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陸媒指 塔江艦暴露台灣造艦能力、技術和理念全面落後

  • 新聞

海軍高效能艦艇後續艦首艦「塔江軍艦」,27日在蘇澳龍德造船廠舉行交艦儀式。但上海《澎湃新聞》卻指出,塔江級確實解決了沱江號存在的一些問題,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同時也凸顯出台灣政軍界、科研部門和造船業的理念已全面落後。

澎湃新聞31日發表「台灣『塔江』艦提前交付,所謂『航母殺手』名不副實」的文章指出,台灣海軍目前急需的是能替代老舊錦江級導彈巡邏艦。但錦江級裝備有聲吶、反潛魚雷和深水炸彈,具備基本的反潛能力,塔江級則完全不具備反潛能力。

可見台灣建造塔江級導彈巡邏艦真實目的並非替代錦江級,而是要研製一型反艦導彈發射平台,加強海軍整體反艦能力。

儘管塔江級最多可攜帶16枚反艦飛彈,但也因此擠占艦體空間,只能安裝簡單電子設備,導致其極度依賴友鄰作戰平台和作戰信息網絡,獨立作戰能力極弱。

另一方面,塔江級與沱江級艦號稱已實現隱身化,但台灣在隱身技術方面積累不多,實際效果存疑。防空方面,塔江艦配備「密集陣」近防 「海劍2」艦空飛彈,飛彈最大射程約30公里,採傾斜式固定發射箱。這種設計不僅限制了飛彈發射角,且載彈量少。

雖然塔江級具有一定的自衛能力,但如果對方反艦導彈發射平台在30公里外發動飽和攻擊,塔江級將應接不暇。而且像塔江級這些較新式的武器,肯定是戰時被重點關照的對象,彈道飛彈和各種類型反艦飛彈都是塔江級的惡夢,幾乎沒有機會對對手的航母發動攻擊。

文章稱,塔江級是台灣「國艦國造」計劃的一部分,先不說台灣資金是否充裕,僅是目前台灣日益萎縮的造船業就無力承擔,而且台灣相關配套軍工產業的研發能力還在不斷下降。

台灣中科院1999年就宣稱取得了兩項涉及艦空飛彈垂直發射的關鍵技術,但直到2007年,中科院對外展示的還是落後的傾斜式固定發射箱。「海劍2」在 2019年只能使用購買的美製MK-41垂直發射系統,進行首次陸上實彈射擊測試。

報導指出,「如果說研發、建造能力下降還能想辦法彌補,那麼台政軍界、科研部門和造船業的理念之落後則是其難以彌補的最大短板。」

澎湃新聞指出,台灣軍方計劃將「海劍2」安裝在老舊護衛艦上,以增強防空能力,但囿於艦體結構、內部空間和彈體長度,有些護衛艦並不適合安裝垂直發射系統,傾斜式固定發射箱也可勉強作為提升防空能力的辦法。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台軍內部卻分成了『傾斜發射箱派』和『垂直發射系統派』,雙方互不相讓,甚至需要防務部門高層出面調和折衷。」

文章表示,中科院在垂直發射系統大行其道的21世紀,竟然還在琢磨傾斜式固定發射箱,甚至研製所謂「整合型版殼斜射式發射架」,也就是考慮隱身問題的傾斜式固定發射箱,目的只為不破壞艦艇的隱身外形。

澎湃新聞最後指出,塔江級飛彈巡邏艦是台灣「國艦國造」計劃中目前運行較為良好的項目,但也暴露出台灣方面在造艦能力、技術和理念已全面落後等問題。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陸媒指 塔江艦暴露台灣造艦能力、技術和理念全面落後

相关推荐: 彰化+2足跡曝!大家族共餐傳染鏈 員林第一市場、全聯在列

彰化縣確診個案活動史。   圖:翻攝彰化縣政府官網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新增219例本土病例,其中彰化縣2例,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這2例感染源待查,是之前提到大家族聚會共餐的傳染鏈,足跡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