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時隔16年,布氏鯨再次現身!深圳大鵬灣呼籲…..

       近日,

  布氏鯨在深圳大鵬灣海域頻頻出現,

  專家初步確認

  很可能是同一頭未成年布氏鯨,

  體長約8米左右。

  捕食時,

  它會張開大嘴露出水麵,

  將兜在嘴裏的魚群一口吞下去,

  張嘴角度最大時接近90度!

  布氏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當地提醒:

  不要圍觀,不要靠近,不要投喂!

  根據文獻記載,

  這是時隔16年後,

  布氏鯨再次現身大鵬灣海域。

  而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

  大鵬灣和毗鄰的大亞灣海域,

  曾經是鯨豚類海洋生物的樂園。

  時隔16年,布氏鯨再次現身!深圳大鵬灣呼籲.....

  海上邂逅:

  漁民把它誤認成抹香鯨

  布氏鯨在大鵬灣現身的消息,最初是在6月29日下午傳開的。

  “我們是在微信群裏看到的,當時有漁民用手機拍到了一段鯨魚浮出水麵的視頻,他們當時以為是抹香鯨。”深圳海警局大鵬工作站站長屠冉對記者說。

  由於目前沙漁湧海域已劃歸鹽田管理,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大鵬大隊得知有鯨魚出現在沙魚湧海域後,第一時間將情況通報給了鹽田大隊。鹽田大隊迅速派出執法人員駕乘執法艇抵達現場查勘,但鯨魚已不見蹤影。根據漁民發布的視頻中鯨魚所在海域有大量水鳥雲集的情況,相關負責人分析,應該是有魚群進入大鵬灣,而鯨魚也極有可能是尾隨魚群進入。

  時隔16年,布氏鯨再次現身!深圳大鵬灣呼籲.....

  記者收到由深圳市海洋環保誌願者協會轉來的鯨魚視頻後,第一時間在大鵬漁政大隊和鹽田漁政大隊獲得了證實。至於鯨魚的種類,當時專家則未明確給出答案。於是,記者隨後輾轉向國內著名鯨類研究專家、廣西社科院副研究員陳默博士求證,陳默在仔細看完視頻後告訴記者:“應該是布氏鯨。

  隨後,陳默給記者轉來了國內權威的鯨魚研究資料《中國鯨魚》。根據這份資料對大鵬灣海域出現鯨魚的記載,此前這裏最近一次發現布氏鯨是在2005年,當時曾有一頭布氏鯨在香港沙頭角海域擱淺。

  “視頻裏的布氏鯨看起來狀態良好,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監測,如果之後大鵬灣海域發生鯨魚大規模聚集並持續穩定出現,就可以證明深圳近年來針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修複取得標誌性進展,那將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陳默說。

  時隔16年,布氏鯨再次現身!深圳大鵬灣呼籲.....

  記者直擊:

  布氏鯨頻繁捕食引來陣陣驚呼

  布氏鯨現身大鵬灣的消息,立即在深圳海洋部門和海洋環保公益機構中引起高度關注。6月30日一早,他們就再次趕赴沙魚湧海域進行監測。“抓緊時間過來,我們在北撤紀念亭等你們。”鹽田漁政大隊大隊長田正在電話中對記者說。

  “今天8時許出現了一次。你們剛來它就又露頭了,看起來跟你們有緣。”田正笑著打趣說。

  話音未落,鯨魚又在海麵上連續兩次出現。田正轉頭對記者說了句:“走,我們開船到海上去觀察。”

  很快,記者搭乘漁政執法艇來到此前鯨魚現身的海麵。這時記者才注意到,除了兩艘漁政部門的執法艇,附近還有一艘大亞灣海事局的執法艇、兩艘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誌願聯合會(潛愛大鵬)租乘的小快艇,還有一位市民劃著皮劃艇在不遠處圍觀。海岸上,則聚了不少拿著望遠鏡和相機的市民。“這條鯨魚的粉絲還真不少。”同行的鹽田漁政大隊一位執法員笑著說。

  雖然近1米的湧浪讓小艇搖晃得厲害,但大家顧不上擔心暈船,每個人都瞪大了眼睛緊盯著海麵,生怕錯過觀察鯨魚的機會。10時30分許,鯨魚突然開始了集中“表演”:大約10分鍾內,在記者所在執法艇的四個方向大約50~100米範圍內都先後發現了鯨魚身影,而且連續出現了5次!

  時隔16年,布氏鯨再次現身!深圳大鵬灣呼籲.....

  “它在捕食時,會張開大嘴幾乎垂直浮出海麵,嘴巴像一個漏鬥一樣,把兜在嘴裏的魚群一口吞下去。”田正說。

  在周圍一陣陣驚呼聲中,記者一次次按下快門,記錄下這個讓人激動的時刻。

  在看到記者拍攝的現場照片後,陳默介紹,布氏鯨幾乎垂直露出海麵的三角形部分是它巨大的下顎,“它捕食時張開大嘴露出水麵朝向天空,張嘴角度最大時接近90度。”

  時隔16年,布氏鯨再次現身!深圳大鵬灣呼籲.....

  專家呼籲:

  繼續加強海洋生態修複和保護

  隨後,記者跟隨鹽田漁政大隊連續3天跟蹤拍攝布氏鯨,共記錄到鯨魚捕食行為逾百次,噴水行為6次,露出背鰭在海上浮遊行為8次。7月2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和南京師範大學的三位專家團隊也加入監測隊伍,專家通過分析現場照片、視頻,初步確認連續在大鵬灣海域出現的布氏鯨很可能是同一頭鯨魚,體長約8米左右,根據體長判斷,相信應該是一頭未成年鯨魚。

  “這頭鯨魚狀態活躍,捕食行為頻繁,說明是一頭健康的鯨魚。”南京師範大學鯨豚研究組教授陳炳耀說。2018年4月,陳炳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廣西北海潿洲島水域發現布氏鯨種群,創造了自1980年之後,中國大陸首例發現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鯨類群體的記錄。“此次在深圳大鵬灣發現布氏鯨,是1980年以來南海近岸海域第二次發現大型鯨類,生態意義非常重大,建議深圳市政府抓住這個契機,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更好地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修複工作,為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奠定更堅實的基礎。”陳炳耀說。

  布氏鯨現身大鵬灣的消息很快不脛而走,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是,大鵬灣和大亞灣海域,曆史上曾是鯨豚類海洋生物的樂園。

  陳默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沿海的布氏鯨主要集中出現在廣西北部灣海域,其他海域的觀察記錄並沒有穩定規律;而從曆史記錄看,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深圳周邊特別是大亞灣海域曾廣泛分布須鯨類鯨魚,但1980年之後,該區域的鯨魚出現記錄逐漸減少,偶爾出現的鯨魚要麽是擱淺,要麽是被發現時已經死亡。

  深圳自然大使、深圳大鵬海洋圖書館館長、潛愛大鵬理事長沈曉鳴對此曾專門進行過考證。“古籍中有很多對深圳周邊海域鯨魚的相關記載,說明早年在深圳近岸海域鯨魚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海洋生物。”他說。

  大亞灣海域自古以來多有鯨魚出沒。晚明時期,“惠州鯨”便已見載典籍而廣為人知。及至近現代,大亞灣海域仍常見鯨魚蹤跡。1937年7月,有媒體報道稱:惠陽縣第十二區稔山石壩頭附近海麵,邇來每屆日光熹微之際,常有鯨魚出沒海麵,是以大小漁船鹹具戒心……據考證,“石壩頭”即今惠東稔山壩仔一帶。

  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鹽田港、惠州港等大型港區的建成使用,大亞灣和大鵬灣航道密集,鯨魚蹤跡越來越少見了,所以這次在沙魚湧出現的健康狀態下的布氏鯨,已經是深圳沿海十多年未見的稀客了。

  “近年來,深圳大鵬灣海域鯨豚類海洋生物頻繁出現,僅今年就已經記錄到多次江豚活動,最大的一群至少有數十頭,這些情況應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科研機構和相關民間組織的注意,爭取盡快製定有針對性的海洋生態修複和保護政策,包括論證在大鵬灣海域設立禁漁區的可行性,為創建海洋中心城市奠定更紮實的基礎。”深圳自然大使、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發起人,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執行秘書長馬海鵬說。

  “這頭突然出現的布氏鯨可能就是一位大自然的‘信使’,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正確理解它所傳遞的信息,並且采取正確的應對行動。如果我們做對了,也許以後每年夏天,或許就會重現大型鯨類動物頻繁前來大鵬灣‘打卡’的勝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方亮博士說。

  時隔16年,布氏鯨再次現身!深圳大鵬灣呼籲.....

  布氏鯨

  (學名:Balaenoptera
brydei)

  背部深灰色,腹麵黃白色,平均長度12米,雌性比雄性長0.3米左右,頭頂有兩個氣孔,氣孔與頭部尖端之間有三個平行突起,背鰭突出,呈鐮刀狀。是唯一在赤道附近暖水海域常年生活的須鯨,目前分為遠海和近岸兩種,是鯨目動物中較為罕見的物種,相關研究在世界範圍內十分有限。在2021年國家林草局頒布的最新版《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布氏鯨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時隔16年,布氏鯨再次現身!深圳大鵬灣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