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奧運冠軍全紅嬋火了 有人開始”討伐”獲銀牌的她

  • 新聞

東京奧運結束了,中國代表團以38金的成績完美收官。

14歲的全紅嬋,無疑是這屆奧運上一抹絢麗的色彩。

從貧困家庭中走出來,為了賺錢給媽媽治病努力拿獎,最終以幾乎滿分的成績奪冠。這個懂事又倔強的小女孩,收獲了無數人的支持和喜愛。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一部分喜愛全紅嬋的網友,開始討伐起了她的隊友——獲得銀牌的陳芋汐。

他們發現,全紅嬋在社交平台上發視頻時,經常會@陳芋汐,而陳卻很少提到全。

在他們看來,這是陳芋汐孤立全紅嬋的證據,並由此推論,陳芋汐看不起農村娃。

57df27e96593Abd3OFqr

他們不僅心疼全妹妹以前在國家隊過得不愉快,還為妹妹的未來擔憂:妹妹拿了金牌,一定會遭隊友眼紅和嫉妒的。

甚至跑去陳芋汐的賬號下,質問她:為什麽不@我們全妹妹!

57df27e96606GFUSiuXj

從蛛絲馬跡裏尋找“我家”全妹妹被針對的證據,看似為她出頭,卻從沒有想過全紅嬋的處境。

熟悉飯圈的朋友也許會覺得這一幕有點熟悉。

是的,飯圈文化的手,還是伸向了體育。

飯圈入侵體育界

其實,飯圈入侵體育界,早已有跡可循。

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國乒乓球隊。

2016年裏約奧運會後,乒乓球爆火,有人被國乒軍團的強大實力征服,有人被運動員的帥氣顏值所傾倒,以馬龍和張繼科為代表的國乒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熱度,球迷激增。

從裏約回國時,大批粉絲前去接機,待遇絲毫不亞於當紅明星。

57df27e96623e49UzFCT

粉絲也確實把他們當明星在追。追星的那一套,幾乎原封不動地用在了運動員的身上。

體育競賽的觀眾席,大量應援橫幅,堪比演唱會現場。

張繼科31歲生日時,粉絲們在張繼科的家鄉青島組織了一場燈光秀,53棟樓組成了全長5.2公裏,總麵積48萬㎡的慶生標語和圖像,場景十分壯觀。

57df27e96643koDqAVXi

57df27e966529qMEy3iQ

按理來說,粉絲們的喜愛,對於體育項目的影響是積極的。

有了關注度,項目才能被市場看到。商業化程度高,運動員可以有更高的收入,運動項目也才會有更多人參與進來。

怎麽看都是一個良性循環。

但遺憾的是,事情逐漸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飯圈粉絲,能有多瘋狂?

裏約奧運會沒多久,馬龍粉絲和張繼科粉絲為了爭出兩個人到底誰更厲害而吵架,在各大平台都吵得天昏地暗。

57df27e96667l7DsoYPB

最後,劉國梁不得不出來勸架,勸兩位“兒媳婦”別再互相傷害。

57df27e96685gW5yuFOZ

教練下場勸和,但粉絲們並不買賬。

“你們是不是親如手足的兄弟我不管,但我一定要堅持我家哥哥才是最強的。”

時至今日,兩家粉絲在網絡上依然會大打出手,誰都不肯低頭。

對於一些粉絲來說,在自家愛豆的利益麵前,國家榮譽也要讓步。

今年五月份,國乒公布奧運名單,劉詩雯沒能出現在女子單打的隊伍中。粉絲看到後,紛紛為她鳴不平討公道。

他們罵孫穎莎是德不配位的“皇族”、“資源咖”;罵劉國梁是多行不義必自斃“跳梁小醜”。

孫穎莎微博下的評論,被質疑“你憑什麽上“

還有粉絲“祝願”中國女單兵敗東京,希望到時候能笑看日本奪冠。

57df27e96713Vnwe9qsj

這場麵,真分不清他們是在看運動賽事還是在追選秀愛豆。

不僅國乒深受飯圈文化毒害,遊泳隊也沒能幸免。

江湖傳言,孫揚寧澤濤兩人有矛盾。雙方粉絲對捕風捉影的消息深信不疑,互相看不順眼,謾罵攻擊如家常便飯。

今年,兩人都沒有參加奧運會,但是粉絲卻沒閑著,仍然屠版吵架,吵得路人都看不下去。

57df27e96727Cr9no3gb

愛豆行業僧多粥少,一茬又一茬的新人不斷進入市場爭奪有限的資源,所以粉絲尤其喜歡陰謀論,給自家愛豆塑造“美強慘”的人設,看誰都像是“想害哥哥”的卑鄙小人。

很不幸,各憑本事、用成績說話的體育圈也沒能幸免。

在粉絲眼裏,並肩作戰的隊友是有競爭關係的同事,一定要提防;教練和領導有自己的喜好和目的,一定不能信。隻有我們粉絲才是真心實意對你好的。

劉國梁幾乎被所有乒乓球國手的粉絲都罵過,原因如出一轍:偏心,打壓選手,捧皇族。

57df27e967433d6zIZOy

我看不懂,但我大為震撼

吊詭的是,各家粉絲這時候形成了一種別致的默契:自己喜歡的人是被打壓的那個,而對手永遠都是皇族。

罵教練像極了愛豆粉控訴公司:你有什麽用?你憑什麽偏心?你為什麽不對我家寶貝好點?

信奉陰謀論的粉絲最後還會走上維權的道路。向路人科普偶像的榮耀實績,聲討教練領導的種種“罪行”。發聲的同時還不忘給自己找一個正當理由:他在那個位置不方便自己說,我來!

到最後,人人討厭飯圈文化,卻人人都在為它添磚加瓦。

飯圈文化,會毀了中國體育嗎?

飯圈文化氛圍下,體育競技,逐漸容不得批評的聲音。

隻接受讚美,不接受批評。這一套用在明星身上,可以用審美多元化來說服自己。

但競技體育有規則,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前男籃運動員王仕鵬解說一場比賽時,提到了詹姆斯的一個漂亮進球是走步在先,不能算數。

結果,賽後被球迷狂罵,他隻好連發兩條微博解釋。一條拆解動作,另外一條感慨“為什麽大家都聽不得正確的話了”。

57df27e96758JTwoH3jS

想來也覺得可悲,在流量的裹挾之下,難道評論員隻能指鹿為馬,說盡漂亮話?

更糟糕的是,在粉絲們鋪天蓋地“黑哨”、“不公”的聲討下,一些運動員甚至也開始為失敗找借口,不再反思。

競技體育和偶像明星到底是不一樣的。明星也許可以借著資本,活在虛擬人氣的泡沫裏,享受著粉絲吹起來的美夢。

但體育需要成績。理性的批評和客觀的分析才能讓人進步,一味的讚美反而會蒙蔽雙眼,難以認清現實。

此外,體育的魅力是合作、是尊重對手、是互相欣賞,而飯圈帶來的是黨同伐異和人雲亦雲。

那些指責隊友孤立全紅嬋的人,那些捧自己喜歡的運動員而將其他人都踩在腳下的人,從未想過自己喜歡的運動員,是需要在隊內生活,與隊友親密合作的。

運動競技如同打仗,能將後背交給隊友的團結情誼,是支撐著一個隊伍奪冠的精神支柱。每一個冠軍的背後,都是一整個團隊的力量。

有人也許會說,粉絲是因為喜歡,才會草木皆兵,才會聽不得批評。

但實際上,飯圈文化傷害了真正熱愛運動的人。

將飯圈那些彎彎繞繞視為金科玉律的人,可能對專業術語都不了解,更別提愛這項運動。

至於運動員和對手的技術水平、臨場發揮到底怎麽樣,他放在心尖上的寶貝是怎麽贏的,又為什麽會輸?沒人在乎,反正也不懂。

但試想一下,你是一個體育迷,賽後想看一看新聞和評論,結果看到的是滿屏吵架和粉絲的自說自話。一定會很震驚和失望吧。

滿是戾氣的飯圈會壓縮正常人的說話空間,也會寒了體育愛好者的心。

57df27e96775mr4hfS2w

飯圈就是一個又一個的信息繭房,裏麵的人隻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在強大的信念之下打著“為他好” 的名義做著對所有人都不好的事。

這次全紅嬋爆紅,粉絲把大刀揮向拿銀牌的隊友,自行想象出宮鬥劇般的情節。

這是在為全紅嬋鳴不平嗎?不,他們不過是在借著全紅嬋抒發自己的情緒罷了。

陳芋汐到底有沒有孤立全紅嬋,全紅嬋需不需要別人來替她討這樣的公道,都不重要。

他們喜歡的不是運動員,而是自己內心的投射,對渴望勝利的投射,對羨慕強者的投射。

這樣的粉絲贏時無限張狂,輸了理由遍地;輝煌時目中無人,低穀時忿忿不平。他們不會懂得,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起起落落再正常不過,捧著自己放不下的那份虛榮,四處出警。

運動員的成功是靠自己,而非粉絲打投。愛豆沒有粉絲出不了道,運動員沒有粉絲會照常比賽。

人氣對運動員來說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把他們架在火上烤的工具。

體育需要破圈,不需要飯圈。

運動應該得到普及和推廣,而不是作繭自縛和畫地為牢。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奧運冠軍全紅嬋火了 有人開始”討伐”獲銀牌的她

相关推荐: 黃偉哲怒批「全國都在忍」 柯文哲:可同理黃的焦慮 疫苗是中央發的

台北市長柯文哲。   圖:周煊惠 / 攝(資料照)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批評開放第七類對象「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打疫苗,是「國家製造特權疫苗」。台南市長黃偉哲昨(5日)回嗆柯疫調做不好,「全國民眾都在忍」,北市因疫情嚴重,得到的疫苗最多,像是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