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0年來白人數量首次下降,將如何改變美國政治?

  • 新聞

美國人口變化,是觀察美國政治變化的一個風向標。

f2af2ac72aace15fa8fd6b288808654d

▲2021年8月10日,美國國會大廈。當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總額約1萬億美元的跨黨派基礎設施投資法案。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文 | 趙可金

2021年8月12日,美國人口調查局發布最新數據,到2020年,美國常住人口普查總數為3.31億人,比2010年的大約3.087億人增長了7.4%,即增加了2270萬人。

人口是一個國家國情調查的基本數據,也是判斷一國國運和實力變化的晴雨表。從美國這次人口調查總體情況來看,其人口仍處於增長之中,但增長速度放緩。而更引人關注的,是其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白人占比相對下降,人口城市化和老齡化加快,地區發展很不平衡。所有這一切,都可能對美國政治和內外政策走向產生深刻影響。

白人的憂慮

更多是心理暗示而非政治現實

自立國之日起,美國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由WASP主導的國家,即盎格魯-薩克遜人主導的白人新教國家,而非洲裔、拉美裔、亞裔的移民被稱為少數族裔。二戰後以來,白人主導格局日益麵臨挑戰。此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美國人口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特征,白人和非洲裔美國人在總人口的占比在下降,亞裔占比上升。

白人人口數量在美國曆史上首次下降,引發了主流媒體的一片驚呼。白人人口在2010年至2020年間減少8.6%,為1790
年最早數據記錄以來首見。盡管白人仍然是美國最大的種族,在2020年仍然有2.04億人,但占比已經從10年前的72.4%降到61.6%,其中非西班牙裔白人的數量從2010年的1.96億減少至1.91億。

相比之下,其他族裔人口有了快速增長。拉丁裔人口數量飆升至6200萬,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為18.7%。在加利福尼亞州,自認為是拉美裔的比例上升至39.4%,超出白人的34.7%,首次成為該州最大族裔群體。亞裔群體增速最快,10年間人數增加超過三分之一,達到2400萬,總人口占比為6%。

美國的種族和族裔構成更加多元化,引發了白人的憂慮。特朗普執政時期,白人的憂慮情緒投射到美國政治和外交事務中,甚至在一些地方的街頭政治中表現出白人至上主義的傾向。美國人口結構的這一變化,對美國的種族矛盾和族群政治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去年沸沸揚揚的弗洛伊德事件僅僅是其種族矛盾的冰山之一角。

當然,也不能誇大白人占比下降這件事,盡管白人對未來美利堅的政治走向感到憂慮,但不可將這種情緒肆意釋放。事實上,此次人口普查采取了個人自我認同的方式,人口普查問卷要求個人填寫“種族識別”。數據顯示,認為自己是白人並同時認為是其他種族的美國人在過去10年增加了316%,達到2.35
億人。白人占比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與更多人的“多種族”
身份認同有關。自認“歸屬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種族”的人,也是10年前的3倍多:2010年有900萬,2020年則有3380萬,占總人口10%。

更重要的是,除了加州、夏威夷州、新墨西哥州、哥倫比亞特區和海外領地波多黎各,其他各州和領地均以白人為最大族群,白人在絕大多數州仍然是主體族群。白人的憂慮更多的不是政治現實,而是心理暗示。

地理的漂移

共和黨可能獲得眾議院主導權

美國是一個移民墾殖社會,偏重於強調地方性忠誠的聯係方式,人口的地域分布一直是決定美國政治的一條線索。美國最初脫胎於東北部的13個殖民地,西進運動後呈現東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個板塊的角力。

其中,東北部以梅森-迪克遜線為界,包括賓西法尼亞和新英格蘭地區;南部包括特拉華、馬裏蘭、弗吉尼亞、肯塔基、密蘇裏州以南地區;西部地區則包括俄亥俄、印第安那、伊利諾伊以及大湖地區以西諸州。20世紀以來,南部和西部新興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改變了美國的政治版圖,“陽光地帶”和“北方佬”(最近是“鐵鏽地帶”)之間的矛盾,成為美國政治的一個線索。

數據顯示,東北部和中部大湖地區的人口增長較慢,增長較快的是南部和西部地區。10年來,人口增長最快的州集中在南部和西部,愛達荷州增長17.3%、得克薩斯州增長15.9%、北達科他州增長15.8%和內華達州增長15.0%,分別位居前五。尤其是南部地區人口增長了1170萬人,占全國人口增長的一半,西部地區人口增長660萬,位居第二。

目前,超過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口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佛羅裏達州。此外,華盛頓、北卡羅來納州、紐約、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弗吉尼亞州、田納西州和猶他州等八個州也各自增加了至少50萬人。

此次人口普查表明:傳統人口密集區的東北部和中西部“鏽帶地區”麵臨人口減少,而西部、南部、西南部等“陽光帶”人口快速增長,在人口占比上已經從20世紀70年代的50%上升為62%。在東北部的一些州,甚至出現了明顯的人口下降,在過去10年內,西弗吉尼亞州減少了5.9萬人,伊利諾伊州減少了1.8萬人,密西西比州減少了6000人,波多黎各減少了44萬人。

人口下降意味著政治地位下降,且聯邦投入的資金也會削減,陷入了人口下降帶來的螺旋式下降,預示著美國政治氣象的變化。

目前,民主黨以220席對共和黨212席的微弱優勢主導眾議院。而從美國政治地理特征來看,東北部和西部傾向於民主黨,中西部和南部傾向於共和黨。南部各州增速加快,意味著東北部的席位會向南部轉移,共和黨因此會獲得不少於3個席位。中西部席位會向西部轉移,美國兩黨平衡的格局大致會維持。

因此,兩黨爭奪的焦點,可能是中西部大湖地區的所謂“鐵鏽地帶”,這一地帶的政治風向可能會直接影響2022年中期選舉的選情,共和黨有可能獲得眾議院主導權。

極化的政治

人口老齡化是重要的社會根源

政治撕裂的極化趨勢,是當前美國政治的一個重要特征。無論是參眾兩院的投票記錄,還是美國總統大選和各州長選舉的選情,都印證了不僅兩黨之間的對峙陣線越來越鮮明,而且兩黨內部的同質性日益凸顯。

而此次美國人口調查的結果,也從人口分布的年齡結構和城鄉結構,進一步印證了美國政治極化的趨勢不可逆轉。

美國政治極化的一個重要社會根源就是人口的老齡化趨勢。過去10年,美國老齡化在加速發展。2005年4月21日,美國人口普查局預測,到2030年,美國26個洲的65歲老人數量都將是目前的兩倍,占全美人口總數的12%,很多地方的老人甚至比18歲以下的年輕人還要多。

此次人口調查結果更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趨勢。18歲或以上的成年人現在占所有美國人口的78%,相比2000年的74%和2010年的76%,成年人的人口分布呈逐步上升趨勢,而18歲以下人群隻有22%,美國的老齡化與歐洲和東亞國家越來越趨於一致。

老齡化趨勢導致美國社會的保守主義思潮迅速上升,與美國年輕人崇尚的自由主義思潮形成明顯的對立,美國政治的“兩麵神”是導致政治極化的精神紐帶。

另一個導致美國政治極化的社會根源,則來自於美國新的城鄉分立。數據顯示,大中城市人口顯著增長,中小城市和縣城人口減少明顯。美國人口進一步向城市集中,大都市區的人口增加了8.7%,超出全國總人口增速。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鳳凰城、費城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中小城市繼續呈現萎縮的態勢。從政治傾向上來看,城市越來越成為自由主義的天堂,鄉村越來越成為保守主義的大本營。

此次美國人口在城鄉結構的變動趨勢,會對政治地圖產生深刻影響,因為人口變化是重劃選區的基礎。在重劃選區的過程中,州議會根據所在州人口的變化重新劃分投票界線,兩黨可能圍繞選區劃分而展開激烈爭奪。民主黨會瞄準城市,共和黨會強調鄉村,雙方如何鬥智鬥勇,是美國政治大戲的主線。

古希臘政治思想家亞裏士多德說過,人天生是政治動物。馬克思也睿智地指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政治總是與人性及其變化相適應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人口變化是觀察美國政治變化的一個風向標。白人的憂慮、地理的漂移和極化的政治是內在契合的,未來的美利堅將不可避免地受製於人口變化帶來的這三個因素。

特約撰稿人 | 趙可金(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200年來白人數量首次下降,將如何改變美國政治?

相关推荐: 日自衛隊傳將在石垣島部署長程反艦飛彈 國防部回應了

臨近台灣的石垣島即將派駐日本陸上自衛隊,傳將配備射程300公里的反艦飛彈,射程涵蓋北台灣周邊海域,監控共軍船艦。對此,國防部上午表示,不評論。但會與理念相近的夥伴國家,持續強化軍事交流與合作,提升整體防衛能力,確保台海安全及區域的和平穩定。 國防部上午以網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