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共百年黨慶 馬斯克發文讚歎引熱議 脫鉤才是正道?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午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宣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隨後引述這段話,接連在推特、微博發文讚歎中國經濟繁榮,引來正反熱議。

中共百年黨慶,馬斯克發文讚歎引熱議。據中央社報道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日在慶祝建黨百年大會宣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隨後引述這段話,在微博發文讚歎中國經濟繁榮。中國官媒新華社英文推特上午稱習近平宣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後,馬斯克(Elon
Musk)在推文下留言稱:“中國取得的經濟繁榮確實令人讚歎,尤其是在基礎設施方麵!我鼓勵大家都去參觀,親自去看一看。”

馬斯克這一席話迄今已引來兩千多名網友評論,他雖獲得包括中共人民日報歐盟分社社長陳衛華等多人留言支持,但有更多網友嘲諷馬斯克應該親自去新疆與武漢華南市場參觀;中國流亡美國民運人士周鋒鎖還要馬斯克去中共統治的中國不要離開,並稱那裏比美國和火星更適合他。

據中央社說,馬斯克隨後在其個人微博發布了同樣內容,也引來中國網友的正反熱議。有網友誇馬斯克是“老黨員”、“同誌”、“特斯拉黨支部書記”;還有網友笑稱中國會考慮發綠卡給他。但也有網友要馬斯克“把刹車修好”,別再哄250開心;有人則形容馬斯克發文是“滿滿的求生欲”;還有人質疑連蘋果CEO庫克今天都沒發微博慶祝,馬斯克是為錢低頭了嗎?

特斯拉中國近期因為頻頻發生的疑似刹車失靈事件,迭遭車友指控與官方監管,4月份銷量一度明顯下滑,但5月份又大幅上揚,其電動汽車銷量在中國穩居第一。

 

“中國所取得的經濟繁榮確實令人驚歎,尤其是在基礎設施方麵!我鼓勵人們親自去看看。我鼓勵人們去參觀,親眼看看。”這是美國知名企業家、特斯拉汽車和Space
X首席執行官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北京時間7月1日中共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發出的一條推文。他是在回複中國官媒新華社官方推特賬號發出的推文“中國已建成小康社會”。

無獨有偶,美國知名運動品牌耐克(Nike)的首席執行官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
上星期在與華爾街分析師討論公司最新營收報告時語出驚人。他說,“耐克是一個屬於中國、為中國服務的品牌。(Nike is a brand
that is of China and for China)。”

這兩家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目前都麵臨一些麻煩。在允許特斯拉獨資在中國設廠並給予大量優惠政策後,中國政府先是以特斯拉汽車攝像頭存在安全擔憂為由,禁止特斯拉汽車進入軍隊設施和家屬宿舍,後來又發動官媒大肆炒作“特斯拉汽車刹車失靈事件”,使特斯拉陷入一場嚴重的公關危機,至今未能從該事件的陰影中走出。而耐克則因為幾個月前加入從供應鏈剔除新疆棉的行動而遭到中國消費者的大規模抵製。

中國如何操縱美企?眾議院共和黨議員發起調查

一份初步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政府發起了一場操縱和脅迫美國企業的“惡意影響運動”,以幫助北京實施反美國的議程。

據美國保守派新聞網站《華盛頓觀察家》(Washington
Examiner)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共和黨議員正在調查中國操縱美國企業的行動。該網站獲得了這份報告。

根據《華盛頓觀察家》網站披露的報告內容,美國企業“被操縱和脅迫與中國分享關鍵技術”,並“接受中國官員的指導和指示以影響商業運作”。報告還說,中共“影響美國的產業界和金融界領袖,向地方、州和聯邦行政和立法機構施壓,讓他們采取有利於北京的行動,通過取消合同或撤銷進入中國市場的威脅來壓製負麵評論。中國政府還經常利用其杠杆作用來影響美國媒體和娛樂組織對中國的報道。

委員會二號人物、來自加州的共和黨籍眾議員努涅斯(Devin Nunes)最近在接受福克斯新聞(Fox
News)采訪時說,此次調查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不僅包括體育和娛樂,也包括高科技、農業和製藥等行業。

北京的威逼利誘更公開直接

曾經在深圳的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任教的美國經濟和金融學者克裏斯·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認為,情況的確正變得越來越嚴重。

“在中國的(美國)企業知道,他們的業務可以在彈指之間被毀掉。因此,他們非常非常小心,基本上有效地充當北京的代理人,推動美國政府或推動其他國家采取對中國共產黨更友好的立場。”他說。

加州聖克拉拉大學(University of Santa Clara)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桑托羅(Michael
Santoro)對美國之音表示,在一定程度上,美國企業自身應為此負上一些責任。但他也承認,北京威逼利誘美國企業的做法不是秘密,隻是現在變得更加直接。

他說:“當幾十年來你沒有在任何事情上站出來反對(中國)政府時,(中國)政府就認為自己有權力強迫你做事情。而現在他們公開地做,而不是悄悄地、巧妙地做。”

對於多數美國企業來說,中國市場仍能帶來豐厚的利潤,而且中國也具備世界上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健全的供應鏈。

曾給蘋果公司(Apple, Inc.)作顧問的顧道格(Doug
Guthrie)對紐約時報表示,中國能夠提供“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提供蘋果所需的規模、技能、基礎設施和政府支持。”而蘋果每年從大中華區獲得的收入超過550億美元,遠超任何美國公司從中國獲得的收入。顧道格目前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國際管理學院教授兼中國項目主任。

美企如何脫身?脫鉤是唯一出路?

然而,依靠中國的代價是,一旦陷入你就很難脫身了。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共和黨議員進行的調查指出,美國公司對中國供應的依賴使它們容易受到壓力,因為中國知道
“它在美國供應鏈中的地位可被利用來危害美國國家安全”。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 Fund)中國事務分析師白若詩(Bryce
Barros)對美國之音表示, 在美中緊張關係不斷加劇的背景下,與中國脫鉤或許是唯一出路。

他說:“我認為你會在某些領域看到更多脫鉤。你看到最多的是任何與電子有關的,以及更高端技術領域。我所知道的一些美國公司正在轉移他們在中國大陸的電子製造,並將其放在其他國家或印太周邊地區,那裏的工資更便宜,或者他們認為在沒有國家安全問題的情況下,這樣做會更安全。”

曾在中國任教九年的鮑爾丁對美國之音說,這種脫鉤實際上已經開始了,甚至在一個企業內部,比如很多跨國公司現在把中國業務和非中國業務區分開來。美國政府應該推動這種趨勢,一個可行的措施就是幫助其它國家的建設。

“從根本上說,我認為美國政府需要更多地推動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脫鉤,”他說,“特別是在東南亞這樣的地區,(美國)對那些也在非常擔心地看著中國的國家做出承諾,他們需要幫助建立這些其他國家。比如,我非常熟悉的越南,當然你也可以說印度和其它國家。我認為,伊隆·馬斯克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就是中國擁有非常好的供應鏈。但說事情永遠不會改變,並不是答案。”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中共百年黨慶 馬斯克發文讚歎引熱議 脫鉤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