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企圖收買、滲透與約束他國 法國智庫報告:手段笨拙

  • 新聞

中國不僅對台文攻武嚇不斷,近年來也把企圖把手伸進他國。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資料照)

首次上稿 00:52
更新時間 05:4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不僅對台文攻武嚇不斷,近年來也把企圖把手伸進他國。法國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IRSEM)將發表一份「中國影響力行動」調查報告,內容指出中國利用輿論、心理、法律三戰企圖收買、滲透與約束他國,但其笨拙手段讓效果大打折扣。

根據法國《世界報》(Le Monde)報導,IRSEM將發表一份600多頁針對中國全球影響力策略的調查報告,內容指出,自2015年中共推進黨組織工作規範化與2017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權力登頂後,中國進入到新的階段,更加激進地鞏固權力,如香港2019年危機及2020到2021年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都是催化劑,「中國行動變得很強硬,方法越來越像對澳門的手段」。

報告分析,中國動員所有籌碼,從外交到電影、從大學到企業、從媒體到政黨,行動包含4大主軸,分別是「捍衛中國模式、吹噓中國傳統、彰顯中國的善行、建立其霸權」。報告也提及,中國在內部透過共青團進行控制,在外部則有解放軍推動「三戰」:「輿論戰」、「心理戰」以及「法律戰」。

IRSEM分析認為,中國不僅「收買並馴服」,同時也「滲透並約束」,但為了「約束」,中國從軟實力改為積極手段,導致要面對越來越多的「敵人」;IRSEM研究發現,福建省福州市的人民解放軍「311基地」就是為了向台灣輸出「心理戰」,該基地有9個單位,裡面的的研究人員與工程師分別鎖定心理戰和資訊安全。

調查另發現,中國試圖影響台灣2020年大選,就是使用「資訊操弄工業化」的策略,「大量蒐集資訊與人工智慧讓中國能大規模產出內容」。報告提到,中國影響力行動受俄羅斯啟發,在海外的策略,如在亞洲,都因其過度侵略和文化上的長期笨拙手段而導致效果有限。

IRSEM做出總結,雖然中國行動的規模有一定的程度,在影響力或效果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調查報告兩名作者Paul Charon和Jean-Baptiste Jeangene Vilmer也把近日中國政權的變化,以「馬基維利時刻:看來中國共產黨從現在開始深信他們與其被愛戴,還不如被懼怕」來形容。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中國企圖收買、滲透與約束他國 法國智庫報告:手段笨拙

相关推荐: 決戰夜!戴資穎對手陳雨菲「神秘戰績」曝光 網:陳輸了會被噴爆

中國選手陳雨菲過去亮眼的成績 今天也被網友熱議。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羽球女帝戴資穎今天晚上要與中國選手陳雨菲爭奪金牌,這也可能是羽球女單史上奪下第一面金牌,期待戴資穎可以改寫歷史。而對手陳雨菲過去的戰績被網友熱烈討論,BWF(Badminton W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