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這座大壩爭端引發區域緊張局勢 鬧到安理會開緊急會議

法新社周四報道說,聯合國安理會周四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埃塞俄比亞在尼羅河上遊修建複興大壩爭端引發的地區緊張局勢。法新社指出,埃塞俄比亞於2011年推出複興大壩項目,投資四十億美元,大壩全長1.8公裏,高145米,發電量為6500兆瓦。

尼羅河長6695公裏,是全球最長的河流之一,它穿越了10個國家:布隆迪,剛果民,埃及,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烏幹達,南蘇丹,蘇丹以及坦桑尼亞。它是非洲的主要用水和水利發電源泉,尤其是埃及,它的97%的水源來自尼羅河。尼羅河三角洲麵積為三百多萬平方公裏,占非洲大陸總麵積的10%。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埃塞俄比亞於周一通知埃及和蘇丹開始大壩第二次蓄水進程,埃及和蘇丹斷然表示拒絕蓄水,並認為這是“明確違反”
三國簽署的《原則宣言》的行為,此舉“構成了危險升級,揭示了埃塞俄比亞的惡意及其強加既成事實的願望”。根據觀察家和專家的說法,或許蘇丹的強硬立場,或者喀土穆從支持大壩到拒絕大壩立場的轉變,是由於埃塞俄比亞第一次對複興大壩蓄水(2020
年 7
月)時采取的單方麵行動,當時,埃塞俄比亞並沒有通知蘇丹或與其協調,此舉影響了蘇丹的供水站,並導致部分供水站幹旱無水。蘇丹談判代表團的戰略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沒有通過對所有各方都有約束力的協議進行信息交流,這樣大壩就不會從一個開發項目變成一個利用水利武器改變地區政治博弈平衡的政治項目,而是變成對蘇丹的安全威脅。

埃及外交部長薩梅赫·舒克裏和蘇丹外交部長瑪利亞姆·薩迪克·馬赫迪在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紐約舉行了會晤,兩位部長強調,複興大壩的第二次蓄水違反了《原則宣言》,違反有關跨界河流的國際法,並構成了暴露埃塞俄比亞惡意的危險升級。

在安理會中代表阿拉伯集團的突尼斯應埃及和蘇丹的要求並在負責跟進聯合國複興大壩檔案的阿拉伯後續委員會的支持下,向安理會成員分發了一份關於複興大壩的決議草案。突尼斯決議草案要求埃及、埃塞俄比亞和蘇丹應非洲聯盟和聯合國的邀請,恢複關於複興大壩的談判。法國作為安理會輪值主席國認為,該決議草案應該在非洲聯盟的框架內通過。埃塞俄比亞則對此表示反對。

周二早些時候,埃及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埃及已通知俄羅斯和中國,聯合國安理會將在周四舉行的會議上推動就大壩蓄水和經營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埃及外交部表示,作為周四會議緊張籌備工作的一部分,埃及外長舒克裏周二在紐約會見了俄羅斯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外交部補充說,舒克裏強調安理會有必要承擔起推動達成協議的責任,強調協議對大壩的蓄水和運營具有公平、平衡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重要性,同時考慮到各方利益的必要性,並且不侵犯下遊國家(埃及和蘇丹)的水權。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周二在一份新聞聲明中表示,埃塞俄比亞啟動複興大壩蓄水“可能會加劇緊張局勢”,敦促各方不要采取單方麵行動。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這座大壩爭端引發區域緊張局勢 鬧到安理會開緊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