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卷煙廠流水線上的名校大學生:我接受了平庸的自己

  • 新聞

近日,河南中煙的一份招聘擬錄用名單引發爭議。在「一線生產操作崗」錄取的135人中,不乏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鄭州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畢業生,其中碩士學曆共41人,高達錄取總人數的30%。

一直以來,煙草行業都頗有神秘意味。無論是薪酬待遇,還是工作性質,引起外界猜測並不鮮見。當煙草迎上了當下的「內卷潮」,這135位年輕人再度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主要爭議點是,名校畢業生去卷煙廠所謂的「一線操作崗」,是學曆貶值?又或者是年輕人為了穩定、高薪願意投身車間流水線?

我們聯係了3名正在以及過去在卷煙廠一線工作的從業者。通過他們的講述,我們試圖呈現真實的卷煙廠車間的樣貌,以及他們真實的選擇與狀態。有人在這裏得到滿足,找到了自我價值。有人在溫水中掙紮十餘年後,終於跳出。有人幹脆「接受平庸的自己」,選擇與機器相伴。

他們為什麽選擇卷煙廠?卷煙廠是否滿足了他們的初始之意?他們留下與離開又為了什麽?

「溫水煮青蛙,我一直在掙紮」

王通:東南地區某卷煙廠,工齡11年

我上個月剛從卷煙廠辭職,全家都反對,我父親甚至氣得幾天吃不下飯。

這份工作,一直是我家裏人對外侃侃而談的話題之一。「我家小孩在煙草」,我的父親常說這樣一句話。我家人是有麵子了,但我們這些在裏頭的人,待了幾年,早就認清真實現狀。

我2010年從東南沿海的一所大學畢業,熱能與動力專業。一畢業就考上本省的一家卷煙廠,崗位是鍋爐,屬於動力部門。簡單來說,這個工作需要通過操作按鈕控製風壓與溫度,對我個人而言,沒有任何難度。

上午8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兩班倒。上班時間除去吃飯、上廁所以外,原則上不能離開設備,離開也需要找同事幫忙盯著。

我們這一批大學生一共81人,研究生9個。包括我在內的20個倒黴蛋,被分在工業係統,也就是你們認為的和機器打交道的工人,2個研究生被留了下來。

進來的時候,我身邊同事的文化水平基本是初中高中,因為卷煙廠老齡化嚴重,這些人年紀很大了。其實心理不平衡的不是我們,反倒是他們。大家都做著一樣的工作,卻同工不同酬,他們的工資比我們低1/3左右。

我幹了2年鍋爐,接下來去了商業係統,銷售、采購都做過。網上傳的15萬年薪,不是隻有一定真實性,它就是真的。2015年左右,我到手就有15萬年薪。我進去的第一年,月薪3500左右;第二年,5000;第三年,6000多;第四年,8000多。離職前,我到手年薪25萬上下。煙草行業的收入的確會比同類國企高一些,如果換算成公務員,煙草普通員工年薪,差不多對標稅務局。

但這是我工作11年才有的工資,我相信我去其他行業,收入隻高不低。我現在的新工作,做銷售,收入就更高一些。

過去在卷煙廠的工作,不誇張地說,隻要有一點點學習能力的人,都能勝任。

這麽多年,我們招收了不少的研究生,這些研究生,除了極少數走學術方向,剩下的研究生都受不了,離職了,因為他們需要做大量打雜或者枯燥的工作。我所在的煙廠,研究生離職率,超過90%。

但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麽來。一是這裏穩定,來這裏好幾年不用擔心換工作的問題。二是他們相信這裏有上升空間。

可我在這裏是煎熬啊,溫水煮青蛙的感覺你懂嗎?我一直在掙紮。這些年,我參加過司法考試,也考了CPA,都沒有通過。在沒有任何技能的前提下,我真的很難跳出去。

你要說我喜歡什麽工作,其實我喜歡做文案,會自學視頻剪輯,喜歡和別人打交道,但我已經不是年輕大學生,沒有任何競爭力。

我已經33歲了,或許會有人說這個歲數不該再冒風險。但我考慮過了,過去11年,我結婚買房生子的任務已經完成,小孩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我現在到了可以跳出來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我也認為我有能力可以在新工作中獲得成績。

那份編製也算不上什麽,有的人很看重,但我覺得沒用。我工作後沒幾年,煙草的福利已經大打折扣,內部也查得很嚴格,但煙草的管理模式依舊停留在過去,我不願意留在裏頭養老。

我身邊的同事絕大多數都選擇留在那裏,一直待到退休,大家都無能為力。所以我的離開,也讓他們炸鍋了。

但我至今不後悔進卷煙廠,因為當時我根本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我這個專業如果在其他行業,在當時,一個月拿兩千塊就已經不錯了。過去在煙廠的時候,我沒有任何規劃,一直就想著手頭幹著一份工作,同時考公務員,但我發現公務員工資也不高,而且我的確一直沒考上。

不過這個想法到現在還沒有放棄。還有2年,我可以再試試。

「我不擔心機器會把我替代」

劉靜:西南地區某卷煙廠,工齡11年

來到卷煙廠前,我已經考上了事業單位,有編製。

但我看好煙草這個行業,這裏有企業編製,除了穩定以外,發展空間也大。

我所說的穩定,不是指工作穩定,而是行業穩定。從理論上說,這個行業不會倒,不會有大起大落的風險。在一個穩定的平台上,對個人的成長和培養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大概是11年前,我們這一批人經過考試被招進卷煙廠,是大類招聘,當時還沒有現在這麽細化,沒有明確崗位,隻說卷煙廠需要多少人,限定了年齡和學曆。我所在的這個廠當時招了三四十個人進來。

進來前我就被告知要去一線,但我抱著僥幸心理,我畢竟研究生畢業,還是國內一所知名政法類院校的王牌專業。和我一起進來的這一批人裏,研究生1/10不到,我的理解是,煙廠隻是對外宣稱所有的新人下工廠,內部會根據專業或者個人水平再分配部門。畢竟我是一個文科生,我對文科生的定義還停留在後勤或者文字這些崗位。

但很快我發現我錯了。所有新人必須去一線,還不能被替代。當時還不像現在,那時候沒有明文規定年限,所有人都不知道要在一線待多久才能轉崗。我心裏難免有落差,但沒有持續很久,因為我發現身邊所有的同事都是高學曆,這裏的最低學曆是本科。

我們有非常嚴格的崗前培訓。我被安排到雲南理論培訓了1個月,從早學到晚,難度一點也不比高中或者大學的那些期末考試低,考試合格才能入職。中途也有人選擇放棄了。但我感覺自己的學習狀態還不錯。

卷煙廠主要部門是製絲、卷包和動力,我被安排到製絲。進廠以後,每道工序都要進行3個月的實習,也就是實操,過關還不行,成績良好以上才能上崗。上崗以後,會有工齡10年以上的師傅帶著,實習至少半年以上,確保能夠獨立操作、考核完成後,才算正式上崗。

我先後待過微波鬆散、加料回潮、中央控製這些工序。對於新人而言,初上手是有一定難度的。我記得我在加料回潮工序學了3個月,考核都沒有過關。師傅又帶了我幾個月,才考過了。加料回潮簡單來說,就是給煙絲加濕。麵對源源不斷的煙絲,我需要控製參數。在什麽時間點加濕,不同品種的煙分別加多少濕度,很考驗工人的實操經驗。

很多人說我們這份工作不需要高學曆,我覺得不是。煙廠招聘研究生,並不是說這個崗位有多難,隻有研究生能勝任,而是企業賦予了研究生更多的期待,高學曆的人可能帶來比這個崗位更多的東西。所以一個研究生的真正意義,在於創造超越這個崗位的基礎價值。

一個工人的歸宿,有很多條路。我簡單從兩方麵來說,如果你想走技術線,那你最後的理想是成為一個技術骨幹,要麽走研發,要麽做維護,要麽做技術革新。現在公司以及行業給予的選拔機會也很多。另一方麵,如果你不走技術這條路,選擇還是很多的,就像我在一線工作3年多,之後逐漸轉崗,現在是銷售。

我為什麽轉崗,無非是發現我成不了一個技術骨幹。我考過了初級工程師,但是越往上走我越吃力。這種吃力,對我個人而言,可能來源於知識構成以及思維方式局限。不過國企這樣的大企業,它對待員工更加人性化,現在這份工作就挺適合我,不然我也不會留到至今。

我不知道為什麽河南卷煙廠會上新聞,這根本不應該成為一個新聞。或許大家對一線的定義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但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絕對是我們追求的一個方向,對學曆提高要求自然很正常。

我不認為這是學曆貶值。但如果你僅僅滿足一輩子操作機器的話,這肯定是貶值。我認為我們和機器是一種相互進步的關係,我不擔心機器會把我替代,一個工種消失了,另一個工種又會誕生。

我還想糾正兩個誤解。第一是大家對一線的誤解。所有屬於工廠、屬於車間的業務範疇,無論是設備、技術還是工藝,都叫做一線。一線並不隻是流水線操作。一線是核心,同一級別裏,肯定是保障一線的待遇,我剛剛轉崗的時候,工資還沒有之前高。

第二個是對煙廠輕鬆混日子就可以拿高薪的誤解。我承認,十幾年前,煙草行業也許算高薪,但我們的薪水已經很久沒有變化了。目前我的收入水平和本地的公務員差不多,五險一金會比他們略高一些。工資會根據工廠效益而浮動,一些比較發達的地方,或者品牌悠久的廠,工資會高一些,不能一概而論。我所在的廠效益一般,在全國算靠後。

負責任地說,我第一年跟著師傅做學徒的階段,一年的工資到手也就不到2萬塊,每個月才幾百塊錢。我為什麽印象這麽深刻?因為我到手的工資實在太低了,我不敢看,一直靠家裏扶持。直到聽同事說要發年終獎了,我趕緊跑去ATM機查詢餘額,結果看到這麽點數字,辛辛苦苦一年我就掙這麽點錢。我很失落,也很生氣,走的時候甚至忘記退出頁麵,忘記拔卡,等我反應過來,錢和卡全沒了。

當然,轉正之後會好一些。但至於網上所說的一進卷煙廠年薪15萬,也許每個廠的情況不一樣,我隻想說,我在一線4年都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在我們這裏,轉行的人的確很少。但如果你要說是轉型有困難,那麽所有行業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你讓一個寫代碼的做銷售,他也未必做得來。

我覺得近幾年,尤其是最近,存在一個傾向,就是年輕人流行喪了。我能理解大家要反對所謂的「壓榨」,但這絕對不能意味著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無能的人。不能用無能來抵製。

不管你是研究生也好,博士生也罷,你到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都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你必須要放下那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如果你不能為公司或者行業創造價值,你和其他人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

「我才25歲,基本已和社會脫節」

何俊傑:中部地區某卷煙廠,工齡2年

隻要不倒閉,我大概率會留在卷煙廠,一輩子。

我是95後,學的儀器儀表專業,前年進入卷煙廠,負責卷包。簡單解釋一下,卷包做煙,製絲做煙絲,動力提供配套電力、壓力。因為設備原因,卷包最累。

我一個操作人員,在這上班沒什麽需要規劃的。現在想出車間,能力和關係都要,身邊一輩子待在車間的人多得很,我也大概率會是其中一員。

我不想去「卷」,沒什麽意思,因為我不喜歡去和別人打太多交道。操作崗雖然累,但是不需要考慮操作以外的事情,而且我是本地人,有房,不用考慮太多。

來之前,我在施工單位待了1年多,工地沒有想象的簡單,要應付很多單位,要應酬,比較煩,我就考上卷煙廠離開了。卷包車間一共5個工序,我目前負責2個主工序,卷接和包裝。卷接把煙絲做成煙支,包裝則把煙支做成條包。

我是本科,這裏也有碩士,隻有博士可以不來車間。其實一線生產操作,是需要碩士這類高學曆人才的,尤其傳統工科機電學科出身的。因為廠裏的設備不是僅操作就行,買回來要調試、改造升級以及日常維修。這些東西要麽有經驗、要麽有學曆。你不可能指望那些剛畢業的人有這麽多年的經驗,隻能要求有較高的學曆。學曆高的人,從概率上來說學習能力會好些,很多提質改造的東西需要高學曆的人來做。

所以不要被帶偏了,覺得流水線上隻有操作崗。

收入的話,操作崗的確高一些,其他崗位就普通國企水平,和鐵路差不多。我們工資高一些,是因為需要承擔質量風險和安全風險。其實主要是質量,安全不亂來出不了事。凡是經手的香煙,每包煙是誰做的都查得到,就算去年的東西,今年投訴一樣找得到人。

我沒有接到過投訴,但同事有。被投訴了,基本上一兩個月白幹,需要下崗重新培訓,有時候領導也要負連帶責任。這裏的下崗不是指離廠,而是指暫時從崗位下來接受培訓。培訓至少1個月,期間隻能拿最低工資,最低多少不知道,但我同事有拿過600多元的情況。

我還有半年轉正,現在一年收入7萬元左右。轉正了可能有十多萬,基本已經到頂了,更別說製絲、動力這些輔助工序,十多萬基本上是工人工資最高水平。

我們這每年還招大專,不過招得少。大專、本科生、研究生都做一樣的工作,但是大專往其他方麵走很難了。研究生在設備提質改造的時候會參與課題,還能有別的發展空間。例如我們現在的一些課題,需要在電腦上做仿真,很多大專需要重新學,但研究生以前操作過,他們的優勢很大。

我沒參與過這些課題,覺得很耗時間,一周6天班,本來空餘時間就少,我下班有自己的事。其實參加課題就是一個調崗的思路,但是我當初報的就是這個操作崗,也沒想過調崗。

因為進廠的時候就有人告訴我們,隻要不犯法就不會開除。未來幾十年看,雖然煙草可能走下坡路,但還不至於完全倒閉。所以,廠子不倒閉的話,我大概率會待一輩子。

進了裏頭,待久了就出不去了。我學到的操作技能,放在社會上基本沒什麽用。我才25歲不到,基本就和社會脫節了。

其實流水線哪有不枯燥的呢,隻不過我和大家都能忍。我認清了平庸的自己,也接受了平庸的自己,這裏沒什麽自我提升可言。我知道,我們隻是操作機器的人而已,沒有什麽不可替代的。所以那些所謂的麵子,辦公室有,我們這些一線工人沒有。

我願意一輩子留在這裏,畢竟外麵我能找得到的工作,都沒這錢多。我的對口專業,本省沒有比較好的工作,傳統製造業不景氣也沒得選。

但我和父母是經曆過下崗潮的人,我們都在給自己留後路。我出生沒多久,父母的廠子倒閉了。我爸媽先去廣東打工,後來去了工地上賺錢,直到現在還沒退休。我從小跟著他們在工地幹活,那可比我現在車間上班累多了。

因為他們經曆過,所以給我在經濟上留了準備。我也在自學CPA、攝影、炒股,筆譯也學習過一段時間。其實我不出去玩,就是為了自己學東西。今年8月底我要參加CPA考試,第一年先試試手,順利的話,再考初級經濟師。

不過這些準備,是為了最壞情況打算的。我並不會辭職,沒這個必要。

而且我一點都不羨慕其他人,因為我和外界接觸少,我也根本不知道同齡人在做什麽。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卷煙廠流水線上的名校大學生:我接受了平庸的自己

相关推荐: 抗疫團隊當中的「拆彈專家」 王必勝如何在疫情熱區連贏三場?

疫情接連爆發,3起棘手群聚感染事件,王必勝總是站上第一線,清理戰場。    圖:今周刊/提供 疫情接連爆發,3起棘手群聚感染事件,王必勝總是站上第一線,清理戰場。從替病人插管的胸腔主治醫師,到調度資源的疫情指揮官,他的選擇幫助愈來愈多人。 「北農環南市場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