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貨櫃運輸價格飆升 加價搶倉位?掀起多空論戰

疫情下貨櫃船運市場亂象叢生、運價不斷飆漲,貨櫃輪運價走勢進入多空大亂鬥。外電報導拜登政府計劃發布行政命令,解決海運和貨運鐵路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的問題。

持多方論述認為,最新一周遠東-美東、美西運價續創新高,最主要是市場需求強勁到業者都願意付錢,隻求貨快點到港。

不過空方認為,受到貨櫃海運運價飆漲,全球海運已組成三大聯盟,控製超過80%市場,導致跟當地許多鐵路線路一起壟斷,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拜登計劃發布行政命令,指示聯邦機構采取措施,解決海運和貨運鐵路市場的產業整合問題,保護美國出口商免受成本攀升之苦。

網絡昨天出現各種多空論戰,看多民眾認為,貨櫃輪出現新麻煩,加拿大最大港、北美第四大港溫哥華港,因部分聯外鐵路被上周利頓(Lytton)野火摧毀,導致貨櫃進出口受到延遲,傳出最大航商馬士基(Maersk)已向客戶表示,溫哥華港壅塞狀況至少影響一周。

國內法人針對此事分析,隨運價狂飆,去年中國水運局就曾經關切過運價變化,當時還傳出強勢要求中遠集團、東方海外等中國航商凍漲運價,這個策略一出,急著要出口的貨主都願意加價隻求貨快點送到客戶手中,出現SCFI指數報價不漲,但各種名目附加費萬箭齊發,且運價漲勢還擴散至其他航線。

美國FMC、歐盟地區也都曾調查過,海運業者也完整表達市場概況,發現所有航商船舶盡出,各家業者也證明能開出的加班船全部開出,連原本以區域航線為主的業者都紛紛加入,像國內的萬海今年開始大量投入遠東-北美市場,美國也有一家Matson船公司重返遠東-北美布局,最終的結論就是運價飆漲來自市場需求太急、太龐大。

市場人士指出,這波海運運價大漲,除需求量大,疫情造成海運市場狀況不斷,去年各港口碼頭工人到港率太低,到今年3月下旬長賜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5月中國鹽田港因工人染疫導致港口作業塞港,在供需吃緊及塞港持續下,貨櫃運價走揚;何況近日又加入溫哥華港無法順利卸貨等因素,全球運價要走跌不易。

根據昨(9)日公布最新一期SCFI貨櫃運價指數達3,932.35點,較前一周3,905.14點上漲27.21點,漲幅0.69%,持續創新高;除遠東到美東、遠東到地中海運價續創新高,遠東到美西運價也加入創新高行列,此次遠洋線運價除遠東到歐洲較前一周微幅下跌0.6%外,其餘遠洋線運價都上漲。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貨櫃運輸價格飆升 加價搶倉位?掀起多空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