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染疫死亡率高 蔡壁如曝陳時中「不願告訴國人的真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因確診者母數較小,新增死亡數會讓致死率提高,但從死亡總數或每百萬、10萬人口死亡數,台灣染疫死亡率仍遠低於其他國家。不過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今表示,台灣「有症狀才篩檢」,錯失早期診斷、治療的機會,輕症轉重症機率也增高,「恐怕這才是陳時中指揮官不願意告訴國人的真相」。

對於台灣染疫死亡率是用死亡人數除以確診人數計算?還是每百萬人計算?蔡壁如說,若用前者計算,這些數據都是指揮中心提供的,也是疾管家網站和衛福部官網每天公布的數據。「陳時中怎麼會因為立法委員質疑,就否定自己每天說出的話?關乎全台灣人生死的疫情指揮官,話可以亂說嗎?」

蔡壁如表示,根據台大公衛專家詹長權的資料,台灣和日本「年齡別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比較後發現,台灣從50至59歲年齡層死亡人數明顯增加,原因就是台灣「有症狀才篩檢」,但發現確診時,病毒可能已在體內潛藏1段時間,破壞了免疫系統,輕症轉重症機率提高,甚至出現猝死案例。

蔡壁如說,在沒有普篩的情況下,「少篩、少確診」伴隨而來的是「高死亡率」,根本的原因就是台灣的篩檢量太少,確診個案被低估;她也舉例,截至今年7月5日,與鄰近國家、地區每千人PCR篩檢人次比較,香港2677人次、新加坡2326人次、韓國207人次、日本126人次,而台灣僅有63人次。

「只有誠實面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蔡壁如呼籲,政府應擴大PCR篩檢量能,針對已出現確診個案的社區,優先進行篩檢,並針對死亡個案進行RCA(根本原因分析),分析死者年齡、居住地、工作型態、慢性病等資料,幫助衛生機關掌握高風險族群,避免衍生為重症,降低死亡率。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染疫死亡率高 蔡壁如曝陳時中「不願告訴國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