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彭博社:新冠正在成為又一種普通病毒 長期共存

  • 新聞

Delta變種病毒疫情肆虐全美之際,紐約市長白思豪卻在最近的一次發言中樂觀預期疫情會在明年得到控製,他的底氣何來呢?彭博社專欄作家大衛·菲克林(David
Fickling)撰文指出,新冠病毒不會消失,但隨著人們從疫苗或自然感染中獲得免疫力,它終將成為一種常規病毒。他建議人們以一種平常的心態看待這個前景,做好與病毒長期共存的心理準備。

  在新冠疫情之前的日子裏,當我出現感染或其他疾病時,醫生給出的反應常常讓我感到沮喪。“這隻是一種病毒,”他們會說。

  對於一個長期以來對流行病起源和曆史的調查工作著迷的人來說,答案似乎總是過於敷衍。是哪種病毒?這種菌株是在何時何地出現的?今年還有多少人感染了同樣的變種?

  這些問題與大多數全科醫生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雖然)每年在全球範圍內流行的病毒很多,但其中大部分會自行消失。在某個時候,隨著人們從疫苗、自然感染和加強針中獲得免疫力,Covid-19
終將加入該俱樂部。

  去年年初,世界迫切需要提高對 SARS-CoV-2
病毒的警惕,並將其視為迫在眉睫的威脅,而不是與流感相提並論的更常見的感染。不過,現在,地球上接種疫苗的人群需要在精神上將自己推向相反的方向。對於那些已經接種過疫苗的人來說,是時候提醒自己了:Covid-19
不再是世界末日的騎士,而是逐漸變得“隻是一種病毒”。

  這大致上是一些在疫苗接種計劃方麵取得最大進展的國家正在達到的目標。在新加坡,81%
的人已完全免疫,衛生部已開始優先考慮住院數據而不是感染數據,因為現在絕大多數病例都屬於相對良性。由於絕大多數感染不再導致嚴重疾病,以色列在沒有恢複封鎖的情況下安然度過了新一波疫情。

  對於這種每天仍在殺死數千人的疾病來說,某些群體要求停止公布每日病例總數的呼籲可能為時過早。但是,在某個時候,當新冠從當前的大流行狀態轉變為普通流行病並逐漸消失時,我們可能會像處理流感一樣對每日甚至每年的病例數含糊不清。

  很難相信會以如此淡然的方式看待導致超過 450
萬人死亡的感染,但曆史上,病毒曾以驚人的頻率在普通流行病和大流行狀態之間轉換。

4b6cb84bd7d437b1c1598aeaa64d76af  1970
年代末席卷全球的“俄羅斯流感”似乎是 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的一種不起眼的季節性流感毒株,可能通過實驗室事故重新傳播到世界各地。25
歲以上的人在童年時期接觸過這種變體,基本上具有免疫力。黃熱病對缺乏免疫力的遠征軍產生了毀滅性影響,也塑造了美洲四個世紀的曆史,如今,該病毒已經在西半球的城市地區基本消失,但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仍是致命威脅。

  《微生物技術》雜誌7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甚至提出了一個論點,即一種名為 HCoV-OC43
的冠狀病毒株可能是1889年同樣稱為俄羅斯流感的爆發原因,那次爆發可以說是第一次真正的現代全球大流行病。該菌株現在已成為普通感冒的主要源頭之一,這是醫生可以平常心看待的經典案例。

  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那個階段。完全接種疫苗後,即使在未來幾年的某個時候暴露於 Covid-19
的風險,我也會感到相對樂觀。盡管如此,我有個完全接種疫苗的朋友最近從悉尼搬到紐約,不幸的是,在抵達後幾周內就感染了病毒並殃及他們未接種疫苗的不滿13歲的兒子。這就是我們需要繼續敬畏這個病毒的原因,至少要將這種心態保持到每個人都有機會接種疫苗,以及我們對疫苗對重症的防止作用能持續多久有更清晰的認識。

  這種可怕的病毒將永遠與我們同在,但會以一種更溫和、不那麽令人不安的形式共存。在經曆了過去兩年的磨難後,很難相信我們會以一種平靜的心態看待這個前景——但這就是最終必須發生的事情。我們擊敗新冠的那一刻,不會是我們從人類體內根除它的那一刻,而是當我們通過接種疫苗和自然感染獲得免疫力時,我們不再有理由害怕它。那一刻終將到來——當它到來時,即使是可怕如新冠,也將隻是另一種病毒而已。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彭博社:新冠正在成為又一種普通病毒 長期共存

相关推荐: 影/陳吉仲勘災摔兩跤總統嚇兩次 幸好蘇治芬「救英雄」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下午陪同總統蔡英文到雲林勘災,為讓總統更清楚看到災損,下田要拔泡水的土豆給總統看時,一個不小心,在泥田中一個踉蹌失去重心,正要摔倒時,在旁的立委蘇治芬一手將陳吉仲拉住,幸免於摔得滿身爛泥巴,媒體笑稱蘇治芬是「美人救英雄!」,倒是讓蔡英文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