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代價增長收益降低 中國是時候改變“零容忍”防疫了

  • 新聞

一位年輕的中國學者上個月在微信裏說:“生在中國,我真是太幸運了。”他很自豪:國內最嚴重的新冠疫情在武漢暴發之後,中國已將每天的新增病例數減少到幾十個。

美國的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日均病例卻超過13萬,與之相比,中國的病例數字本身可能並不令人擔憂。但它們表明,中國的零感染政策已不再像設計的那樣奏效。在疫情暴發之初,這一政策成功地減少了病例——並且被其他國家采用——但德爾塔變種改變了局麵,它表明這一策略不再適用。現在是中國改變策略的時候了,因為這種高傳染性的新變種帶來的社會經濟和公共衛生成本現在已經超過了收益。如果不進行改變,中國及其人民將遭受損失。

在其他國家疫情仍在肆虐的情況下,中國在2020年4月初已經成功地在其境內控製了病毒。它實施了零感染政策,在該政策下,即使在當地發現一個新冠病例,也會觸發嚴厲的措施,以將當地病例重置為零。為了防止輸入病例,中國實施了一些世界上最嚴格的國際旅行限製。

中國不是唯一一個對新冠疫情采取零容忍措施的國家。其他國家,比如新西蘭,現在也沒那麽成功了。但很少有人會提出質疑,中國威權政府擁有無與倫比的權力和資源,幾乎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有能力迅速消除新的病例,讓該戰略發揮作用。因此,該政策沒有按預期奏效的事實,對中國和任何其他希望以同樣方式完全消滅病毒的國家來說都是壞消息。

一年多來,這項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範圍和零星的疫情通常在疫情蔓延到其他地區之前就被平息了。當地官員依靠極端措施守則:他們啟動了大規模新冠檢測,使用二維碼追蹤和控製人們的活動,還圍住整個社區進行強製隔離。

然後德爾塔變種出現了。7月20日,始於中國東部江蘇省南京的疫情迅速蔓延到至少17個省份,這造成了自武漢以來最嚴重的疫情。目前,南京首例確診病例已過去一個多月,而中國政府仍未能完全打破國內的傳播鏈。根據政府的分類係統,截至上周日,全國仍有三個新冠中風險地區。在江蘇的新冠疫情中心揚州,居民被禁止離家一個月,並接受了至少12輪強製性核酸檢測。

這些高調和強有力的措施未能迅速結束這場疫情,凸顯出零容忍做法的收益遞減。

也有跡象表明,這種做法正在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揚州大約10%的病例感染源鎖定在一個進行新冠檢測的站點。

還有令人擔憂的長期副作用。曠工率上升、員工生產率下降和供應鏈中斷威脅著中國的整體經濟增長。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最近德爾塔變種疫情期間的嚴格封鎖措施導致中國經濟放緩,非製造業活動自2020年2月以來首次進入收縮範圍。

一些中國衛生專家已經開始質疑這種零容忍策略,盡管政府對此不以為然。江西省一名教師在8月被拘留15天,原因是他建議揚州嚐試一種不同的方法來控製疫情。被稱為中國的安東尼·S·福奇(Anthony
S. Fauci)的張文宏曾說中國應該學會與病毒共存,盡管後來他又改口了。

維持現有方法的一個理由是,為中國通過接種疫苗實現群體免疫爭取時間。德爾塔變種使這個論點變得無關緊要。公共衛生高級顧問鍾南山表示,中國可以通過大約80%的疫苗接種率實現群體免疫。但他似乎對中國疫苗有效率有著高到不切實際的估計。根據我的計算,在中國現有的疫苗方案下,達到群體免疫是不可能的。盡管疫苗接種仍然可以預防該疾病最嚴重的影響,但仍有可能繼續出現一些病例。因此,難怪中國疾控中心的一名高級官員承認,即使在達到80%的疫苗接種率之後,中國仍可能繼續暴發疫情。

而堅持當前的做法將把中國變成一個封閉國家,這可能是危險的。如果自然免疫水平較低,且疫苗對新變種病毒的保護效果較差,那麽隨著中國的開放,實現零感染將是不可能的。

中國承擔不起永遠關閉邊境的代價。疫情還沒有結束。鑒於全球範圍內新冠疫苗覆蓋率仍然較低和不均衡,以及德爾塔變種的猖獗傳播,此次大流行可能還會持續兩年或更長時間。

其他國家政府已經轉向旨在“共存”而不是根除新冠病毒的政策。新加坡轉而采取大規模疫苗支持下的分階段和臨時性重新開放的策略。就連澳大利亞這個可以說最熱衷於追求零容忍戰略的自由民主國家,現在也提出了重新開放的路線圖。中國明智的做法是注意到這一點並做出調整。專注於預防重症和死亡並接種高效疫苗的戰略,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都最符合中國的利益。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代價增長收益降低 中國是時候改變“零容忍”防疫了

相关推荐: 10萬公民在緬北搞詐騙 中國強力「大勸反」連找「黃牛」插隊都得排隊

針對詐騙行動,2021年6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非遺進景區的反詐騙隊伍中,志願者手舉橫幅沿途進行反電詐宣傳。   圖:翻攝自視覺中國 近期中國多地展開一場規模前所未見的「大勸反」行動,行動所針對的對象,是緬甸北部的逾10萬中國人,他們從事電信詐騙及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