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戴琪:拜登政府將在特朗普關稅基礎上直麵中國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9月30時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領導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幾乎完成了拜登政府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審查。戴琪說,拜登政府計劃在現有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行動(“build
on”),並因北京未能履行在特朗普執政時期達成的貿易協議規定的義務而直麵中國。

據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戴琪最新這番發言是在拜登政府與北京的激烈經濟關係進入關鍵時期時發表的。美國總統拜登必須盡快製定在其執政下與中國的貿易方針,因為美國的商業團體正在推動白宮減免關稅,而且在特朗普時期雙方達成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即將到期。

戴琪在談到這份時長兩年的協議時說,“我認為與中國一同審查中國的表現將是很重要的,這將是我心目中關鍵的第一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隨後宣布,她將於下周一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關於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方針的演講。

自戴琪3月份被確認稱為新一任美國貿易代表後,她領導的部門就一直在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進行“從上至下”的審查。她在采訪中說,審查將“很快”完成,但沒有說明具體時間。報導提及,拜登政府在上台後的頭八個月裏一直在召集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包括歐盟、澳大利亞和日本等方共同對抗北京的經濟行為。

戴琪周三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與來訪的兩位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共同主持了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的首次會議。雙方尋求解決緊迫的貿易和技術問題,包括華盛頓長期以來指責中方長期存在的扭曲市場的行為,如強製技術轉讓和工業補貼。會後的美歐聯合聲明中則並未點名提及中國。

戴琪說,“與歐盟的關係在這方麵極其重要,我確實認為,由於我們的共同利益,我們完全有理由建立我們之間的關係”。她說,“就(會議)而言,因為它本身是有價值的,但也要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這種關係,以應對我們雙方正在經曆的挑戰。”

特朗普政府去年1月與中方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在今年年底到期。報導指,數據顯示,中國沒有履行其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的承諾。拜登政府將需要決定如何解決中方未能履行承諾的問題,以及是否就後續協議進行談判。

拜登政府迄今抵製了美國企業和華爾街要求取消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的壓力。特朗普政府征收了這些關稅,隨後又將某些商品排除在外,但這些排除措施在去年年底到期,拜登沒有采取行動延長其中的大部分關稅。

戴琪談到,特朗普政府當時通過美國《1974年貿易法》的301調查采取的關稅措施,“起到了引起很多人注意的效果”。她指出,這包括美國公司、美國工人、美國的貿易夥伴,顯然還有中國。

戴琪說,“在這個意義上,我想說301關稅是創造有效政策的工具,(是)我們在全力捍衛美國經濟、美國工人和美國企業以及我們農民的利益方麵可以借鑒和利用的東西。”
她還對這些關稅造成的代價最終由美國消費者埋單的說法提出質疑,並指這是一個比許多人建議的分析更為複雜的計算。

戴琪說,“我們(國家)的經濟利益和我們的利益相關者在我們的經濟中的排列方式是非常複雜的,你必須把對這種複雜性的理解帶到像駕馭美中貿易和經濟關係這樣重要的事情上。”報導提及,過去的美國貿易代表不得不努力應對中國挑戰,現在戴琪必須在他們沒有成功的地方找到新方法。戴琪說,她仍然對向中國施加壓力以改革其做法的新方法持開放態度。

戴琪說,“我們可以吸取很多教訓”。她補充說,“我認為我們的意圖一直是正確的,一方麵是接觸,另一方麵是執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必須衡量我們的成效如何。”
最終,如果美國把其他民主盟友拉攏過來,前進的道路將是最有效的。戴琪說,拜登政府一直專注於“修補”美歐關係,盡管在上周與法國發生爭端後,這種關係又受到了新的壓力。

本周在匹茲堡舉行的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的首次會議是加強跨大西洋關係的一部分。作為該委員會的五位聯合主席之一,戴琪說,她對自6月宣布成立該平台以來雙方在協調其政策方麵取得的進展“非常滿意”。她指出,“政府之間的關係既是抽象的,但它們也是關於組成這些政府的人的關係。”戴琪說,“我們將繼續建立(關係),當挑戰出現時,你必須能夠通過它們工作,通過它們交談。這就是使關係更加牢固的原因。”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戴琪:拜登政府將在特朗普關稅基礎上直麵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