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被困海上5天、13人發燒,“弘進輪”經曆了什麽

  • 新聞

7a7ec35e8115TZGpEWUG

在被困舟山海域5天後,“弘進輪”上20名船員終於迎來希望。

“弘進輪”是一艘巴拿馬籍貨船,20名船員均為中國人。7月30日,他們從菲律賓裝煤後運往國內,並計劃在8月3日前後抵達目的港江蘇南通如皋。然而自駛離菲律賓當天,船上陸續有13人出現發燒、渾身無力、嘔吐等症狀。

在到達中國海域後,由於“弘進輪”無法進入目的港,他們不得不滯留在舟山海域。在船員發布求助視頻後,8月8日,舟山市相關部門啟動緊急救助程序,並在次日登船為船員進行核酸檢測,16名船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根據舟山市疾控通報,由於“弘進輪”還載有4.2萬噸的煤炭,在錨地錨泊需要一定數量的船員在船值守。綜合考量後,先安排11名病情較重的陽性船員轉送定點醫療機構作進一步診治。其他9名船員繼續在船,待船員管理公司後續換班船員到崗後輪換。

“弘進輪”上到底發生了什麽,船員們又在哪裏感染的?2020年9月登船,並在此後11個月裏抵達國外多個港口的船員周立(化名)接受采訪,講述了他所親曆的海上困局。

1 或事發印尼卸貨

在11名船員被救援人員送往醫院後,周立終於放鬆了心情。8月11日,他同事照舊在“弘進輪”上值守,等待全船消殺、換班船員到位後,再下船接受治療。

“弘進輪”長度186米,船寬11.5米,船上20人來自國內不同省份。2020年9月,周立登上這艘船,並在此後11個月裏抵達國外多個港口。全球疫情不斷變化,“弘進輪”上的船員們一直按照要求做好防疫工作,也從未出現過感染新冠肺炎的情況。

而這次“中招”,則是疫情防控之外的無能為力。“我們應該是在印尼感染了新冠”,周立告訴記者。

今年6月底,“弘進輪”在連雲港裝了水泥管運往印尼。周立提到,過去大都是靠港卸貨,但在7月2日到達印尼後,他們按要求進行錨點卸貨,這種方式需要更多的人力。“當時嘩啦啦上來50個人,他們吃住都在船上,而且都沒有戴口罩。” 

工人們卸貨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其間的防疫工作基本無法進行。“因為船上的東西他們幾乎都摸過了,如果出去摸了東西就洗手,那就得不斷洗手,工作也沒法幹了。隻能是盡量減少接觸。”

周立回憶,巡查期間,他曾看到一名工人不斷咳嗽。擔心會有傳播疫情的風險,他們便立即找到工頭溝通,希望對方能注意防護,但隨即被拒絕了。“對方說這麽多工人,如果都照你說的這麽做,我們都可以下船了,也不用卸貨了,沒辦法。”

那時起,周立開始覺得“弘進輪”“有點懸”,可能會有感染的風險。

卸完貨後,“弘進輪”便前往菲律賓塞米拉拉港裝煤。7月27日,船隻靠港卸貨時,當地隻有兩三人上了船,周立記得,菲律賓的工人戴了口罩,隻是在甲板上工作,並未進入船員的生活區,雙方也沒有過多的直接接觸。

船訊網數據顯示,7月30日,“弘進輪”駛離菲律賓。也是這一天,一名不到50歲的船員開始發燒了。

那時,誰也沒想過新冠肺炎,隻當作正常的普通感冒而已。由於還處在疫情期間,這名船員暫停了工作,回到房間隔離休息,並服用了連花清瘟顆粒和咳速停。其他同事也出於防護戴起了口罩。“之前我們隻有在靠港裝卸貨時才戴,平時航行中也不會接觸外人,所以也都不用戴了。”

周立透露,這名船員是“弘進輪”上唯一打過疫苗的同事,第二天便恢複了正常。但不幸卻接二連三發生,幾個船員陸續出現發燒、腹瀉、乏力等症狀。“那時候心裏像被重錘砸了一下,覺得這應該是新冠肺炎疫情了。”

在船員身體出現狀況後,“弘進輪”立即向船管公司和代理公司匯報了情況,此時,他們已經到達台灣地區附近的海域。

為了避免引起恐慌,所有船員召開了會議。“大概是鼓勵打氣,說這就是感冒,不能認為是新冠肺炎,這種情況下心態很重要,不然全員慌了,船就沒法正常運行了。”周立回憶。

那時起,除了正常的消毒殺菌,所有船員被要求戴口罩、盡量減少接觸,同時,空調通風必須從室外抽氣、三餐必須輪流打飯並帶回房間就餐、用過的餐盤也要用熱水消毒。

804970af3419cb893803095f0c67ba4c

“弘進輪”航行軌跡。圖片來自航訊網

2 半小時內測了5次體溫

按照原計劃,他們將在8月3日前後抵達南通如皋。但8月2日,代理公司向“弘進輪”發回消息,由於南通當地疫情防控升級,“弘進輪”被港口告知不能入港靠岸。另據舟山當地在8日發布的通知,該輪7月30日從菲律賓出發,入境目的港為江蘇南通如皋。由於目的港拒絕接收該輪,致使該輪滯留舟山海域。

船還得繼續往前開。8月3日,“弘進輪”在到達寧波舟山海域後,船舶主機又出現了故障,他們不得不在馬跡山拋錨修理。周立稱,這時已經有一半的人倒下,“即便修好了主機,船員沒法工作,船也沒法動了”。

迫不得已,船管公司和“弘進輪”的船員開始求助舟山市政府、海事、疾控中心等部門,但在這種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進展並不順利。周立猜測,舟山並不是大港口,海事、醫療等資源有限,而船上又有數人感染疫情,這種救援自然需要層級審批同意,也是不小的壓力。

即便加強了應有的防護和隔離措施,那時的“弘進輪”已近乎“淪陷”。周立原本以為,自己會是最堅強、情緒最穩定的船員。他在海上工作多年,曾經曆過撞船事故。周立一直鼓勵自己鎮定,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他也充當起了安撫船員的角色。

但心裏的弦還是緊緊繃著。那幾天,周立每天至少要測6次體溫,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摸枕邊的水銀溫度計,“測完體溫一看沒發燒,就趕緊深呼吸,出一大口氣,還好自己沒事。”

最瘋狂的一次,他在半個小時內測了5次體溫。周立記得,第一遍測量結果是37.3度,他覺得是體溫計不準,再一測37.2度,還是不相信,繼續反複測,直到結果顯示37.1度,他才鬆了一口氣。“其實那天可能是天熱,我也有點緊張,最後一看沒問題了,這個溫度計就給了我信心。” 

倒下的船員情況更糟糕——反複發燒、渾身無力、怕冷、怕風、腹瀉,嗅覺、味覺失靈等等,最嚴重的一位甚至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船上沒有船醫,周立和同事隻能求助船管公司,聯係了一位呼吸科專家,遠程指導他們為其上了呼吸機。

“那個同事擔心自己活不下去,給他媳婦打了電話,在視頻中說‘救救我’。他在哭,他媳婦也抱著孩子哭”,周立記得,當時有不少船員在場,“看到那個視頻受不了,也跟著掉眼淚”。

18bf78e0df99b287c3d22d64fd559d7a

 “弘進”輪

3 舟山出動230人緊急救助

“弘進輪”的船員們決定拍下短視頻求助。另一方麵,根據舟山官方通報,8月6日,該市收到船東公司來函,懇請舟山市政府進行救助。

那條廣為傳播的視頻中,年長的水手舉著身份證說:“我們船7月30號從菲律賓載滿煤炭回國,7月31號發現船上有發燒人員……等主機修好後機艙人員由於發燒人員過多,病情嚴重,渾身無力等,實在是無法堅持我們到目的地南通……現在船上已經有13人發燒……”

事實上,這位水手也不幸感染。周立說,他在自述境況時多次哽咽。

8月8日13時,舟山市疾控防控辦發布消息稱,已開始啟動緊急救助程序,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下設船員轉運組、醫療救治組、隔離管控組和信息宣傳組,當天即指定船代完成“弘進”輪進口岸手續。該輪於8月9日1時20分自行安全駛抵指定錨地錨泊。

8月9日上午11時,舟山市海關、醫護、疾控等工作人員乘坐拖輪登臨“弘進”輪開展采樣和衛生檢疫。

根據當晚的“雙采雙檢”結果,船上共有16名船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在評估船舶錨泊安全和船員身體狀況後,已將11名船員點對點閉環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其餘患者暫留船治療,待船員管理公司後續換班船員到崗後輪換。

周立是留在“弘進輪”上的9名船員之一。他透露,其中有4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另外5人為陽性,他們互不知道彼此的結果。“一是為了船隻安全,因為船上還需要人值守,二是這幾個人症狀較輕,自身的抵抗力可以殺死病毒,所以暫時先留了下來”。

至於被送往醫院的船員,周立稱,他們已經做了CT、血檢等各項檢查,目前暫時沒有重症病例。

據了解,舟山市共230餘名工作人員參與“弘進”輪救助。舟山市防控辦召開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後續將在規範做好全船消殺後,再讓換班船員上船。

8月11日,船員們所在的天津跨洋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元靖告訴記者,他們正在配合舟山市政府安排後續銜接工作。目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11名船員生命健康平穩,船上9人繼續值守。

舟山海域麵積廣達2.08萬平方千米,多條國際航道經過舟山海域,每日入境國際船舶20多艘、船員400多名,在港國際船舶300多艘、船員近7000名,是全國海上疫情輸入防控壓力最大、任務最重的區域之一。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被困海上5天、13人發燒,“弘進輪”經曆了什麽

相关推荐: 習近平:中國資助APEC“應對疫情和經濟複蘇”子基金

亞太經合組織周五)以視頻方式舉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會上發表講話時宣布,中國將向該組織捐資,成立一子基金,以應對疫情、促進經濟複蘇。 https://t.co/Dbv華客新聞32X10Dp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