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企業用工荒、民眾求職難:美國勞動力市場為何低迷?

  • 新聞

一邊是企業招工難,一邊是失業者找不到工作,美國勞動力市場怎麽了?

當地時間9月30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的一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為36.2萬人,高於預估值33.5萬人,比前一周增加了1.1萬人。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加,意味著美國市場上的招聘活動仍較為疲軟。

同時,美國最新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美國7月職位空缺數升至1090萬人。這是該數據繼6月首破千萬大關後,再創曆史新高。與此同時,還有840萬的失業者找不到工作。

求職網站Indeed稱,美國企業招工難,在藍領工人較為集中的建築、零售業顯現得較為明顯。美國全國獨立業務聯合會的調查顯示,目前該聯合會44%的企業正在招聘技術工人,66%的建築公司稱沒有足夠工人雇用。另據招聘機構iCIMS的報告顯示,7月美國交運行業職位空缺數較今年1月增加了14%,招聘需求人數激增42%,但應聘人數卻下降了25%。從事製造相關崗位比白領職位吸引的申請者更少,招聘時間也更長。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企業招工難,尤其藍領工人招工難,與藍領工人供給短缺息息相關。主觀上看,疫情改變了藍領工人就業觀,失業補助金補貼力度較大,使藍領工人缺乏複工動力。客觀上看,美國藍領工人疫苗接種率低,也阻礙了其正常複工。

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首席經濟學家達科(Gregory
Daco)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美國目前麵臨的問題不僅是工人短缺,更是勞動力供需暫時的不匹配。

藍領工人都去哪兒了?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美國辭職人數比疫情前高出13%。在藍領工人較為集中的領域,7月約有42萬、39萬和88萬人離開製造業、建築業和零售貿易領域。

達科認為,之所以美國藍領就業市場勞動力供應短缺,與美國藍領工人就業意願密切相關。就業意願則取決於聯邦政府失業補助、疫情帶來就業觀念變化、民眾能否適應疫情期間工作方式等因素。

疫情期間,美國政府提供的失業補助金頗為慷慨,失業者足不出戶就可掙得比工作時還多。以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為例,一位失業者每周可領取498~972美元不等的救助金。據俄亥俄州零售行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零售企業的工作人員的時薪約在15~18美元/小時之間。如以每周40小時工作時間計算,他們每周薪酬則在600~720美元之間。

同時,疫情令工作自由的重要性日漸突出。2020年,美國參與零工經濟的人數同比增長33%。傾向於打零工的民眾稱,零工讓其工作時間更靈活。

美聯儲在最新褐皮書中表示,一些女性和年長者也在疫情期間退出勞動力市場。達科解釋稱,這是由於年長者較難適應遠程辦公,選擇提前退休。由於不少學校及在疫情期間關閉,部分家長(尤其是母親)隻能留在家中照料孩子。

除上述主觀因素外,王勇則認為,還有一個客觀因素抑製了人們複工:即美國藍領工人疫苗接種率較低。

市場調研機構Morning
Consult的數據顯示,在疫苗接種意願方麵,農業、建築業和零售業工作人員持否定態度最高,分別為37%、27%和24%。科技和金融行業則接種率最高。據美聯社報道,一些企業從8月開始對工作人員做強製疫苗接種要求,這使得沒有接種疫苗的藍領工人難以返回工作場所。

值得指出的是,雖然企業表示正努力招工,但許多失業者稱他們很難被錄用。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目前超過840萬的失業者仍在找工作。長期失業者的人數也在增加,40%的失業者至少失業六個月以上。

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商業服務、教育和衛生服務領域存在180萬個職位空缺,但上一份工作在該領域的人數隻有92萬人,這意味著新入職的工作人員並沒有該領域的工作經驗。這一現象在製造業、酒店業也有所體現。

摩根士丹利則在報告中認為,區域錯配是勞動力市場錯配的另一原因。“疫情期間,許多人不想再通勤了,所以大家更傾向於在城市郊外和小城鎮居住。這帶來的後果是,在紐約、舊金山等大城市,需要填補的低端崗位越來越多。”

AI能解決招工難的問題嗎?

對於解決招工難的問題,有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稱,美國製造業企業,包括零售在內的服務業企業已開始部署更多自動化技術,以替代一些勞動力。目前,一些智能機器人已開始或準備做一些拋擲比薩餅麵團、運輸醫院床單、分揀貨物等工作。

那麽,未來人工智能技術有望解決美國乃至全球藍領工人短缺的問題嗎?

對此,AI智能機器人公司思靈聯合創始人趙悅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AI智能機器人在工業、醫療領域的應用已有較大突破,智能機器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或替代人力工作。

“我們公司的智能機器人可以嚐試裝配手機和麵板類產品,也可以參與組裝汽車零部件等。在工作效率上,由於機器人可以一直工作,其工作效率可以是人工的兩倍或更高。”他表示。

但為什麽在疫情期間,智能機器人卻沒有有效解決招工難的問題?對此,趙悅凱坦言,AI智能機器人在短期內多大程度上可以替代人力,也需分各個案例來看。“任何類型的機器人都需通過理論、技術和認證過後才可正式使用。”

趙悅凱表示,在工業領域,機器人能否更好地替代人力,核心點在於機器人能否具備高度智能化、柔性化以及精密的手腦眼配合能力。比如說,在視覺處理方麵,傳統機器人處理金屬表麵的劃痕和反光的時候,往往遇到精度不夠的問題。而在執行各類插拔任務時,傳統機器人由於缺乏力控能力也難以勝任。能否突破感知、力控係統、視覺係統、操作係統等技術瓶頸,決定了智能機器人能否更好地替代人力。

他還稱,目前AI智能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客戶一般都是B端客戶,因為工業B端客戶普遍對於從勞動力密集型向自動化及智能化生產轉型具有迫切需求。而對於像零售、物流等C端服務類場景,其環境較為複雜,遇到的情況多種多樣,以目前的技術發展情況來看,AI智能機器人在這一應用場景的大規模落地恐怕尚需時日。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企業用工荒、民眾求職難:美國勞動力市場為何低迷?

相关推荐: 不再有勁量電池!《心靈殺手》原版商業置入不會出現在重製版

驚悚動作遊戲《心靈殺手》(Alan Wake)將登陸PC、PlayStation與Xbox平台。   圖:翻攝自Remedy Games twitter 隨著《心靈殺手重製版》(Alan Wake Remastered)即將於今年10月5日登陸PC、Pl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