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購物、外送狂對包裝噴酒精?醫師:不如勤洗手

購物、外送狂對包裝噴酒精?醫師:不如勤洗手

黃軒表示,與其在包裝上噴灑酒精,不如勤洗手消毒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片)

疫情嚴峻加上三級警戒禁止餐廳內用,許多民眾開始在家自煮或叫外送,並且在外出的購物袋以及外送的食物包裝上噴灑酒精,對此,醫師黃軒今日在臉書粉絲團表示,存在於食品包裝上的病毒數量非常極少,且對溫度也很敏感,反而是接觸到物品要記得先消毒洗手,而不是去消毒包裝或其他表面上的病毒。

黃軒表示,民眾叫的熱食送到,理應馬上去享用美食,而非對著食物的包裝一直噴灑消毒酒精,畢竟要吃的是裡面的食物,而非外包裝盒,且新冠肺炎是靠飛沫傳播為途徑的病毒,並非靠食物傳播。

一般民眾可能有聽過,新冠病毒可以在不同材質表面上存活1至7天不等,但黃軒也強調,這些研究,是在標準化的實驗室條件下,刻意完成的結果,而現實中新冠病毒在人體外是不能存活的。病毒需仰賴活體內豐富的ACE2,才能活躍的存活下去,因此,已被烹煮過的肉類和蔬果中,並不會出現活的病毒。

黃軒也呼籲民眾,「洗你的手,不是冼你的食物或包裝」,遵守飯前洗手,飯後丟完飯盒或包裝後,也要洗手的原則,並勿使用漂白劑、氨水,肥皂水、酒精、或其他消毒劑,直接噴灑食物,避免發生氯胺氣體超標的問題。

與其在外包裝噴灑酒精,不如確實消毒雙手

已烹煮過的食物中並不會出現病毒

透過包裝所傳播的新冠病毒,經多方研究風險極低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購物、外送狂對包裝噴酒精?醫師:不如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