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全球極端氣候頻發科學家們懵了,罪魁禍首是它?

  • 新聞

從德國洪水泛濫,到俄國遠東地區火災,再到北美高溫和幹旱,全球近期極端天氣頻頻發生。談及背後的罪魁禍首,科學家將目光投向高速氣流。

從德國洪水泛濫,到俄國遠東地區火災,再到北美高溫和幹旱,全球近期極端天氣頻頻發生,令科學界為之震驚。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氣候學家表示,即便是在充分考慮全球變暖的情況下,這些事件的嚴重程度也已經“超出限度”。倫敦大學學院氣候學教授Chris
Rapley稱“對這一切感到驚訝”,“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已經出現巨大變化”。

談及背後的罪魁禍首,科學家將目光投向高速氣流(Jet Stream)。

所謂高速氣流是一種環繞地球流動的持續氣流,對北半球天氣有巨大影響。牛津大學物理氣候科學講師武陵斯(Tim
Woollings)早前曾表示,“如果必須隻選擇一條信息對北半球天氣做判斷,那就要看高速氣流及其發展方向。”

尤其是在夏季,高速氣流減緩的同時波動性更大,導致多地產生熱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地球係統科學中心主任Michael
Mann解釋稱,這是因為當高速氣流變緩、變得不穩定時,高壓係統和低壓係統的數量會增加,並被卡在原地。這將導致無論是高溫幹旱(與高壓係統有關)還是洪水(與低壓係統有關),都變得更加持久。

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各地變暖分布不均加劇了這一情形。目前,北極地區升溫速度約為世界其他地區的三倍,海冰減少意味著海洋正在吸收更多的太陽熱量。而兩極和熱帶之間的溫差梯度變窄可能會削弱高速氣流,使其流速變慢,擺動更為劇烈。

北美和俄羅斯北部地區近期的極端高溫正是拜這一現象所賜。加拿大西部氣溫最高達到49攝氏度。被稱為“冰城”的俄羅斯薩哈共和國首府雅庫茨克野火頻發,形成世界上最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之一,有害煙霧已超出警戒水平。

在德國和比利時,高速氣流減緩加劇本月洪水泛濫,造成120多人死亡,並摧毀了城鎮和村莊。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員Fred
Hattermann表示,中歐上空有一個低氣壓場,本該自西向東移動,但(由於溫度梯度變小)它沒有移動,持續地、持久地停留在那裏。

Mann表示,當前氣候學界的模型已不能準確再現高速氣流的變化,“它們低估了氣候變化對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程度”。

雖然全球氣候變暖情況與幾十年前氣候模型預測的基本一致,但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卻超出了預測。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全球極端氣候頻發科學家們懵了,罪魁禍首是它?

相关推荐: 很嗆?林右昌臉書感謝「柯市長再次聽我的話 、民眾黨認同我的主張」

對於柯文哲改變市場防疫政策,林右昌表示他很高興「柯市長終於肯聽我的話」。   圖:翻攝基隆市政府官網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在台延燒,但戶外傳統市場常有人潮群聚的狀況,台北市長柯文哲5日宣布,6日起警察將管制戶外市場人流,並拍板實施身分證尾數分流採買。對此,基隆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