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黨媒發習近平種樹照片 河北考察報道背後不尋常

  • 新聞

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察看林場自然風貌,聽取河北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和林場管護情況介紹,看望護林員。隨後,習近平來到尚海紀念林,實地察看林木長勢,了解林場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情況。

e2e1db583d9463d339292495846fa784

f0723b44bc9fa278215ff55dc088430f

ddd06238aa64eab6e87006c8d15b24c5

81b58b4059090b5d8c36136ea3ae5f5e
先植綠、後建城,是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個新理念。良好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的重要價值體現。“千年大計”,就要從“千年秀林”開始,努力接續展開藍綠交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

705d5b647872f53d204c381ed989df2e

↑2019年1月16日,在河北雄安新區 “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習近平登上秀林驛站二層平台遠眺林區全貌。

ffb789f31de15ed719df79b7d452e623
↑2019年4月8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市通州區永順鎮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8175f193faf1bad0e02386f32ffba058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在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林場林區,沿著崎嶇的護林小道察看林木長勢。

eaaef4d75efb38e598590bb5e7309649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來到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實地察看當地治沙造林、生態保護等情況。

3617f0e16f6119a55a52fd9f6fa31d69

↑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在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的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

8e80ba35ea5874da05567c0583a764ba

↑2021年4月2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朝陽區溫榆河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ea3a089157f86aef79a73ec94131f939

↑汽車行駛在陝西榆林市靖邊縣東坑鎮新建村的道路上(2018年8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抵達河北考察,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共黨媒迅速連篇報導。第一天,習近平考察了塞罕壩機械林場,新華社竟然發出了8篇報導,顯得極不尋常。北戴河會議後,中共高層圍繞二十大的卡位戰迅速展開,新華社的不尋常報導應該與此有關。

鍾原說,昨天(24)日一早,新華社發出報導《習近平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調研》。報導隻有2句話,稱「習近平實地察看林木長勢,了解林場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情況」,同時配發了多張大圖應景。

同一天24日中午,新華社發出第二篇報導,《鏡觀·領航丨習近平牽掛的那片林》。報導摘錄了習近平2018年5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還重新拿出了習近平近年來的多張圖片,包括:2019年視察河北雄安新區大清河造林區、參加北京義務植樹活動、視察內蒙古赤峰馬鞍山林場、視察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2020年視察陝西秦嶺牛背梁保護區,2021年4月參加北京義務植樹活動。

文章最後稱,「『十三五』期間,我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04%……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成為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時事評論員鍾原表示,這句話試圖歌頌習近平在保護環境方麵的功績。不過,中國大陸實際的森林覆蓋率是多是少,沙塵暴更多了還是更少了,總體環境變好了還是變差了,大多數人應該都心中有數,如此牽強的攬功,似乎太過蒼白,但都不妨礙新華社繼續歌頌。

北戴河會議後,8月12日起,中共黨媒曾亢奮地歌頌習近平,包括「領航掌舵」、「滿意答卷」、「時」與「勢」、「定力和底氣」和「決心和信心所在」等,似乎宣告習近平繼續大權在握、連任無憂。但8月15日,中共《求是》雜誌刊登習近平的文章,拋出了「看齊」論。

評論家鍾原表示,國際局勢沒法提,美國撤離阿富汗根本不是中共的好消息,拜習會無法落實,中共與西方鬧僵,與東亞近鄰關係緊張,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又到了東南亞,後院岌岌可危……國內疫情、洪災、經濟問題都不敢碰,正麵業績實在沒有,黨媒也隻能忽悠環保故事了。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黨媒發習近平種樹照片 河北考察報道背後不尋常

相关推荐: 慈濟BNT疫苗採購案獲進展 已與政府完成法律文件簽署 

慈濟基金會採購BNT疫苗最新進展,昨已與政府完成必要法律文件的簽署。   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基金會向政府提出申請採購BNT疫苗,獲得重大進展,慈濟今(10日)表示,昨日與政府就疫苗採購案已完成必要法律文件的簽署,未來將會迅速完成採購及捐贈流程。 繼台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