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北大教授:美國遏製中國其實是出於恐懼和嫉妒

  • 新聞

北京大學教授、知名的美國問題學者王緝思在最新一期的美國政論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上發文稱,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美國是出於恐懼和嫉妒才想方設法遏製中國。他還建議,美中兩國應該回到中國政府提倡的“相互尊重”的原則上,才能避免雙方的衝突升級。但了解王緝思的人認為這可能不是他的真實想法。

afdf724900a5bcf4772ff6dde1835166

北京大學教授王緝思(北大官網)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那幕花費巨資打造的建黨百年慶典落幕後,習近平在慶典上的發言,“不允許外來勢力欺壓中國,”似乎還飄蕩在空中久久沒有散去。

民意的現實

王緝思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美國是出於恐懼和嫉妒才想方設法遏製中國,似乎也正符合當下中國民意的現實。

“我也這樣認為,中國大多數人就是認為,美國的目的就是要限製中國的發展,”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裴則男(Alexander B.
Pevzner)這樣向本台分析說。

現在外界引用比較多的數據是,2020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美國的70%。中國在經濟上的崛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王緝思在文章中說,在這種背景下,美國逐漸感到,在美中兩國的競爭中,北京的勢頭更好。

中文流利的裴則男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曾經待過,站在第三國立場上的他認為,中國民意中的這種看法還是有些問題,“不能說美國對中國完全是敵意,因為畢竟是美國幫助中國進入了世貿組織,美國對中國也有善意。”

目前身在紐約的原中共中央黨校校刊《學習時報》編審鄧聿文則認為,美國想防範中國在實力上超過自己是一個事實,但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從拜登政府也好,或之前的特朗普政府也好,他們認為,你崛起了,你可以利用自身的力量向世界推廣你的製度,即使你自己不推廣,你崛起本身也會增加對非西方國家的吸引力,客觀上會削弱西方製度對其他國家的影響,這在美國來說當然也是無法容忍的。”

他強調,這兩個方麵很難說哪個對於解釋美國的對華政策更加重要,這要看具體的問題。

也有輿論認為,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製度的不同。日本也曾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美日之間卻沒有發生像如今美中之間的這種充滿敵意的全麵競爭。

什麽樣的“相互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王緝思這篇文章也發表在拜登政府對華政策還未完全明朗的背景下。

拜登總統雖然在今年二月的講話中把中國稱為“最嚴峻的競爭對手”,但還沒有像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時期那樣直接將中國共產黨放在自由世界的對立麵。

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去年七月在尼克鬆圖書館的演講中提到,“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中國,那麽共產中國將改變我們。”蓬佩奧還直接把習近平治下的中共政權稱為極權主義,但拜登政府的口吻則比較內斂,稱中國政府為威權主義。

盡管如此,王緝思在最新的這篇文章中,仍然指責美國方麵長期以來在“抹黑”中國共產黨。他明確提出,中美兩國關係應該回到中國政府倡導的“互相尊重”的原則上:美國應該尊重北京的對內統治秩序,中國共產黨絕不會放棄權力;中國則應該尊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這個秩序畢竟也惠及了中國。

與王緝思有過多次交流的鄧聿文則認為,要讓美國尊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統治,意味著要讓拜登政府接受中共打壓人權的種種做法,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王緝思這麽說可能有他的難處,“這篇文章雖然發在美國雜誌上,但他人畢竟在中國,有些話未必能說透,並且要站在中國的立場上來表達一些東西,這個東西未必是他本人真實的看法。”

海外政論雜誌《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則認為,王緝思這麽說是想表達中國對美國沒有威脅,“他就是想說,中國對你沒有威脅,它的強大是已然的事實,那麽接下來的做法就是如何與它更好地相處。如果美國的政界、學界接受這種觀點,(他們中一些人本來就持這種觀點),那當然就會使目前這種比較強硬的立場大大軟化。”

裴則男的看法與之類似,“他的重點是呼籲不要惡性循環,兩個社會不要對彼此態度更惡劣、更消極,你不同意我的政治體係,也不要來試圖推翻我  。”

不但要了解,還要理解

王緝思在文章的末尾還繞有深意地說,如果兩個國家的領導人能理解對方如何看待過去,他們就更有機會去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王緝思想強調中美兩國領導層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他今年二月在澎湃新聞網發表文章說,中美兩國過去半個世紀交往不斷擴大,相互了解逐漸加深,但似乎導致的局麵是越了解越反感。他強調,了解不等於理解,美中兩國需要換位思考,厘清曆史事實,準確理解對方觀點。

胡平則認為,兩相比較,中國對美國的了解可能還是多於美國對中國的了解。因為美國是一個熟悉的問題,什麽東西都擺在台麵上,而中國是一個陌生的問題,因為中國不透明,並且中國還處於迅速變化的過程中,連中國人自己都看不清楚。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北大教授:美國遏製中國其實是出於恐懼和嫉妒

相关推荐: 男子撞死一對母女被判24年 網民竟求情:他好帥

顏值真代表正義了? 近日,美國男孩赫林(Cameron Herrin)是Twitter上的話題人物,他因超速駕駛撞死了一對母女被判24年後,不少美國網民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替他求情,原因是“他太帥了”…… 據福克斯新聞報道,赫林是一名佛羅裏達州的街頭賽車手,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