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連”大褲衩”失火燃燒7小時 隱患如何變明火成謎

8月27日,對許多大連的群眾來說是徹夜無眠的一夜,對大連市消防救援支隊來說是艱險奮戰的一夜。一場大火,牽動著大連人民的心。

當日下午4時許,大連市開發區標誌性建築凱旋國際大廈B座外牆材料起火,據現場目擊者介紹,火勢從19樓逐漸蔓延,呈立體狀燃燒,不時還有著火的窗框、板材等雜物脫落。直至深夜11時,明火才被撲滅,大火持續了7個小時,幸運的是事故中無人員傷亡。

至於此次火災後,建築是否還能繼續居住,需等待專家對建築安全情況進行評估。目前詳細起火原因正在調查當中。

12bfaac8d9448e489d152d70c036b893

▲8月27日下午,位於大連金普新區的凱旋國際大廈發生火情。圖片來源/網絡

地標建築“大褲衩”突發大火 持續燃燒7小時

凱旋國際大廈位於大連市金普新區國賓道金馬路與赫山西路交匯處,緊臨金馬路地鐵站。

據悉,該項目是由世界知名設計公司完成,外形靈感來自法國CBD區拉德方斯的凱旋門。因外形原因,該建築也被稱為“大褲衩”,是大連開發區的地標建築。

凱旋國際大廈開發商為大連新天潤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開盤時間為2008年3月3日,次年11月進戶,產權為50年。物業類別為普通住宅、公寓、商住,總建築麵積6.3萬平方米,由兩棟空中連體的超高層和裙樓部分組成,直麵大連灣的海、山、港、市景,視野開闊,是大連的稀缺資源。

據“金普發布”消息,8月27日下午4時許,凱旋國際19層一住戶家中著火,業主前往物業求援,物業到達後,房間裏已充滿濃煙,隨後報警。

據大連市消防救援支隊消息,當日16時02分接到報警稱,位於開發區的凱旋國際B座外牆材料起火。

一名從凱旋國際大廈逃生的親曆者告訴上遊新聞記者,事發時,他透過窗戶看到樓體燃起了明火,火光甚至擋住了整個窗口,同時能聞到一股焦糊的味道,他與同事顧不上整理東西便迅速撤離大廈。

另一名住戶告訴記者,“當時腦子都是蒙的,什麽也顧不上,趕緊就撤離了”。從大廈往外撤離時,救援人員已經趕到了,其與消防車擦肩而過。該住戶說,大廈內多為一室一廳的小戶型,他的房子是作為工作室使用。事發時,先是聞到了難聞煙味,但並未多想,隨後才得知是19樓起火了,一同撤離的樓內住戶都很慌張,但仍有序撤離。

bc5076a26442bd744cf4889184ab069e

▲一名消防從業人員介紹,大連凱旋國際大廈距離海邊很近,建築上空受到風力影響,救火難度係數加大。圖片來源/地圖軟件截圖

該住戶表示,他的房子與19樓起火點距離較遠,但從樓梯向外看時,發現過火情況很嚴重,大廈整麵牆體一片焦黑。“由於走的時候很匆忙,也無法整理貴重物品,不知道內部受損情況如何,最重要的還是人沒事。”

接警後,大連市消防救援支隊緊急出動開展救援,大廈供電及燃氣被及時切斷,當地街道工作人員對凱旋國際大廈及周邊住戶1800餘人進行了緊急疏散。經社區電話聯係逐戶逐人確認和消防救援人員逐層摸排,大廈內未發現被困人員,無人員傷亡。

值得一提的是,有網友提出,大廈一側樓頂疑似有居民用燈光向外界求救。經核實,閃爍的光體是樓體內正在清理殘火的消防人員手電發出的光。

當日18時,火勢仍在持續,從最初起火的19樓逐漸向頂樓蔓延。兩棟塔樓的空中連體部分已被燒得焦黑,過火麵積逐漸加大,不時還有窗框、板材等雜物脫落。受火災影響,附近的大連地鐵金馬路站封站,暫停運營服務。

當日20時左右,大廈外圍火勢依然很大,前後兩側都可以看見較大明火,火勢已蔓延至低樓層。附近居民李女士告訴上遊新聞記者:“太嚇人了,大火燒了好幾個小時,可以看到大廈外牆的保溫材料燒得很快,不斷有著火的建築材料往下掉。”“火勢依舊很大,但能看見消防人員不斷地往裏進人。”

1abe7597540a2a3449e38d87efeaf03c

▲大連消防組織戰鬥人員進行內攻。圖片來源/大連消防

直升機、無人機、特種消防車集體出動

據悉,此次大連消防使用了“擎天”特種消防車,雲梯車整個拉長高度為101米,是國內最高的消防雲梯車,主要應用於50米以上高層建築滅火救援。相比其他的登高平台消防車隻能直上直下的特點,該車輛頂部的工作平台可360度旋轉,工作直徑達27米,顯得更靈活,特別是在高空風速的影響中,會更穩定,方便開展消防救援工作。

此外,大連消防還組織救援人員進行內攻。視頻畫麵顯示,消防人員進入到起火的高層樓頂,使用高壓水槍近距離與火戰鬥。

同時,有關部門出動了直升機進行救援。消防人員還使用了無人機觀察火勢,大連消防在微博中表示,“高層火災,無人機就是我們消防員的眼睛”。

當日21時,大連消防又組織了新一輪戰鬥人員進行內攻,101米舉高平台消防車持續在外圍對殘火進行掃射,半小時後,通過無人機畫麵可以看到,大廈頂層的火勢已經得到控製。

21時47分,101米舉高平台消防車所在的大廈B座的西北側已無明火。消防人員對大廈進行冷卻監護。

22時16分,消防員對凱旋國際A座建築東北側火點進行撲救。

截至8月27日23時,大廈明火已撲滅,現場進行殘火清理,無人員傷亡。

在這7小時中,大連消防支隊指揮中心調派24個消防站,68輛消防車,366名消防員在現場進行救援。遼寧省消防救援總隊調集鞍山、營口、遼陽、盤錦消防救援支隊4個高層救援滅火編隊、59輛消防車、192名指戰員趕赴現場增援。

據悉,明火撲滅後,連續奮戰數小時的消防人員並未離開,而是原地待命,直至淩晨時,才在監護的樓層休息。

同時,有關人員進行火場清理,排查隱患,目前詳細起火原因正在調查當中。

8b32a299a03c809eaaf56c2a338c237f

▲從無人機的畫麵中可以看到,大廈頂層的火勢已經得到控製。圖片來源/大連消防

多家酒店臨時安置受災住戶

與此同時,其他善後工作有序展開。

據介紹,凱旋國際大廈目前在住共419戶,818人。事發後,住戶被安置到多家賓館等臨時住宿點,由社區工作人員統一進行安排。

8月28日,大連金州區馬橋子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街道所有人員都在處理此事的相關工作,如有新的情況將會發布通報。

記者聯係大連當地多家賓館了解到,因各賓館臨時接待能力有限,凱旋國際大廈的住戶被分批安排在不同的賓館內,其中大連開發區的金元大酒店為政府安置點。酒店工作人員表示,已接到通知,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接住宿工作,對於撤離匆忙而未攜帶身份證的住戶,僅提供身份證號便可辦理入住。

此外,還有部分快捷酒店自發為住戶提供便利。當地一家如家快捷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社區統一安排安置前,已有住戶來到如家快捷酒店辦理入住,共有5戶,酒店也為住戶免費辦理了入住手續。

至於經過此次火災後,凱旋國際大廈的建築安全性如何,後續是否還能夠居住,還需等待專家評估。8月27日晚,有關專家已抵達現場,開展相關的評估工作。

高層建築外牆失火救援難度大

高層建築的外牆保溫材料一旦失火,就很難撲救。大連消防支隊工作人員表示,高層建築外牆沒有消防設施,無法在第一時間處置火情。消防員到達現場後,建築物通常已經形成多點燃燒,救援現場需要多支隊伍協同作戰;部分建築高度超出了高噴消防車的最大工作高度,進一步加大了撲救難度。

記者從一名從事消防工作的人員處了解到,凱旋國際大廈距離海邊很近,上空受到風力影響,救火難度係數加大。風不但可以給著火點輸送氧氣助燃,而且會把火苗刮到其他可燃物所在範圍,使火勢迅速蔓延。

此外,高層建築中的豎井管道等,在火災發生時就如同一個“大煙囪”,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因此,對於此類火災,消防部門的基本戰術是內攻與外攻同步進行。

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介紹,由保溫材料引起的火災或因火災而導致保溫材料著火的案例近年來正日益增多,外保溫材料的燃燒特性和施工工藝導致了該材料發生火災時撲救難度大,特別是高層建築的外牆保溫材料著火後更難撲救。難點在於,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作為外保溫材料,若不經過阻燃處理,極易形成立體火災,燃燒猛烈,蔓延迅速。

資料顯示,我國建築保溫材料產業起步於2005年,目前已經逐步形成品種比較齊全的產業,但由於研發起步晚、水平低,依然存在產品質量不夠穩定、應用技術有待完善等問題。

70a477e5206cf4a47db141c15bcceaa3

▲網友爆料稱,凱旋國際大廈消防設施不完善。圖片來源/網友發布

隱患如何變成明火原因成謎

在2010年,上海靜安區曾經發生震驚中外的11.15高層公寓大火,就是因為焊工違規施工引燃外牆保溫材料,最終導致53人遇難的特大火災事故。事故發生後,全國各地開始大規模清理排查高層建築的外牆保溫材料。2017年開始,公安部就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隱患排查並規定:高層建築嚴禁違規采用易燃可燃外牆保溫材料。

而在這次全國性的隱患大排查中,作為大連地方標誌性建築的凱旋國際大廈的外牆保溫材料有無被排查到?以及是否涉及違規並被要求整改?到今天終於隱患變成明火,記者多方了解,目前過程和原因還是一個謎。

除此之外,早在2016年,凱旋國際大廈就被業主舉報存在消防隱患。舉報稱,大廈的內部消防設施是癱瘓的,消防栓損壞沒水,滅火器等設備也全部年久過期。據稱,多次舉報均被有關部門受理,並多次限期物業整改,但一直沒有改善,最終不了了之。

8月28日,記者欲就消防隱患情況進行采訪,金普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表示,相關情況以通報為準。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大連”大褲衩”失火燃燒7小時 隱患如何變明火成謎

相关推荐: AIT宣傳「美台安全合作」 預告下半年台美日將合辦人道援助、災害防救國際研討

美台「安全合作月」貼出軍用直升機吊掛挖土機等重型機具照片。   圖:翻攝美國在台協會 AIT臉書 每年8月是美國在台協會的「安全合作月」,AIT今天(17日)在臉書PO文,指這項活動「彰顯美台夥伴關係」,並說明下半年,美、日、台將共同舉辦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