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國華人:是時候拋棄“少數族裔”標簽了嗎?

  • 新聞

美國許多超市設有“少數族裔風味”貨架,對這個國家的“少數族裔”而言,它們的存在和地位仿佛一個隱喻。當白人人口減少、少數族裔漸成主流,需要重新定位的遠不止食材和貨架。

4a1aed041774IeM09dyc

我在美國住了20多年,最近從時報的一篇報道中第一次得知,很多超市都設有“少數族裔風味”貨架(ethnic
aisle)。我的一些華人朋友告訴我,他們知道有這樣的貨架,卻並不熱衷,因為在這裏很難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這篇報道提到,當初開設這個分類貨架,是為了給曾赴意大利、德國和日本等國作戰、想念這些外國口味的二戰老兵提供方便。但現在歐洲國家的食品早就成了“主流”的一部分,貨架上隻剩下了非西方的食物,似乎越來越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身為“少數族裔”,我和我的朋友們並不需要這樣的分類指導,我們通常到亞裔經營的超市或副食店去購買故鄉的食材,在那裏它們也不會被另辟貨架稱作“少數族裔風味”。

我之所以被這個報道所吸引,是因為它讀起來像是一個隱喻。而幾天後美國人口普查數字公布,隱喻變成了明喻:在白人人口首次出現下降、少數族裔正在逐漸成為主流的情況下,需要重新定位的何止是“少數族裔風味”食材,更有少數族裔群體本身吧。

英文裏“ethnic”這個詞的本意是“民族”,而“民族”是人人皆有的身份特征。但在美國,這個詞已經被用來特指少數族裔。在時報刊登過的一次關於族裔問題的對話中,影像藝術工作者薩利姆·雷沙姆瓦拉(Saleem
Reshamwala)曾經對它做出這樣的解釋:“在美國,它可能指‘非黑非白’或‘父母非本土人’或‘眼睛形狀跟我的不一樣’或‘不光用黑胡椒這一種辣味調料’或‘說高中不教的外語’。”簡而言之,“非我族類”。而這個被“ethnic”標簽永久外化的人群對它的定義毫無發言權,照理說,在少數族裔漸成主流的今天,取消這樣的標簽對這個群體來說應當是件迫不及待的事。

但從“少數族裔風味”食材供應商和超市經營者的糾結中可以看出,這件事對所謂“少數族裔”來說並不是敲鑼打鼓歡慶當家作主人這麽簡單。就像超市裏的“少數族裔風味”貨架,它們的確令某些特定食品失去了吸引更廣泛受眾、成為主流的機會,但同時也讓這些食品身份更加明確、更容易吸引到對它們情有獨鍾的客人。如果被移到了普通貨架,你可能會為它們的“融入”感到自豪,但同樣也可能會為它們獨特的文化特征被弱化而感到心酸。

美國曆史上,主流社會對少數族裔群體的態度也曾經在貼不貼標簽和怎麽貼之間搖擺。19世紀,美國政府對印第安人實施同化政策,強製他們學英語、起英文名、摒棄自己的文化以期將他們納入歐美文化體係,這給原住民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至今仍讓人不寒而栗。而自1970年代開始,舉國慶祝“黑人曆史月”、“亞太裔傳統月”、“西語裔傳統月”、“原住民傳統月”的風潮漸起,提高了少數族裔文化的可見度,但這些標簽是否能囊括多元文化也引起了不少爭議。況且,就像一些中國網民在評論婦女節、教師節時所說的,這樣的節日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正說明這些群體尚未受到足夠的尊重。

但正如“少數族裔風味”貨架給一些特定的食材帶來特殊的商機一樣,在並未獲得完全平等權益的背景下,作為“少數族裔”的人群也能享受到一些特殊的政策扶持。從平權法案,到紐約市市長要求市府部門將一半的廣告預算投放給少數族裔和社區媒體的行政令,再到聯邦政府優先向少數族裔經營的餐廳發放餐飲業複蘇資金的計劃(該計劃在執行中途被法院叫停),例子比比皆是。

“少數族裔風味”貨架存廢之爭說到底是民族風味產品的市場問題,但對於所謂少數族裔群體來說,是否承認這個標簽大概也難免涉及利益的權衡吧,畢竟成為“主流”並不意味著平等就會自動到來。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美國華人:是時候拋棄“少數族裔”標簽了嗎?

相关推荐: 立陶宛贈疫苗 游錫堃賦詩感謝「膽識堪齊美日肩」

立法院長游錫堃。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片) 立陶宛日前宣布贈台2萬劑AZ疫苗,國人感謝,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28日)也用一首賦詩表達內心感謝,「地在歐洲波海邊,古來兩國少因緣。邦民只我八之一,膽識堪齊美日肩」。 繼日本、美國捐贈台灣疫苗後,立陶宛日前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