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十年人口大遷徙!149市人口減少 他們去哪了

  • 新聞

近十年,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而在一些城市、區域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相應的有相當多的區域人口外流。

第一財經記者整理了各地公布的七普數據,梳理了全國330多個地級行政區(包括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和盟,以下簡稱“市”)十年來人口變化發現,共有149市人口出現減少,占比達44.7%,人口減少市比較多的是東北、中部及西部的甘肅、四川等地。

需要說明的是,在各地發布的七普數據中,部分省份單列公布一些省轄市為縣級市,為了保持口徑統一,本文沒有納入統計,其中海南隻納入4個地級市的數據;另外有個別省份發布的數據中,單列了個別功能區,在此也沒有納入統計。

全國149市人口減少

統計顯示,在直轄市以外的27個省份,共有330多個地級行政區。其中,184市實現人口增長,149市出現下降。

其中,人口下降的149市來自23個省份。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共有14個,占下降城市總數的9.4%;中部地區有47個,占31.54%;西部地區有55個,占36.91%;東北有33個,占22.15%。

分省份來看,149市所屬省份主要來自東北、中部地區和西北的陝西、甘肅,西南的四川、雲南等地。有一部分地區如東北、山西等,工業化和城鎮化比較早,人口出生率比較低,加上能源重化產業比重較大,但近年來能源重化產業下行壓力較大,不少地方人口外流,因此人口下降的地市較多。

這其中,東北地區隻有三個城市人口增長,即沈陽、大連和長春這三個副省級城市,其他地市人口全部出現下降。比如,與2010年六普數據相比,黑龍江常住人口減少646.39萬,降幅高達16.87%,全省13個地市人口全部下滑。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對第一財經分析,東北的出生率較低,人口老齡化程度高。同時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大,就業機會減少,很多年輕人口流向東南沿海。這十年來,東北一直處於人口外流的狀態。

山西作為能源大省,人口減少的市也比較多。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為3491.56萬人,與2010年六普的3571.21萬人相比,十年間減少79.65萬人,減少2.23%;11個市中,有9個出現下降。

山西之外,安徽、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人口下降麵也比較大。比如,安徽16市中,有10個市下降,湖南和湖北(不計入省直轄的縣級市和林區)各有8個,河南和江西各6個。

中部地區人口下降的地市多,一方麵與中部地區距離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經濟圈較近有關。近年來,隨著高鐵網絡的快速發展,三大經濟圈的腹地不斷延伸,勞動力資源豐富的中部與三大經濟圈的人員往來更加便利。

以河南為例,與10年前相比,河南流出到江蘇、浙江、上海的人口占全省流出人口比重分別增加5.1個、2.3個和1.4個百分點。河南外出到蘇浙滬的人口占到河南外出人口的近四成,比10年前高出近一成。

廈門大學經濟學係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包括高鐵在內的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這也使得河南與蘇浙滬之間的產業對接和人員往來更加方便。

另一方麵,包括湖北、湖南、安徽等地人口下降的地市州多,還有一個原因在於,近些年這些地方的省會城市發展勢頭十分強勁,省會占全省GDP、人口的比重快速抬升。省內地市的人口外流,一部分流向了沿海發達地區,一部分流向了所在省的強省會。

以湖南為例,邵陽、衡陽、益陽、常德和嶽陽幾個城市的人口減少幅度都比較大。其中,邵陽比2010年減少了50.8萬人,衡陽減少了49.6萬人。省會長沙十年共增加了300萬人,總人口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004.79萬人,成為中部地區第3個突破千萬人口大關的省會城市。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西南、西北等一些省份。比如陝西10個市中,有7個市出現人口下降,同時省會西安近十年增加387.97萬人(不含西鹹新區鹹陽片區),以1295萬人的總量超越武漢等城市。在四川,省會成都常住人口十年增加581.89萬人,同時,四川21個地市中,有13個城市人口減少。

f2fa4399071738334735b184d2195231

人口流向哪裏

統計中,有4個省份的所有地市都實現了人口增長,分別是東部的浙江、海南和西部的貴州、西藏。

浙江是東部幾個經濟大省中唯一一個實現所有地市十年來人口都增長的省份。這與浙江區域經濟發展較為均衡有關。2020年,浙江所有地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杭州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湯海孺分析,浙江城鄉收入差距小,區域發展較為均衡。浙江以民營經濟為主導,很多縣都形成了各自特色的產業集群,產業基礎非常牢靠,在此基礎上,以地市為單位,每個市人口都實現正增長。

海南省因陸地麵積較小,區劃行政單位較少,一直實行省直接管轄各縣市,既包括地級市,也包括縣級市和縣,共19個市縣。七普數據顯示,十年來,海南雖然有3個縣人口減少,但4個地級市全部實現增長。

這幾個所有地市都實現人口增長的省份中,既有像浙江這樣經濟發達,且區域發展均衡的省份,也有一些地方如海南、貴州、西藏,由於出生率較高,所以各地市的人口都實現了增長。

如果擴展到其他省份來看,一些增長麵比較大、僅個別地市人口下降的省份,如山東、福建、新疆、廣西等省份,原因也較為類似,要麽與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流入較多有關,要麽與本身出生率較高有關。

335453b54d883a1203061115844268ad

從人口遷徙流動的方向來看,遷出的城市主要來自東北、中部和西北、西南的部分省域。從149個城市的名單來看,除了哈爾濱這個副省級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大多是三四五線城市。不過,這些城市的具體情況也不盡相同。其中,東北的很多普通地級市是資源枯竭型城市、收縮型城市,不僅市域總人口在減少,甚至連中心城區也在收縮。

由於地市人口指的是市域範圍內的總人口,既包括了中心城區人口,也包括了下轄的縣、縣級市人口。對中西部很多地市來說,雖然市域總人口下降,但並不意味著市區人口減少。實際上,下轄縣市的人口一部分往沿海和省會城市流動的同時,也有一部分流向了所在地級市的中心城區,因此這些城市中心市區也在不斷做大做強。

從人口流入的方向來看,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地成為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區。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顯示,有8個南方省份十年增量超過了300萬人,分別是廣東、浙江、江蘇、福建、廣西、貴州、四川和重慶,合計增加了5696萬人,占全國增量的79%。其中,東南沿海5省份廣東、浙江、福建、江蘇和上海增量合計達4443.58萬人,占全國增量的61.7%。

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十年來全省常住人口增加2170.94萬人,增長20.81%,廣東增量占全國增量的30%。數據顯示,廣東目前共有流動人口為5206.62萬人,其中外省流入人口為2962.21萬人。

不過,廣東的區域發展差距較大,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存在很大的差距。經濟發達的珠三角,不僅吸引了大量的省外人口流入,也吸引了省內粵東西北大量人口流入。因此,盡管粵東西北一直以來出生率都比較高,但廣東還有6個城市人口減少。這也說明珠三角的人口吸引力之大。

除了流向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外,在中西部很多省份中,省內流動人口大幅增加,主要是省內普通地市向省會城市、中心城市轉移。尤其是河南、四川、安徽、湖北、雲南等中西部省份,近年來強省會加速發展,省內其他地市人口加快向強省會流動。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中國十年人口大遷徙!149市人口減少 他們去哪了

相关推荐: 對流閃電直撲南部 雙北 花東6縣市高溫亮黃燈

受到西南風影響,南部地區將有短暫陣雨或雷雨,而今天的清晨對流比昨天旺盛,範圍更大,還有不少閃電訊號。   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持續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中央氣象局提醒,今天(16日)中午前後,花蓮縣縱谷、台北市、新北市盆地、基隆市、台東縣與宜蘭縣近山區或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