石呢?或許還有一些散落在民間。”她說,在準備期,兩人購買了徐偉彪的《天外來客——隕石》等科普書籍,連續多天泡在吉林隕石博物館觀察真正的隕石外形特點。隨後他們攜帶了金屬探測儀、挖掘鏟、隕石墜落時的地形圖等正式進山。

可尋找隕石的過程竟然持續了一個月,雯晴覺得自己“累到無力呼吸。”由於年代久遠,隕石深埋地下,尋找之路並不輕鬆,山路充滿荊棘甚至比人還高。

由於他們選擇的金屬探測器也不太靈光,不論探測到什麽金屬物質都會發出警報,“挖了半天,都是馬蹄鐵、錫紙、瓶蓋等一些沒用的東西。”雯晴谘詢過星友後,更換了另一個能分辨不同金屬物質的更專業的探測器,總算“沒那麽累了”。但每天近6小時的尋找,依然讓人有些吃不消。

第十天雯晴的身體感染了風寒,隻能靠吃止咳藥扛著。直到第二十八天,依然一無所獲。第二十九天,吉林市下了第一場雪,驚喜的是,透過層層的落葉和泥土,金屬探測器顯示發現不明金屬。
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
挖出後看到石頭的第一眼,雯晴判斷它跟博物館中看到的隕石特征完全一樣,當把照片發到星友群後,星友也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那一刻(我們)興奮的近乎在咆哮,激動的眼淚不自主的流,臉上的泥沙被淚水帶出道道痕跡。”她認為,找到41年前的星星不僅是運氣,更和每一天的不放棄有關。後經過相關機構證實,雯晴撿到的隕石就是1976年吉林隕石球粒隕石,目前展出於雯晴朋友的私人藝術館中。

入行6年才第一次找到真隕石

比雯晴早一年“入行”的劉玉坤來自黑龍江,老本行其實是美容美發,因經營多年積累了不少資金,39歲那年經朋友介紹才初入隕石行業。2016年他獨自從南疆進入塔克拉瑪幹沙漠尋找隕石,由於缺乏經驗,他隻帶了指南針、鐵鍬、五瓶水、三個饢,火腿腸和一些榨菜。由於沙漠地形原因,車開不進去,隻能徒步前行。
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
因缺少參照物,劉玉坤以為自己是直線前進,但原路返回時已經迷失了方向。天黑後的沙漠,伸手不見五指,他找不到自己的車,水和食物也已經吃完,“幸運的是,我靠著手機照明,通過遠處重型卡車開過時傳來的聲音判斷方向,最終找到了公路。”劉玉坤說,現在想來還有些後怕。

他表示,獵隕在發現的那一刻是令人激動興奮的,但過程卻是外人想象不到的枯燥艱苦,常常十找九空。

2021年6月,入行六年的他才第一次親自找到隕石。這一次的線索來自新疆網友在他個人社交賬號上的私信留言,“這個網友是吐魯番的電廠工人,在上班路上看到一塊有些特別的黑石頭,就隨手撿起來了,並陸續撿到了第二塊。從發來的圖片來看,這是一塊稀有的灶神星無球粒隕石。”

5月31日,劉玉坤和朋友當即乘飛機去見這位撿到隕石的網友。由於第一塊隕石是網友隨機發現的,具體坐標隻有大概範圍。第二塊隕石是該網友在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坐標相對準確。

劉玉坤將兩個坐標連在一起,發現隕石墜落的路徑並不是直線。根據之前對隕石散落軌跡的經驗和知識判斷,隕石在高空爆炸時,衝擊波會使碎片以橢圓形散落。
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
劉玉坤按照這個思路劃分搜索帶,可接連找了三天都一無所獲。第三天晚上,劉玉坤和朋友坐車回酒店的路上,和司機聊到了這次尋找隕石之行。

司機介紹,2021年1月15號,在送乘客的過程中恰好看到了火流星降落,並指出了方位,劉玉坤意識到自己之前對隕石軌跡的判斷出了問題。“我根據司機提供的方位,結合已知坐標,判斷這次的隕石是直線墜落。第四天,我們從早上九點一直排查到晚上九點。最終在吐魯番七泉湖薩依找到第三塊重167g的灶神星無球粒隕石。”
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
教訓

入坑假隕石 損失數十萬

都說隔行如隔山,1977年出生的劉玉坤在玩隕石的過程中,曾輾轉通過QQ群等多個平台,買到過不少假隕石,還遭遇“隕石傳銷”,總共損失了五十多萬。“朋友最開始說是隕石直銷,但後來才知道是傳銷。”他說,後來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學習,相關知識越來越豐富,如今已成了販賣商人,從世界各地收購隕石,以石養石,自由收入也還算可觀。
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
有些愛好者一旦癡迷便不惜花費重金,甚至會變賣房產。“就是迷上了,特別癡迷隕石的神秘,因為它不是地上之物。一種說不清楚的原因。”做中央空調生意的河北人周先生平時就喜歡收藏錢幣、郵票,但從2019年接觸到隕石手把件後,就被這種天外之物吸引。於是在不具備任何隕石知識的情況下,他從邯鄲當地的一個隕石商處,按20元/克的價格購入了第一個隕石手把件,總價5400元。這個隕石商告訴周先生:“先玩著,玩膩了可以退”。

這樣的“承諾”仿佛讓他吃了定心丸,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都沉迷在買隕石的事情裏,最癡迷的時候每天都要買,一天能收六個快遞,甚至還找了自己公司的兩個工人專門負責把買來的大量隕石快遞搬到倉庫裏。

在此過程中,作為一名隕石狂熱愛好者,他開始學習隕石相關知識,沒想到在深入了解的過程中,竟意外發現首個手把件居然是假的,當他試探性地問賣家“不想玩了,能不能按1000元的價格收回去”時,對方卻顧左右而言他。

據周先生估算,這一年裏自己因買假隕石被騙了大概30到40萬元。而據他講述,深受假隕石之害的人不在少數,大多具備較強的經濟實力,其中還存在賣房買隕石的。

周先生說,剛進入一個領域時,騙子在消費者麵前往往都充當專家的角色,很容易忽悠癡迷其中的人,“他們的話術非常專業,會把真知識和假知識融在一起,非常唬人。”

周先生分析,很多賣隕石的個體戶會利用使用各種話術、賣點進行誘導,比如聲稱“後期不喜歡了可以退、隕石具有神秘能量、隕石泡水對身體好”等等;定價上不會很便宜,也不會特別貴,幾百到幾千的價位基本在消費者的接受範圍內;如果是線上購買,會以“郵費不合適”為理由不發貨,隔天會繼續給消費者介紹,直到“湊夠郵費”為止;當賣家發現某個消費者好說話後,甚至會組團來騙。

對於自己的遭遇,他並沒有選擇報警,“因為我是從不同的人手中買的,買的太多了,工作忙沒時間收集證據,後期收藏的真隕石價值已經翻倍抵消了損失,那些錢就當‘交學費了’。”目前,作為曾經吃過虧的人,劉玉坤和周先生都在隕石圈為其他愛好者公益科普隕石知識,讓不懂隕石知識的初級愛好者少踩一些坑。

揭秘

獵隕愛好者們為何會如此癡迷?

獵隕多年,保定人趙誌強在圈內的名聲很響,他曾十進羅布泊。在媒體的報道中,他是發現羅布泊隕石的世界第一人,還是中國石器網、中國隕石網等五個網站的創辦人,在國內隕石、石器收藏圈裏,人稱“趙哥”。

他算是中國第一批“玩隕石”的人,記得是在2007年去英國倫敦出差時,他偶然在一個店裏看到一塊特別的石頭,經詢問得知是隕石,“天上掉下來的”,本就喜歡天文以及各種收藏的趙誌強當即決定要買下來。

2012年的時候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獵隕行動,當年11月趙誌強在羅布泊野人俱樂部武宗雲、劉福英、劉生等人的協助下發現並收集到的16塊“疑似隕石”,其中13塊被確認為隕石。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檢測後,申報至國際隕石學會,後被正式命名為“羅布泊隕石”、“樓蘭隕石”、“小河隕石”和“興地隕石”。

據趙誌強介紹,大概10多年前,“隕石獵人”這個稱呼進入中國,深受隕石玩家的喜愛。目前國內真正的“隕石獵人”不到百人,愛好者數萬。早期有些人購買隕石是出於對太空、天文、宇宙探索的喜愛;也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看中的是隕石稀有的屬性和個性的表達。

隨著隕石的市場熱度越來越高,使得不少人出於投資目的進行收藏;當然也有一部分玩家對隕石的尊崇膜拜是出於對隕石是否存在能量的癡迷。而用隕石鎮宅主要還是源於傳統的風水學說,隕石隻是被推崇的媒介。鐵隕石則因為稀有的屬性和獨特的紋飾,成為身份的象征,被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奢侈品公司追捧。

“不過現在大部分都是地質隊員、石油勘探在野外作業的時候撿到。另一種就是石農找石頭賣給石商。石農發現隕石是最多的,他們會把信息再告訴隕石獵人。”趙誌強透露,還有一種途徑就是當地有個流星掉落被報道了,在網上傳播後隕石獵人才會知道,進而出發尋找。

假隕石的“流通”自有套路

稀缺性催生了高價值,每克成千至數萬的價格。巨大的利益驅使下,造假也就跟風而至,甚至形成利益鏈,亂象滋生。趙誌強介紹,市場上假隕石的比例比較大,大量從事假隕石販賣的個人在各個石頭愛好者的微信群、QQ群流竄。

與此同時,假隕石組織也在全國迅速發展,一種是掛靠在正規協會名下的假協會或直接成立一個山寨協會,通過撰寫偽科學文章,直接推翻現有理論,對會員進行洗腦,誘導他們購買假隕石。“有些愛好者即使後期知道自己買到假貨也不會承認,因為怕砸在自己手裏,這導致圈子裏出現‘互騙互賣’的惡性循環。”

而另一種便是黑拍賣公司。一旦有人在網上發布隕石照片求鑒定,這些組織會自動找上門來,不論網友展示的隕石是真是假,均給出稀有隕石的結論,並聲稱價值很高、提供拍賣服務。“按收益的百分比收取費用,但是在拍賣之前,需要網友繳納切割鑒定的費用,當繳納過一次費用後,其他更多收費名頭就接踵而至了。”

趙誌強還指出,市場上還有許多假隕石帶有所謂的“檢測報告”、“鑒定證書”。他們以鑒定名義,騙取檢測費。騙子沒有任何檢測資質,卻印製並有償辦理隕石的鑒定證書和檢測報告,大多是把假隕石說成真隕石,滿足求鑒者的心理,各取所需皆大歡喜,從而贏得客源,牟取更大的利益。而出具證書的騙子們往往冒充所謂的專家、教授等身份進行詐騙活動。事實上他們可能根本沒有任何資質,卻自封頭銜,在所謂的檢測報告上搖身一變成了“專家教授”。

專家

混亂的市場還需有力監管和規範

針對假隕石泛濫的情況,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姚和江認為,除了受利益的驅使,缺乏相應的標準、權威的鑒定機構也是主要原因,“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先到專門機構去鑒定,拿鑒定書找工商部門舉報,但沒有相應的規範也很難做處理。”他指出,不過隨著權威的科研機構和民間隕石愛好者宣傳科普的加大,亂象比過去大有改善,更多人開始正確、理智地收藏隕石。

他介紹,隕石的種類主要是石隕石、鐵隕石、石鐵隕石三種,其中受收藏者喜愛的是石鐵隕石中的橄欖隕石。橄欖隕石外形漂亮,在光線下能發出漂亮的光彩。其中最有名的是新疆阜康的橄欖隕石。目前,姚和江起草的《隕石鑒定標準》已上報中國觀賞石協會,由協會報送國土資源部審批。屆時隕石的鑒定會有一個全國性的標準。“這個標準主要用來規範隕石市場,按計劃2021年內可以出台。”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首席研究員、國際隕石研究領域的“明星教授”徐偉彪表示,國內的真隕石大概有四百多塊,重的高達幾十噸一塊,目前隕石的主要價值是用於科研,從中提取到科學信息,能了解太陽係、地球是怎麽形成演化的。

“我們科研用的既有愛好者的捐贈,也會租借全世界各種博物館的隕石樣品。對於特殊的火星隕石或者月球隕石也會按市場價進行購買,買過最貴的一萬美元一克,便宜的幾塊錢一克,差別非常大。”他介紹,國內的收藏者基本會免費贈送,國外收藏者大都按市場價出售。因為量少沒辦法進行市場化的定價,出價的主動權掌握在對方手中。“其實很多目擊隕石在科研上的價值並不高,裏麵很多都被研究透徹了,得不到新的科學成果了,但是在收藏市場上受到追捧,搞收藏的很喜歡,願意花重金購買。受供需關係的影響,價格就高了。”

徐偉彪提醒,網上流傳的用隕石泡水泡酒喝的做法千萬不要相信,“隕石是有毒的,裏麵有很多重金屬,曾經有人因此致命。”它雖沒有輻射,但也沒有治病功效。

他介紹,現在民間的鑒定需求挺大,科研單位沒那麽多的時間去做這件事,一般地質局裏對外服務的鹽礦分析中心會告知石頭的名字和品種。“社會上也有一些幫科研單位分析礦物樣品的地質樣品檢測公司,有能力、設備幫助完成隕石鑒定工作,我們一般推薦去這種單位做鑒定。”

目前,我國確定的真隕石數量大概在400塊左右。有些隕石在找到後,會被送到科研部門確定並鑒定,並把這些數據上報到國際隕石學會,被該組織正式命名,“命名就相當於報戶口,這就相當於得到官方戶口了,沒有這個國際命名,那隻能說是‘可疑’‘疑似’隕石。登錄國際隕石學會的網站,各國登記過的隕石都有相關記錄。”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瘋狂的石頭!揭秘隕石圈背後的黑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