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不需要另外一堵“牆” 當悼念都被視作一種“挑釁”…

  • 新聞

1b406186dce3d2746da1a6dbee11f29f

河南鄭州地鐵五號線沙口站擺滿鮮花,這裏是7月20日晚河南暴雨,那趟浸水停運地鐵沒有達到的那一站。在該次事故中有15人遇難。(微博@西安老方A)

“當你不能再擁有的時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自己不要忘記
”,這是香港導演王家衛電影裏的一句台詞,這句話裏夾雜的惋惜、無奈、緬懷等複雜情緒,正是當下公眾對2021年“7·20”河南暴雨遇難者的心理寫照。

然而,現實生活遠不如電影理想化。當那趟“悲情5號線”地鐵上的遇難者“頭七”之際,人們發現,連自我提醒不要忘記的努力都是如此艱難。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這是中國社交平台上一位網民的感歎,同時也是無數民眾的疑惑與苦惱:是什麽,讓我們連哀悼都不被允許?7月26日,鄭州地鐵5號線沙口路站出入口出現越來越來多的悼念鮮花,人們以這種形式哀悼7天前在浸水事故中死難的十餘名同胞,同時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場災難。

然而,隨後當地官方即以1.7米的建築圍擋將人們的獻花圍堵起來。憤怒的民眾隨後與官方形成拉鋸,他們一再移除圍擋,而官方隨後再度封鎖……如此“拉鋸”再三,阻撓民眾的自發悼念行為;更有甚者,僅僅因為一些攝影記者拍攝了現場的照片,竟遭到當地警方的盤查……;更更有甚者,為了對外轉移視線,獻花行為又被網絡暴力攻擊為“敵對勢力”作祟……

其實,當地官方大可不必如此緊張不安,那些自發悼念遇難者的行為不過是一種樸素的情感表達,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暴雨洪災後,這座9,000多萬人口的城市共同經曆了一場生死考驗,需要這樣的情感傳遞與安放。不僅是鄭州這座城市,整個中國社會都有這種情感共鳴。因此,可以看到,不僅是鄭州市民手捧鮮花現身,更有其他省份的網民通過網絡定製鮮花以祭哀思。

0ba96b242f5045dc1e199b64a1480e33

2021年7月河南暴雨令900多萬人受災,這場災難給當地民眾帶來不小的情緒動蕩。(Reuters)

如果說民眾都有這樣的自覺,作為當地父母官,更應懂得災區民眾的情緒。奪取十餘條人命的浸水事故,以及整個鄭州市政府在這次空前暴雨災難前的作為本已引發民意沸騰,官方至今未給予任何合理解釋,已經在官民之間豎起一道隔膜的互不信任的高牆。如今,再設置那些擋板難道還要激化矛盾,豎起對立之牆嗎?

鮮花何辜?麵對如此慘重的損失,身為同胞感同身受,乃至對無辜生命的隕滅聊以慰藉,理所應當天經地義。如果當地官員不懂得這個道理,可以回顧一下2021年4月中國為新冠疫情中的遇難者進行全國哀悼的活動,再或者對比十年前上海“11·15”火災後,10萬人自發到火災事發地獻花悼念,被視為上海市民精神覺醒。

豈不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當地官方若一味自我設限,以一種敵對思維視民意為洪水猛獸,非要以圍追堵截等方式防範,那隻能說是愚蠢地樹立又一堵無形的牆而已。

當然,鄭州暴雨災後需要善後的問題千頭萬緒,當局恐慌有人借題發揮,引起社會局勢不穩,但是,如果連悼念都成為一種不被允許的“挑釁”,那隻能激發社會更大的不滿,醞釀更大的不穩定。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中國不需要另外一堵“牆” 當悼念都被視作一種“挑釁”…

相关推荐: 重現古蹟風華 原台南刑務所預估年底進行修復

原台南刑務所木造建築群獲得中央補助,預估年底開始進行修復工程。   圖:文化資產局提供 台南市定古蹟「原台南刑務所木造建築群」,因過去使用時過度增建與裝修,遮蓋了古蹟原貌連帶影響維護與古蹟活化。台南市文化局從2018年開始向中央提案申請補助,今年初獲得中央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