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走訪以色列,耶路撒冷通常是第一行程。這座擁有 3000 年曆史的古城,被稱為 ” 一個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個宗教的聖地
“。這揭示了它在曆史中的複雜與豐富。

直到現在,耶路撒冷的主權爭議不止,而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間的矛盾也從未停歇,尤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張力,讓這個 ” 中東火藥庫 ”
不時傳出硝煙味。而這股硝煙,也彌漫到了不遠處的死海,使得一個看似環境保護的議題,終究逃離不了政治的角力。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約旦河的盡頭

從耶路撒冷往南邊走,會碰上一個寫著 ” 海平麵 ” 的標記,代表著再繼續往前,便是負海拔的低地。而 ” 死海 ”
就位於耶路撒冷的東南方,數千年來都注視著這個衝突不斷的地帶。目前,以色列在死海的主權領土僅有其西南側,死海東側屬於約旦,西北側則隸屬於巴勒斯坦。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死海附近 ” 海平麵 ” 的標記

” 死海 ”
這個神秘的名字,既古老又陰沉,不禁令人遙想另一個時代。但事實上,對現在的以色列人來說,死海相當於一個大型海水浴場,許多人會在假日與家人或朋友一道,來這裏曬曬太陽、泡泡水。而一旁的岸上,也已經矗立了不少現代感十足的飯店和度假中心,供從世界各地而來的旅客餐宿。

所以來到死海,一方麵像走進久違的地理課本,揭開了它的神秘麵紗;另一方麵,麵紗後的 ” 度假勝地 ”
景象,也立刻為過往的想象除魅。

死海雖被稱為海,但它其實是一個內陸湖,也是全世界地勢最低的湖泊,海拔為負 420 米,也因此被稱為 ” 地球的肚臍
“。此外,死海是約旦河流域的終點:約旦河從以色列、敘利亞、黎巴嫩交界的黑門山開始,流經加利利海,最後才注入死海。

死海的 ” 死 “,是指生物無法在裏麵生存的 ” 死 “。在死海,僅有少數細菌與藻類可以存活,因為死海的鹽度極高,可以達到
25%~30%,是一般海水的 10 倍。死海之所以這麽 ” 鹹 “,是因為它沒有出海口,再加上全年 330
天以上的高溫日照。在死海湖水蒸發快速的情況下,從約旦河上遊一路夾帶的鹽分與礦物質,便最終累積、停留在死海中,甚至在岸邊形成大量的礦物質結晶。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死海上的劃艇運動員,船下是死海特有的鹽晶結構(圖源:視覺中國)

鹽度高,也因此死海的浮力極大,人們可以很輕易地漂浮在上麵。不過旱鴨子還是沒辦法在死海完成遊泳之夢,因為水太鹹了,在擺手弄腳的過程中把水濺到眼睛裏,可不是開玩笑的。當然,下水前也得先檢查身上有沒有傷口,否則會是名符其實地
” 在傷口上撒鹽 “。

大部分遊客來到這裏,通常是仰浮在水麵上,一旁還有管理員劃著立槳巡邏,以防有人漂著漂著就去了鄰國約旦。也有許多人手裏拿本書、雜誌,甚至一杯紅酒在拍照,不過若真要在海水上麵看書,恐怕也不太實際,因為漂浮的時候,最好專心保持平衡,要是不小心翻了身,麵朝一池鹹水,還是有可能溺水的。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大部分遊客來到死海遊玩,通常是仰浮在水麵上,手裏拿本書、雜誌,甚至一杯紅酒在拍照(圖源:視覺中國)

而死海也非久待之地。有人形容,泡在死海高鹽度的水裏,加上日曬,就像在醃肉一樣。如果在裏麵 ” 醃 ”
超過一個小時,很有可能會脫水。

除了體驗在死海漂浮之外,也有許多人會在身上抹一層黑色的天然 ” 死海泥
“,因為裏麵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據說有深度清潔皮膚及美容的功效。這種 ” 死海泥 ”
在附近的商店中也都有販賣,是眾多旅客必帶的伴手禮。

不過,這些在死海的旅遊勝景,可能在未來幾十年間會逐漸消失不見。

死海將死?

死海的水平麵正在以每年 1 米的速度下降,並且在過去 20 年已經縮減了 30% 的麵積。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死海很有可能在
2050 年就會 ” 死去 “。

在死海的岸邊,許多地方因為死海麵積縮減,原本的地下鹽遭到淡水溶解,形成空洞,最後塌陷出一個個大洞。這就是所謂的 ” 地沉坑 “”
滲穴 “,也被稱為 ” 天坑 “。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由於死海麵積縮減,原本的地下鹽遭到淡水溶解,形成被稱為 ” 天坑 ” 的大洞(圖源:視覺中國)

而從曆史空拍畫麵觀察,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死海麵積的變化。現在的死海相較於 1970 年代,幾乎可以說是被 ” 攔腰斬斷
“,從南岸開始日漸消瘦,而那裏也正好是以色列與約旦建設工廠的地方。

早在以色列建國前的 1929 年,巴勒斯坦鉀礦工廠便已經成立,並且從 1934
年在死海南岸提取鉀礦,再以船隻輸送到北岸出口。1953 年,建國後的以色列將工廠改名為死海工廠,而對岸的約旦則在 1956
年也蓋起了阿拉伯鉀礦工廠。兩個資源同樣匱乏的國家,不約而同地在這塊沙漠中的水藍寶石上看到了商機,紛紛堆起一座座白色的鉀礦丘,仿佛在這酷熱之地也下起了雪。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死海麵積逐漸變得越來越小

以、約兩國除了在死海南端進行大量的工業開采,也同時在爭奪約旦河的水源。從 1960
年代起,兩國就開始修築水壩,以色列從加利利海引水,而約旦從耶爾穆克河截流。在更上遊處,還有黎巴嫩跟敘利亞,同樣也不會輕易放走珍貴的水資源。

根據中東環保團體的數據,每年約旦河水量應該有 13 億立方米,然而實際上卻隻有 5000 萬到 1
億立方米流入了死海,代表有九成以上的水在進入死海前就被攔截了。

除此之外,富含礦物質的死海泥,被包裝成 ” 美容聖品
“。它在全世界愈是暢銷,當地工廠的開采就愈是賣力。而旁邊一間間度假飯店,除了大量的用水之外,甚至還有標榜 ” 直接引自死海 ” 的
SPA。死海仿佛是用它的枯竭,來成就人們追求的美麗。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 死海泥 ” 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據說有深度清潔皮膚及美容的功效(圖源:視覺中國)

如何拯救死海?過去曾有人提出引入其他河流補水,不過目前討論最多的方案是建立 ” 死海—紅海通道 “。1970
年代時以色列就曾提出,要將海水淡化後剩餘下來的高鹽分水,經過處理後注入死海;2013
年時,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曾簽署一份協議,要在靠近紅海的亞喀巴市建立海水淡化廠,淡化後的海水供約旦人民使用,而剩餘的濃縮鹽水則經過
200 公裏的通道進入死海。

雖然這項提議引起環保團體的質疑,除了原本清澈見底的死海濁度可能提高之外,更令人憂心的是,來自紅海的藻類微生物可能在死海大量繁殖,大幅度地改變死海原本的生態。

不過,” 死海—紅海通道 ”
計劃的最大困難不僅於此。雖然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認為,這樣一個跨國的合作項目,比較有可能吸引到國際資金來實行計劃,但問題是 ” 跨國合作
” 是否真的可行?

揮之不去的硝煙味

以色列自 1948 年建國後,便與周遭的阿拉伯國家持續衝突了數十年。而以色列和約旦終於在 1994
年簽署了和平條約,也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並且在十多年間,雙方有諸多合作計劃。然而,衝突又卷土重來。

2017 年 7 月 14
日,有三名以色列阿拉伯裔企圖在聖殿山區走私槍支,被發現後開槍打死了兩名以色列警察。以色列為此在清真寺前加裝了安檢門,但此舉卻引起巴勒斯坦人與穆斯林的憤怒,他們發動了長達兩周的抗議行動,當中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都有傷亡。

雖然以色列最終撤除了相關安檢措施,但約旦政府發言人和約旦議會第一時間譴責了以色列,約旦議會還為襲擊者舉辦祈禱儀式;而約旦眾議院議長甚至稱讚襲擊者為
” 捍衛巴勒斯坦的烈士 “,並翻開曆史的賬本,指責以色列自 1967 年起占領主權屬於約旦的聖殿山區。

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

2017 年 7 月 28 日,在以色列駐安曼(約旦首都)大使館附近的示威活動中,抗議者揮舞著約旦國旗並高喊口號

同年 7 月 23
日,聖殿山風波未息,在安曼(約旦首都)的以色列使館卻又發生警衛開槍打死兩名約旦公民的事件。事發之後,約旦軍隊包圍了以色列使館,拒絕讓裏麵的工作人員撤離。以、約硝煙味四起,這對兩國來說都是重大的外交危機。

此後,還有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以色列吞並約旦河穀的計劃、以巴和談未有進展等等事件。2019 年 10
月,約旦暫時召回駐以色列的大使,並且收回自 1994 年起租借給以色列的兩塊土地(巴古拉和古瑪爾)。

兩國的關係走到這步田地,搶救死海的 ” 國際合作 ”
也極有可能就此告吹。因為人類的欲望而行將枯竭的死海,在它未來奄奄一息之時,是否還能引起人們的垂憐呢?而到那時候的死海,還能活嗎?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死海要死了,這次是真的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