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年輕人湧向海口:一年落戶6.5萬人 房子快不夠用了

現在海口最火的地方,除了各大免稅商店,應該就是各公安局辦證中心了。

“7月5日我去瓊山區辦證中心,進行落戶海口的最後一步,辦理新身份證。記得當時是早上九點多出發的,到了那邊之後就發現前麵已經排了三十多個人。”有用戶在小紅書上展示。

已經落戶海口的陽陽告訴燃財經:“現在海口各辦證中心的人才落戶預約已經排到了10月。”同時,不用去現場的“不見麵審批”速度也慢了下來:“在社交平台看到有博主說他們之前一個半月、兩個月就拿到了戶口本,但現在三個月過去了,我還在等。”

海口落戶火熱的程度可見一斑。7月4日,海口市公安局對外透露:2020年6月15日至2021年6月14日這一年間,海口警方辦理人才落戶64673人,同比增長329%。按照一年250個工作日計算,每天有258人落戶海口。

而在一年前的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海南自貿港建設正式起航——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根據規劃,自貿港的前景不可限量。

嗅到機遇味道的人紛至遝來。“即使不工作、生活,先落戶‘占個坑位’也好,免得以後封關了、或者落戶門檻提高了。”湖南的依依表示。

東北是海南外來人口的主要輸出地,黑龍江的簡妮也將海口當成了落戶的首選,她直言:“現在除了北京、上海的戶口有點含金量之外,其他地方的戶口對我而言,都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老家的戶口擱在那兒更沒什麽太大意義。”

而先於湧來的落戶人口出現的,是海口樓市的走熱。

2021年3月,隨愛人公司整體搬遷而從廣東湛江來到海口的茗茗告知燃財經:“從過來海口開始,我就開始看房。新房、二手房都看了。現在整個海口都是賣方市場。新房要全款銷售才會搭理你、讓你有好樓層選,還有捆綁指標費、車位或裝修。二手房則跳價厲害。總而言之,沒有全款的能力,不要在海口買房。”

海口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5月海口市房屋銷售均價約為1.7萬元/平米。而在一年前的5月,這個價格是1.5萬元/平米,漲幅約13%。有自媒體表示:從年初到現在,海口的二手房掛牌價平均上漲了1500元左右,漲幅達10%左右。

海口本地的瀟瀟也咋舌:“我家在海口,有房住,所以沒有購房需求。但也聽說現在海口房價很貴,而且去年去看了離市中心很遠的一個樓盤,價格不便宜,銷售還跟我說他們剛開盤,但已經沒幾套房了、很快賣完。”

“現在海口樓市‘火熱’是因為嚴重供不應求。”海南省房地產業協會執行秘書長王路告訴燃財經,而長遠來看,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麵還將延續一段時間,“不加大有效的市場化住宅用地供應,增加供給;不盡快實施科學定價,釋放價格預期,短時間內是無法遏製市場對價格上漲預期的。”

“從地理環境和目前的開發情況來看,海南依然處於發展初期,但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海南將突破過去經濟發展的瓶頸,迎來更快的發展。”一位在海口創業三年的創業者看好海南的未來,在他看來,海南將有更多可能,而處於發展初期的海口,是他創業的首選之地。“雖然現在確實存在很多不足,但機遇與挑戰並存。”

移居海口的人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海南因旅遊開發,吸引了大批外來人口前往置業定居。“很多老年人都會在海南置業,退休後便過去定居。”

但現在這一現狀正在改變,不僅僅是老年人,年輕人也開始湧向海口。比如,90後簡妮在去年舉家遷入了海口。

“我是黑龍江人,31歲了。在老家已經生活穩定,有車有房、有家庭有孩子。但還是在2020年8月舉家從黑龍江搬到了海口。因為老家並非省會,而是四五線城市。東北大家都知道,經濟低迷。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也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借著自貿港建設、公司海南招人,我就申請調動去了海口。”簡妮說道。

同樣被海口吸引過去的還有同是90後的陽陽和依依。

“我是山西太原人。2021年3月的時候,我來海口幫顧問公司調查在海口注冊公司的優惠政策。期間受邀參觀了海口眾多律師事務所,也聽說執業一定年限的律師可以按照高層次人才引進落戶。於是4月我就心動了,然後預約、辦理了落戶手續,5月就拿到了‘島民’身份證。”陽陽表示。

依依則是2020年剛從西班牙留學歸來的95後:“我今年25歲。落戶海口一是因為我爸媽一直都在海口做生意,從小我也經常來海南,幾乎算是我的第二故鄉了。二則也考慮了海南正在建設自由貿易港,未來各方麵都會有點優勢,而且落戶方便便捷,於是有機會就落戶在這裏了。”

與各大城市進行的“搶人大戰”相比,海南並不是最踴躍的那一個。有統計指出,2021年以來,就有青海、青島、昆明、湖北、呼和浩特、鄭州、佛山、南京、福州、泉州、漳州等11地放開了落戶政策,昆明和青島西海岸更是提出了“零門檻”落戶。

同時,海南也不是收獲最豐的那一個。以最積極、力度最大的西安為例,僅2017年“史上最寬鬆”戶籍準入政策實施當年,西安就按新政落戶13.9萬人。

年輕人湧向海口:一年落戶6.5萬人 房子快不夠用了

但海南一定是最受關注的區域之一。早在1988年,海南脫離廣東建省、成立經濟特區,就有“10萬人才下海南”之說。而2018年,海南發布《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開放人才落戶。當年,海口新增戶籍人口6.6萬人,比2017年多增加2.5萬人;三亞新增戶籍人口2.2萬人,比2017年多增加1.3萬人。

從落戶人才的原戶籍來看,東北人仍是落戶海口的主力。今年4月,法製日報《22天引進8118人,人才落戶海南進入井噴期》的報道中就提到,美蘭區辦證中心民警向記者介紹:“這次海南人才落戶計劃實施過程中,以東北三省的人才居多,其次是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人才。”

燃財經在社交平台看到,分享落戶海南經曆的也多數透露是東北人。

但也有其他省份,甚至北京、深圳戶口的人將戶口遷來海口。

7月8日,擁有深圳戶口的大米收到了順豐寄到的海口戶口本:“我是黑龍江人。當時在深圳上學、畢業之後校園招聘落了深圳的集體戶口,但現在我已經離開深圳七年了,而且在二線城市定居了。深圳戶口對我來說沒什麽用。”

絲絲則放棄了北京戶口:“因為海口幸福度更高,陪孩子時間更多更自由。而北京去哪兒都堵車,陪孩子的時間都在車上看視頻。所以我把戶口遷到了海口。但需要說明的是,我本身就是海南人,和北京的丈夫結婚之後擁有了北京戶口。現在把戶口遷過來的也隻有我、女兒和兒子,公公婆婆和老公還是保留了北京戶口。”

而與“海南是東北老年人的樂園”的既有印象不同,像依依這樣的95後年輕人,以及海歸碩士、律師等高學曆人才也正在前往海口。

“如果說2020年以前絕大部分落戶海南的人是為了買房。那麽2020年自貿港建設方案發布之後,就多了很多年輕人來海南落戶,因為覺得海南戶口未來值錢。”早已定居海南的田先生介紹。

拿到戶口就買房

買房是一部分“新島民”的首站。7月2日,在拿到海口戶口本不到半個月,淩淩就曬出了海口房產證。

淩淩是內蒙古人,目前在北京工作。“北京生活壓力太大了,落戶、買房又毫無希望,所以就幹脆落戶了海口。”4月15日,淩淩申請了海口的人才落戶。“5月4日進度情況顯示審核通過,5月24日收到了海口辦證中心寄來的準遷證。大概是5月28日我把需要的材料整理好寄回了海口辦證中心。”6月20日,淩淩收到了海口地址的戶口本。

跟淩淩一樣,當前大多數落戶海口的人都選擇不見麵審批:“我一共就去過海口三次。一次是去度假;第二次是6月11日到16日去海口看房;第三次就是拿到戶口本之後,來海口簽房屋買賣合同、拿房本。”

資料顯示,2019年10月30日海口正式上線了人才落戶不見麵審批,可以通過網上平台進行遷入申請、戶口遷入兩大主要步驟。但是領身份證還是得去當地。

淩淩未來的計劃是“逃離北京”的高壓生活,去海口工作,買房是為了實現這一可能。

而之所以選擇先落戶再買房,是因為海口購房政策中對非海南戶籍有諸多限製,如海口規定,非海南戶籍,以家庭為單位限購一套、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5年內禁止轉讓。城市限購區域內購房,累計繳納60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

與買房的限製相比,人才引進落戶顯得更為容易。

“海口的人才引進落戶條件主要看學曆、職稱,隻要符合政策要求,基本都能完成落戶。現在基本大專以上學曆、在海口無工作,都能以人才方式落戶。”淩淩告知燃財經,目前海南省落戶政策分為積分落戶和人才引進落戶兩種,而人才引進落戶是最容易實現的。

年輕人湧向海口:一年落戶6.5萬人 房子快不夠用了

這就使得不乏有人“落戶就是為了買房”,買房後再遷出。

深圳本地人Felix就為了買房將戶口遷入了海口,他對燃財經直言:“我是深圳人,落戶海口就是為了有名額買房給爸媽住,也許以後自己養老也會去那裏。但短期內是不會去海南發展的。”

今年5月29日Felix拿到了自己的海口戶口本,6月就迅速完成了買房過程。7月9日,Felix告訴燃財經,他的戶口已經遷回了深圳:“我是深圳本地人,把戶口遷回家裏很容易。”

而像Felix這樣為了買房而落戶的,並不在少數。這卻無意間推高了海口的房價。

來到海口後,茗茗和老公就張羅著落定新屋的事情,前前後後看了三個新樓盤和兩套二手房。“我記得我在海口看的第一個樓盤,在西海岸。當時還比較天真,開盤之前去售樓處看了,覺得很滿意,就想著等開盤了下手就行。但後來一開盤,才發現在海口買房根本不是我想的那麽簡單。”

“5月19日,那個樓盤開盤,推出180戶,據說有2000多個人登記來搶。而且跟其他地方買房現場選房或者網上選房不一樣,海口這邊買房是你在家裏等著,銷售會給你發短信,告訴你還剩哪些樓層、房源,要不要。當天中午我正在睡午覺,銷售發來短信說隻剩下五樓以下了。我整個人都是懵的。”茗茗回憶,“因為五樓看不到海,所以當時沒有買。”

這之後茗茗又看了一個樓盤,銷售同樣表示:“隻剩下四樓以下可選。”後來,茗茗才弄清楚裏麵的門道:“在海口買房,VIP是先選的,VIP選完銷售才會通知我們這些普通客戶。同時,也不是沒有好樓層可以選。那個告訴我‘隻剩四樓’的銷售,後來跟我說,四樓以上是給全款的客戶留的,如果我能交全款也能給我一個好樓層。”

二手房市場同樣不容樂觀。“看到新房市場如此焦灼之後,我轉投了二手房的懷抱。跟中介聯係、相中了兩套房子,本來約好了第二天去看。但第二天一見麵中介就說,有一套房看的人太多了,業主直接漲了20萬元,要不別去看了?另外一套,聊著聊著中介告訴我,需要額外加6萬元的費用。”

買得早和有資金實力的人並沒有遭受這種困擾。2019年買了西海岸某樓盤的吳同學就告訴燃財經:“那會兒買房還挺簡單的,看了房買就行,也沒有現在這些各種名目的指標費、車位費等等。估計是因為當時西海岸還是郊區,房源挺多,大家也看不上。但現在西海岸已經是海口比較重點的區域了,也發展一段時間了。”

淩淩則是暢快付出了全款,整個過程也簡單、快速。

“海口房子不好買,尤其是對位置要求高的。”海口一名房產經紀人告訴燃財經,“現在海口市區基本沒有新房,房源基本都在西海岸、觀瀾湖、江東新區。但因為海口本身現在房源有限,新增的供應也不多,所以房源都很緊俏。而二手房受市場情緒影響,一天一個價、說漲就漲的情況也非常普遍。”

海口未來可期

“自貿港”是當前整個海南發展的大旗。經過多年的建設,海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6月20日,海南省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白皮書(2021)》,其中展示了部分成果,比如:在貨物貿易方麵,2020年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935.1億元,同比增速達3%,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個百分點;在投資方麵,《總體方案》發布以來,全省新設市場主體39.05萬戶,其中新設企業約19萬戶;在跨境資金流動方麵,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FT)賬戶餘額86.46億元,發生資金收支313.25億元。

與大眾聯係更為密切的關稅方麵,則是自2020年7月新政實施截至2021年5月,海口海關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達431億元、5531萬件、購物旅客61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19%、239%、101%。目前離島免稅店增加至9家。

作為海南省的省會城市,海口也是自貿港建設的橋頭堡。比如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就有4個位於海口。從成果來看:2020年,海口江東新區吸引16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海口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申報清單、貨值分別增長6.4倍、6.7倍;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0個產業項目竣工投產;海口複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設立首個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園區企業營收增長達330%。

這也是人才落戶海口的原因。“自貿港的確是一個機會,特別是免稅。”田先生告訴燃財經,“我在一個300多人的‘新闖海人’群裏,群裏多數是對海南自貿港感興趣的人,落戶和在海南創業的人很多。目前群裏好多是做跨境電商、跨境貿易、進口汽車的。我現在也轉回了老本行,做電商運營和推廣。”

年輕人湧向海口:一年落戶6.5萬人 房子快不夠用了
/ 新浪微博 燃財經截圖

阿娜在海口做新零售電商已經一年多了。“最開始是打算做跨境電商,但後來考察之後決定做健康貼身衣物的新零售電商,因為看好這個市場。而自貿港政策很好,但跨境電商也要看國際環境,還要看你做的產品類型。此外,政策好隻能讓你在當下能享受一些政策福利,但產品和環境可能會影響你這個事業是否能做成。”

不過,海南自貿港仍在建設之初,“樹木”需要時間,因此也誕生了質疑和不確定:“在窗口期蜂擁而入的,往往都是小企業,有的想搏一把,也有的想賺一筆就走。”

落實到個人頭上,也有實實在在的就業選擇和生活問題。在回答淩淩“海口是否有合適的工作機會”時,有“島民”表示:“現在海南比較多的工作就是銷售,而且工資又低。來海南找工作,你是來參加生存挑戰的嗎?”

“我有個同學在深圳工作,一直想回海口但是都沒有成行,因為沒有合適的崗位、工資太低了。”有海口人告訴燃財經。

但這並不影響前往海口落戶人群的步伐。“雖然現在看不出來什麽。但未來海南自貿港封關的話,房價會漲、戶口會升值,未來去海口生活,環境也更好、子女教育也挺好的。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讓剛需“叫苦連連”的房價問題,則似乎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解決樓市‘火熱’的問題隻能靠調節供需。”王路指出,但當前海口大量用地指標傾斜給了產業發展和安居型商品住房,有效的市場化住宅用地供應不足,再疊加海口實施的、從2018年延續至今的限價1.73萬元/平米的政策,讓價格和市場預期存在空間,預計這種“火熱”還將持續。

燃財經查閱資料發現,2020年,海口共成交69宗地,麵積共214.72公頃,其中工業用地占比42%,商業/商務用地占比20%,城鎮住宅占比26%。而這占比僅26%、麵積56.7公頃的17宗宅地裏,還包括12.24公頃、7宗的安居型商品房用地。

“一方麵安居型商品住房是新生事物,另一方麵短時間裏也是供給不足,不會緩解供應。供需不平衡,海口樓市供不應求的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王路最後說道。

“未來可期,邊走邊看。”而對於海口的未來,即便是已經遷入海口的年輕人,雖然抱有樂觀的態度,但也會比較謹慎,“主要要看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年輕人湧向海口:一年落戶6.5萬人 房子快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