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專家呼籲聯合國通過國際公約,懲治”反人類罪”

  • 新聞

盡管美國國務院在特朗普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天(1月19日)宣布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人的大規模鎮壓構成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行,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國際公約來製約中國政府,甚至在美國國內,反人類罪也沒有正式納入成文法。美國法學專家呼籲從修補聯邦法律和聯合國公約入手,彌補法規漏洞。

9月30日,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委員爾汗(Khizr
Khan)在一場關於反人類罪的討論會上,強烈譴責中國政府在新疆的罪行,“中國還在新疆針對維吾爾和其他突厥裔穆斯林犯下反人類罪和種族滅絕。正在新疆發生的恐怖行徑是難以想象的,持續的反人類罪行包括迫害;大規模任意拘捕;折磨;強迫失蹤;奴役;強奸;強製節育和其他性暴力;謀殺;種族隔離。我們呼籲美國政府聯合盟國采取行動,讓中國為這些罪行負責,並杜絕未來的暴行。這非常重要,因為維吾爾受害者現在不能進入國際法庭。”

“反人類罪”象征意味濃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CIRF)主席梅恩紮(Nadine
Maenza)指出,終結“反人類罪”目前在法律框架上麵臨許多困境。

 “不同於種族滅絕和戰爭罪,反人類罪目前沒有一個國際公約,盡管我們今天會討論一些建立國際條約的努力。即使缺乏公約束縛,反人類罪依然被國際習慣法所禁止。”

目前,2002年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The 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提供了最新和最全麵的反人類罪的行為清單,大規模有係統地對一個平民團體實施有意的攻擊屬於反人類罪行。這些一般不是孤立或偶發事件,而是出於政府的政策,或是被政府允許的暴行。

梅恩紮舉例說,“盡管反人類罪可以針對任何平民群體,犯罪者經常會針對特定的宗教群體,實行迫害和種族隔離。”

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反人類罪”議題的特殊顧問薩達特(Leila
Sadat)表示,該罪行既可能發生於軍事衝突期間,也可能發生於和平時期,“學者和國際法庭對種族滅絕公約的嚴格解釋使得這一公約沒有威懾力,如今更多是象征性的,隻有一點實際作用。”

目前,美國戰爭罪行議題前無任所大使謝佛爾( David
Scheffer)正在努力推動將“反人類罪”列入美國成文法,避免為犯下此種罪行的本國公民和踏上美國國土的外國人提供避風港。

“沒有人可以在邏輯上說得通,如此大規模的反人類罪可以在美國的聯邦刑事法典中缺席,免受懲罰。老實說,這樣明顯的不作為會被他人當作一盞閃亮的綠燈,犯下反人類罪而不用恐懼美國的刑事司法懲罰。多年來,我和很多同仁努力彌補聯邦刑法中這個驚人的漏洞。”
謝佛爾說,國會民主黨參議員德賓(Richard Durbin)提出的《反人類罪法案》(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ct)應該獲得跨黨派共識。

中國阻礙聯合國出台“反人類罪”條款

聯合國於9月13日到10月8日期間舉行人權理事會第48屆會議。中國駐日內瓦大使館代表陳旭周一(9月27日)發表演說,認為批評中國人權者是恐怖分子,
“美國犯下的種族滅絕罪和反人類罪簡直罄竹難書。”

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於2019年向聯大提交《防止及懲治危害人類罪條款草案》, 但各方迄今尚未達成共識。前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去年在聯大表示, 目前就危害人類罪問題製訂公約的時機尚不成熟。

“國際社會對這一草案的冷漠無為,令人深深失望……二十多年來,種族滅絕公約是我們唯一的工具,與此同時,多了成千上萬的新的受害者。製定關於反人類罪的新國際條約,可以提供法律工具,要求各國防止和處罰這種罪行,在國家同意的情況下引渡罪犯。”薩達特(Leila
Sadat)在討論會上指出,該草案將於今年10月8日在聯合國第六委員會繼續討論。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美專家呼籲聯合國通過國際公約,懲治”反人類罪”

相关推荐: 紙本五倍券預定踴躍!開跑第二天達358萬人 超越數位綁定

紙本五倍券預定邁入第二天,今(26)早統計預定人數達358萬人,已超越數位綁定。圖為民眾透過超商機台預定紙本券。   圖:張家寧/攝 紙本五倍券預定昨天起開跑,登記人數踴躍,根據經濟部統計,截至今(26)早9時,透過官網以及超商事務機預定的人數已突破35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