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外交危機升級!法國斥“美國和澳洲撒謊” 怒火何來?

  • 新聞

美國、英國、澳洲15日達成三方安全協議,商定由美、英提供技術,協助澳洲打造核動力潛艦,澳洲則取消採購法國傳統動力潛艦巨額合約,法國今天指控澳洲和美國在這場危機中撒謊。

法國外交部長勒德裏安(Jean-Yves Le Drian)告訴法國第2電視台(France
2),「存在撒謊、兩麵手法以及重大背信和鄙視,你不能在聯盟內搞這種把戲,那是行不通的。」

勒德裏安又說,如今盟邦之間爆發「嚴重危機」。

澳洲16日表示,將取消向法國海軍船舶集團(Naval
Group)採購12艘傳統動力潛艦龐大合約,轉而採購至少8艘採用美國、英國技術的核動力潛艦,促使勒德裏安奉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命令,召回駐坎培拉和駐華盛頓大使返國諮商,這項空前舉動揭露出法國對潛艦合約破局的憤怒程度。

他形容召回大使是「非常象徵性」行動,目的在「顯示我們有多麽不高興,以及我們之間存在嚴重危機,並重新評估要如何捍衛我們的利益」。

他說:「這是美國和法國關係史上,我們頭一次召回我們的大使返國諮商,這是嚴重政治行動,彰顯存在兩國間的危機程度。」

詢及為何法國未召回駐英國大使,而倫敦當局也是導致合約破局的前述安全協議一部分時,勒德裏安做出尖酸回應。他說:「我們已召回我們(駐坎培拉和華盛頓)的大使,重新評估情勢。至於英國則沒有必要,我們深知他們的一貫投機主義。因而沒有必要召回我們的大使進行說明。」

 

潛艇被“棄單” 商業、戰略、地緣加乘 助長法國怒火   

205

法國總統馬克宏十七日決定召回駐美大使艾蒂恩,表達對美國半路搶奪澳洲潛艇訂單的不滿。圖為艾蒂恩二○一八年四月間以總統外交顧問身份陪同馬克宏出席會議。(法新社檔案照)

澳洲決定借助美、英兩國之力打造核潛艇艦隊後,被「棄單」的法國怒不可遏。「華盛頓郵報」十八日引述學者分析,法國的怒氣主要來自三方麵,包括潛在的商業利益、法國長遠的戰略規劃,以及法國自始至終對實情一無所知等,而此次風波恐怕也會波及美國總統拜登在重建跨大西洋關係上的努力。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法國客座學者摩可斯(Pierre
Morcos)指出,法國海軍集團協助澳洲建造十二艘柴電動力潛艇的計畫,價值高達六六○億美元,對法國國防中小企業的利益非常重要,是二○一五年法國達梭飛機製造公司以八十九億美元價格出售印度卅六架飆風(Rafale)戰機後的另一筆重大軍工合約。

其次,法國在二○一六年與澳洲達成潛艇合約時,著眼於兩國「未來五十年的戰略夥伴關係」;法國官員也始終相信,與澳洲的合約意謂著法、美同心協力,因為美國國防工業巨擘「洛克希德馬丁」澳洲分公司預期也將參與造艦,可惜如今整個法澳關係架構已受到破壞。

最後一點則是,在美、英、澳磋商合約的數個月間,法國竟毫不知情,直到媒體報導才得知。

摩可斯另指出,法國雖不常被視為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活躍國家,但法國在該區域仍擁有重大利益。例如,約兩百萬法國公民居住在新喀裏多尼亞、留尼旺島等法屬太平洋島嶼,區域內更有七千名駐軍,使得法國與印太地區關係匪淺。此外,中國擴張促使法國在安全利益上與美、澳同行,但法國也自許擁有「平衡各方的力量」,其戰略大幅仰賴與澳洲、新加坡和日本的夥伴關係,「美澳合約將危及或限製法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

報導指出,法國對造艦大動作回應,恐怕將為矢言修補美歐關係的拜登帶來負麵影響。至於在歐盟內部,主張降低仰賴美國、強化國防自主的人士,先是從美國撤軍阿富汗一事得到遊說籌碼後,又在澳洲「棄法投美」後受到更多鼓舞。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外交危機升級!法國斥“美國和澳洲撒謊” 怒火何來?

相关推荐: 施打第一劑後兩周內又收到預約?陳時中揭三種可能原因

針對預約系統可能的疏漏,陳時中表示民眾自己也要多加留意疫苗間隔時間。   圖:指揮中心/提供 日前有民眾反映自己在施打第一劑疫苗後,短短兩周內又收到預約通知,是否表示預約系統有漏洞?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回應,原因可能有三種,表示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