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精靈耳、阻斷神經瘦腿,奇葩整形術背後的醫美生意

當醫美走到臉邊、走向耳廓,一場新的關於“美”的定義正在重塑。

不久之前,一個叫精靈耳整形的項目衝向了微博熱搜第一,看起來明明是“姥姥嫌棄的招風耳”卻在一夜之間成了最新的醫美潮流。

有人向往,認為精靈耳會在視覺上起到顯臉小的感覺;有人唏噓,覺得跟不上這代年輕人對“美”的認知;還有人不解,女演員張藍心在一檔節目裏吐槽,“你想顯臉小,你直接嫁接一個大象耳朵不就完了嗎?臉都看不見了,別人一見麵都會問你,你臉呢?”

不僅如此,為了讓腿更細的小腿肌肉阻斷術、為了讓顱頂更高的骨水泥填充術也齊刷刷登上熱搜。這是一場對美的升級追求,還是一場失控的風潮?每日人物近期走訪了北京三家醫療美容機構,也找到了幾位醫美行業的體驗者與從業者,試圖弄清楚精靈耳到底是什麽,以及它為什麽會突然爆紅?

精靈耳、阻斷神經瘦腿,奇葩整形術背後的醫美生意

▲ 圖 / 《聽姐說》視頻截圖

“直接骨折”

一切快得出乎意料。前一天晚上9點,我在新氧平台上給一家醫美機構發了私信,預約精靈耳的麵診,兩個小時後就收到了谘詢顧問的微信邀請。第二天中午,在我邁進這家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醫美機構的第10分鍾,谘詢顧問便一口一個“寶貝兒”地挽著我的手,把我領進了這家機構的創始人兼院長的辦公室。

院長姓馬,簡稱“馬院”,他穿著白大褂,看起來約莫五十幾歲的年紀。谘詢顧問描述了我想做精靈耳的意願後,他幾乎沒怎麽思考,一邊捏著我的耳朵向前折,一邊直接建議我“骨折”。

“我從來就主張原生態,就是你自己的東西最好,也不用往裏頭放矽膠、膨體,或者捐獻的死人骨頭,我什麽都不放。”馬院在我耳朵上畫了4個白點,“就這麽幾個口,把它一折斷,給它造成一個人工骨折,骨折完了之後,有個支架,給它固定好角度,重新長就行了。”

所謂精靈耳,實際上是一個耳部整形項目。它的前身是貼麵耳矯正,目標是讓原本完全貼向頭部的耳朵偏離,最終形成正麵看露出耳朵的效果。如今,這個手術被重新包裝,即便耳朵沒有徹底貼頭,也可以做,“讓耳朵與麵部夾角擴大趨近90度”。——說白了,就是人工製造招風耳。

來這家機構前,我做過功課。在網絡上流傳的案例中,大部分的精靈耳都是依靠注射玻尿酸的方式實現。但顯然,馬院對這種方式不屑一顧。為了表明“骨折”的好處,他也不小心向我透露了關於玻尿酸填充的秘辛——

他告訴我,以我現在的情況,如果打玻尿酸,需要一邊打5支,一支1毫升,“10支玻尿酸其實還是挺難受的”。他還說,玻尿酸隻能維持8個月左右,效果沒了還得再來,比不上“骨折”的一勞永逸。而“骨折”也沒有打玻尿酸那麽疼,“打麻藥,就前兩天會有疼痛感,但是打玻尿酸頭一周都會有疼痛感”。

在網絡上,做過這個項目的人不在少數。可在很多行業專家看來,這個項目並不值得也不必要,還存在很大的風險。人的耳部敏感且神經多,耳廓皮膚與其他部位相比也更薄,如果注射或手術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發炎化膿,耳部神經係統也會受很大影響。

可大多數參與討論的網友眼中,“找到靠譜的醫生這個項目值得做”。但也有人表示,做完後沒有效果、“像豬耳朵”,注射劑量過大導致栓塞、發炎,晚上因為瘙癢和疼痛難以入睡。

與精靈耳同時出現的還有小腿肌肉阻斷術、骨水泥填充顱頂。前者的原理是切斷小腿肌肉神經,使肌肉萎縮,體積下降,能讓小腿看起來更加纖細,變身看不出曲線的“漫畫腿”;後者則是使用骨水泥材料填充頭頂,使顱頂增高,以此達到顯臉小的“頭包臉”效果。

因為這兩項手術的必要性低,科學性不足,它們與精靈耳一起被網友歸類為“奇葩整容術”。一篇發布於2020年12月的帖子顯示,一位年輕女性在做過顱頂增高手術後,傷口感染,頭上出現了一個不斷出血的洞。住院40餘天後,她嚴重抑鬱、焦慮,多次想要自殺。而醫美相關的豆瓣小組裏,有人親眼見過一位女性因為做了小腿肌肉阻斷術,腳無法受力,不能放平,“隻能保持芭蕾立腳的形態,隻能坐輪椅,一輩子都毀了”。

盡管差評連連,但在不知不覺中,無論是精靈耳、漫畫腿還是頭包臉的頭型,都伴隨著一種對“美”的新理解,入侵到普通人的生活裏。

精靈耳、阻斷神經瘦腿,奇葩整形術背後的醫美生意

▲ 谘詢人員展示的對比圖,精靈耳也被機構稱為貼發耳。圖 / 徐晴 攝

“官方醫生”

之後的幾天裏,我又去了兩家整形機構,繼續探究關於精靈耳與“美”的秘密。

兩家的流程十分相似:先是一位高挑、麵容姣好的谘詢顧問接待我,了解我的基本情況和核心訴求。接下來,確認了我對精靈耳感興趣,她們會直接帶我去找有一大把頭銜的院長或主任麵診。最後,醫生和谘詢顧問會一唱一和,告訴我,精靈耳這個項目有必要做,同時還有其他項目,總有一款適合你。

他們在我的臉上找到了各式各樣的問題。一家機構的“高院”認為我法令紋重,鼻基底過低,麵部緊致度不夠,推薦我玻尿酸注射鼻基底和做熱瑪吉,另一家機構的主任醫生覺得我咬肌較重,可以嚐試瘦臉針。

馬院更加直接,在我表露出對精靈耳的遲疑後,他捏著我的下巴仔細端詳:“你要說(做精靈耳)就為了改變角度,顯得臉小一點,那你這大臉留著幹什麽?”他抓住了我的蘋果肌,捏起一塊肉,衝著谘詢老師說:“她多胖,她全臉都得吸,包括顴弓。這吸完之後,眼睛都顯大了,她輪廓太大了。”於是,馬院和谘詢顧問達成了一致,把我安排得明明白白:先麵部吸脂,15天後再“骨折”耳朵。

持續的容貌打擊和貶損後,我似乎也覺得我的臉太大了,耳朵也許太貼麵了?我仔細思考著幾家機構的不同建議,在精靈耳的打造方式上,馬院建議“骨折”,另外兩家機構建議注射玻尿酸——最後的那位主任醫生建議我打2支,一邊注射1毫升,差不多要花3萬塊;“高院”劑量下得狠,建議我一共打5-8支玻尿酸,10萬左右。

想必是我多少透露出了一些猶疑,“高院”麵診結束後,谘詢顧問告訴我,過幾天有一位擅長精靈耳注射的博士要來坐診。於是,我再次來到這裏麵診“王曄博士”的時候,他告訴我,我需要打20支玻尿酸。

也許是同一機構不同醫生的巨大差別,也許是20支玻尿酸高達六位數的價格,終於點醒了我。我開始回想尋訪精靈耳的過程,想探究“”這個項目到底是怎麽重燃並走入普通人視野的?腦子裏出現的第一個關鍵詞是,一個叫“喬雅登”的玻尿酸品牌。

在這幾家機構裏,有兩位醫生都表示:“喬雅登是玻尿酸裏最好的”,“美國的愛爾健他們家的,特別牛,玻尿酸(的使用者)當中沒有人沒聽說過的”。

我查了資料,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說法並不誇張。2015年,美國愛爾健旗下的喬雅登正式在中國大陸上市。與其他玻尿酸相比,喬雅登維持的時間更長,有1-2年左右;注射後也更柔和、光滑。但相應的,它的價格也更高。

在一家機構提供的價目表裏,喬雅登一騎絕塵,把價格在2000-6000元區間的絕大多數玻尿酸遠遠落在了身後,價格達到6000到16000元不等,按照最多20支玻尿酸的注射量,精靈耳原價至少得是12萬元。

精靈耳、阻斷神經瘦腿,奇葩整形術背後的醫美生意

▲ 一張注射填充類產品價目表,被分為了入門級、中低端、中高端和高端四個等級。圖 / 徐晴 攝

谘詢精靈耳時,兩家機構反複向我推薦喬雅登。“高院”所在醫療機構的谘詢顧問還表示,“王曄博士”是喬雅登的“官方醫生”,每三個月來一次機構,“今天他從早上9點忙到了現在”。樓梯口處,也豎起了帶有“喬雅登”字樣的易拉寶。

我被“官方醫生”的名號震懾住,一度以為他是最權威的。但杭州醫美行業從業者王琳告訴我,醫美產品的廠商會派出自己培訓的醫生到全國各地推廣,但“醫生的水平也就一般般”“比不上正規醫院裏的醫生”,也就是說這個“官方”與業務技能、手術經驗並無直接關聯。

不止喬雅登和它的廠商艾爾健,為了擴大銷售,醫美產品廠商們都會培訓自己的醫生到全國各地駐院工作。一方麵,廠商有了“眼線”,各家機構所用的器械材料盡在掌握,有利於推廣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麵,醫療機構也會把廠家派遣的駐院醫生當做主推的賣點。“就是像它配套的服務一樣的,比如說你買一個熱瑪吉的機器,廠商也會承諾給你配一個長期的醫生。”王琳說。

共享的利益鏈條把廠商與機構勾連在一起,而駐院的“官方醫生”和“注射導師”們是連接利益雙方的橋梁。

每賣出一支喬雅登玻尿酸,醫療機構可以賺多少錢?王琳透露,標價6000-13000元左右的三款產品,如果是醫療機構進貨,價格在1000-2000元左右,有時甚至更低。

考慮到玻尿酸會在1-2年內代謝完,先不論關於“美的定義”的終極命題,這個動輒花費十幾萬的項目,我都覺得並不劃算。

渠道狂歡

很長一段時間裏,“要不要做精靈耳”也是小銘反複思考的問題。

她還記得,第一次看到精靈耳的相關信息,是一場醫美直播。

不久之前,KOL陳佳楠分享了自己再造精靈耳前後的對比圖,圖中,她的耳朵從貼向頭部變成了向外延伸的招風耳,臉部輪廓也隨之清晰,視覺上小了許多。當晚,這位KOL出現在了知名主播、宸帆公司CMO林珊珊的直播間,講述自己注射精靈耳的體驗,並向平台用戶推薦。

從去年開始,醫美專場直播間悄然誕生。先是阿裏健康首創了“818醫美節”和“醫美直播節”,在一個多月裏舉辦了6000多場直播。然後是今年3月,天貓專門開設了醫美直播月。據小葫蘆大數據的不完全統計,1-4月之間,淘寶上至少有超過40位主播進行了醫美專場帶貨,累計直播超過65場,單場帶貨超千萬的主播有8位。

林珊珊顯然是佼佼者。她直播間的一張截圖顯示,精靈耳項目優惠過後的價格是88000元,可以使用“喬雅登雅致足量”,而且手頭緊也沒關係——在價格的下麵,額外寫著一行字:“姍姍專屬:十二期免息”,有醫美貸等著你。當天的官方數據也在一篇通稿裏列了出來:觀看直播人數達到了177.6萬人,GMV(總成交金額)是2423萬。

這是精靈耳火起來的源頭。一周後,精靈耳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陳佳楠注射精靈耳的前後對比圖出現在了小銘微博的時間線裏。再打開小紅書,精靈耳整形的閱讀量已經達到了數億次,參與人數突破千萬。

精靈耳、阻斷神經瘦腿,奇葩整形術背後的醫美生意

▲ KOL陳佳楠此前在微博上發布的精靈耳相關內容。圖 / 手機截圖

直播和熱搜之外,各個渠道也都有精靈耳的身影。

小銘有時會去成都太古裏逛街,一張張精致的麵孔彰顯著這座城市醫美產業的發達。她們有鞠婧禕或Angelababy同款的鼻子,與迪麗熱巴相似的眼睛,和範冰冰一樣的精致V型下巴,比女團成員Lisa更尖的直角肩。冬天零下10攝氏度的天氣裏,她們會頂著一張在小銘看來完美無缺、連頭發絲都十分精致的臉,穿著露出整片大腿的高跟長靴,挺胸抬頭、目不斜視從她身邊“咚咚”走過。

一輛公交車駛過,上麵寫著“魔力抽脂,一天就變美”。走在路上,隨處可見醫美的廣告牌,高考後有“變美迎來大學生活”,世界杯時有“評選最美足球寶貝”。打開手機,小紅書、抖音、淘寶等平台裏,大量的整形案例分享促使她“種草”;微信公眾號裏,新氧、更美的公眾號常年推送女明星們的整容逆襲之路。另一個來自國元證券的數據也表明渠道廣告與宣傳的熱鬧,售價3500元的玻尿酸,其中有2000元是廣告投放和營銷成本。

小銘23歲,小時候,她常常穿親戚剩下來的舊衣服,每當看到同學買了新的書包,新的裙子,她都非常羨慕,甚至“想過要不要偷回家”。

如今,密密麻麻的醫美氛圍,層出不窮的渠道狂歡,更讓小銘覺得,美是排在第一位的。美的概念也似乎在她看到的世界裏被重新設定,她正在認真考慮精靈耳,就像是看到了一種神奇的變美方式:“因為真的可以顯臉小,我的顴骨太寬了。”

她在成都做文案工作。這份工作可以帶給她每月12000元左右的薪水,其中60%以上,被她用來做各類醫美項目。兩年下來,花唄、借唄欠了近三萬元,隨時有崩盤的危險。

寧可不吃飯,不買漂亮衣服,也要存錢做醫美。最初是幾十到幾百塊的皮膚清潔,幾千到上萬元不等的水光針、熱瑪吉,然後是手術切眼袋、玻尿酸填充鼻基底、肉毒素打造直角肩、
“熊貓針”去黑眼圈。

而熊貓針放在醫美的譜係裏,正是“上一個精靈耳”。

內卷的美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精靈耳的誕生看作醫美行業逐漸走向成熟、透明的階段裏,為了對抗日漸升高的獲客成本,尋找到一條擴大利潤、擴大客戶群體的新方法。

“上一個精靈耳”也是類似。林小婉是成都一家醫美機構的醫生,在她的印象中,在精靈耳之前,大獲成功的是“熊貓針”,它的推廣跟一個叫“嗨體”的產品有直接聯係。

嗨體是另一種注射用的透明質酸鈉,主要用於治療頸紋和改善膚質,其生產廠家正是被看作“醫美第一股”的北京愛美客。最初,嗨體被用來祛除頸紋,“天鵝頸”項目誕生。隨後,一個專門針對黑眼圈和淚溝的新嗨體誕生了,叫做“嗨體熊貓針”。

去年8月,林小婉收到了一份電子版的邀請函。頁麵顯示,西安的一家機構召開熊貓針發布會,設置了現場注射和交流分享環節,四位“行業內知名的醫生”會分享臨床經驗,講解注射技法。她的同事也收到了邀請函,其中一位就去參加了發布會。

這之後,林小婉所在的醫美機構引進了這個項目,並在後續的幾個月裏,招徠了大量想要消除黑眼圈的消費者,熊貓針成了機構裏的網紅產品。

大多數的醫美項目背後,都有一款專門的產品或設備的推行,就像熱瑪吉與熱瑪吉3、4、5代機器,熊貓針項目與嗨體熊貓針,精靈耳與喬雅登玻尿酸。一個關於“美”的概念的新建,需要醫美機構、產品公司與多個平台的推廣配合。

對這個共同定義了“新大眾審美”的三方,尋找更多的用戶,擴大醫美消費需求是共同目的,他們正在嚐試不斷開發低風險、高利潤的新項目。與其他項目相比,精靈耳更加獨特——它需要的玻尿酸量更大,能賺更多的錢。“全臉(的項目)也用不到那麽多玻尿酸”,王琳說。

小銘的經曆代表著大多數人接觸醫美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先從一個1元或9.9元團購的“小氣泡”入手,然後是光電類項目,比如熱瑪吉,接著是針劑類項目,比如肉毒素和玻尿酸,最後是手術類,手術祛眼袋。這三種項目的普及程度遞減,利潤率遞增。究其本質,越神秘,越陌生,越賺錢。

精靈耳、阻斷神經瘦腿,奇葩整形術背後的醫美生意

▲ 近幾年,谘詢並選擇醫美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圖 / 視覺中國

但手術類項目往往是一次性的,比如雙眼皮手術的市場就正在收窄。林小婉發現,“來我們機構做雙眼皮的最少,因為能做的都做完了”。

骨水泥填充顱頂和小腿肌肉阻斷術也成了曆史。

在走訪醫美機構的過程裏,“高院”告訴我,骨水泥已經被自體脂肪製作的“頭包臉”所取代。相比之下,自體脂肪質量輕,安全係數高,應用經驗也更豐富——一半以上來做這個手術的是想要參軍的男性,他們希望借助這個項目達到入伍的身高標準線。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注射美容中心主任陳光宇也提到,整形外科醫生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淘汰了小腿神經阻斷術,因為被切斷的神經無法複原。

因此,夾在光電類和手術類中間的針劑類項目是如今持續賺錢的最佳選擇:隻要起的名字夠新鮮——嗨體、熊貓針、精靈耳——針劑就能被重新包裝起來,成為了陌生而神秘的新項目,而且,玻尿酸具有可代謝的特性,會在幾個月到兩年裏失去效果,為了維持美麗,客戶會反複來到醫美機構,反複從錢包裏掏出錢來。

醫療機構的推薦、產品廠家的推廣,和不停歇的渠道廣告與宣傳,尤其是直播與平台種草,甚至可以輕而易舉地打造出一波關於美的新定義與新潮流。

小銘還記得看到陳佳楠分享的圖片時心動的感覺:“真正的美人連耳朵都是美的。”原本她沒有留意過自己的耳朵,但當互聯網上的討論越來越喧囂,她受到了直接的影響,開始覺得“會有人看”。

有時候,她也清醒意識到自己的容貌焦慮,覺得做醫美就像“喝海水”,越喝越渴。但每當一個個新鮮的詞匯被發明出來,頭包臉、天鵝頸、直角肩、精靈耳……每次走進醫美機構,可以看到“比我漂亮一萬倍的美女在問需不需要抽脂,需不需要做耳朵”,她很快更新並“修正”了自己的審美,也難以控製住自己的渴望。

製造美的標準有多輕易,實現美的道路就有多困難。想起過去切眼袋時,躺在手術床上聞到焦糊味的自己,小銘有些絕望地說:“美也開始內卷了。”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精靈耳、阻斷神經瘦腿,奇葩整形術背後的醫美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