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王珊,今年23歲

是北京市公安局豐台分局

反詐中心的一名民警
“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來到豐台分局反詐中心

記者時常能夠聽到響起的“警報聲”

每當這個聲音響起

就意味著

又有人可能要被騙了……
“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您好

請問您剛剛是接到詐騙電話了嗎?”

這或許是許多從事反詐事業的民警們

每天最常說的一句話

“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資料圖:某電信詐騙犯罪團夥使用的作案工具。警方供圖

王珊本身學的是刑技專業

幾乎每一個這個專業的孩子

都有一個現勘的夢

4年學成

終於可以去現場了

但她的“現場”

可不是影視劇裏那樣

緊張刺激的場麵

而是一個個被騙後無助的受害者

見過太多這樣的場景

王珊更能深刻地體會到

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防範工作

任重道遠
“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受訪者供圖

民警的工作

不僅要分析五花八門的詐騙類型

還要努力思考“勸阻話術”

和騙子的話術PK

“我們和騙子

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曾經就出現過

有人在接到警方電話時

表示很開心也很認同

結果掛斷電話後

依然上了騙子的“套”

給騙子轉了錢

甚至還有一些人

覺得警方的宣傳

沒有意義

聽不進去

是無理取鬧
“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曾經很多人都以為

老年人才是詐騙的主要受害群體

但其實在生活中

通過接案、止付或者預警

可以發現

青年人才是主要的群體

甚至是一些小朋友

也會成為騙子們攻擊的對象

“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
反詐宣傳這條路

或許依然要走很久

但隻要多一個人看到了、了解了

就會少一個人受害

我們也會離“天下無詐”更進一步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我們和騙子,都在研究怎麽讓人相信我才是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