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陸媒:更嚴重的缺電將在“十四五”期間頻繁出現

  • 新聞

e1bd95832109A5ea1Nin

近期內地限電波及十多個省份,其中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東三省更要“拉閘限電”,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陸媒《中國新聞周刊》10月4日的報道引述專家稱,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伴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力係統以及需求側電氣化程度的提高,電力負荷的峰穀差勢必逐年增大,“尖峰負荷”現象將更加顯著,預計“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期間,更大範圍、更深程度的缺電現象將頻繁出現。

報道指,多位受訪專家指出,東北限電其實與“能耗雙控”無關,東北上半年的經濟增速比全國慢一些,完成指標沒有什麽困難,而它的原因隻有一個:電力供應不足。

從2016年到2020年底,中國煤炭退出產能超過10億噸。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指,在去產能之前,中國的煤炭年產量大約是50億噸左右;去產能後僅有大約37.5億噸。此外,自去年開始,受產煤大省內蒙古涉煤反腐“倒查20年”;對煤炭開采安監、環保力度增大,以及超能力生產入刑等因素影響,大量煤炭產能被壓縮。

而在需求方麵,從2017年至今,中國煤炭消費量再次出現回漲,恢複到了年消費40億噸左右,而這兩年釋放的先進煤炭產能大約2~3億噸。因此,煤炭總量的供需依有差值。

東北地區方麵,煤炭資源日趨緊張。據媒體統計,2020年黑龍江、遼寧、吉林原煤產量合計0.93億噸,較2016年的1.13億噸下滑約17.7%。長春工程學院電氣工程係副主任周景宏指,近幾年東北缺煤已常態化,有些發電廠在年初價低的時候就開始儲下一年的煤,避開市場波動。

與此同時,進口煤價格同樣暴漲。近一年來,國際動力煤價格已經增長數倍。動力煤進口長期占國內使用量的5%~10%。中國今年從蒙古、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量有所減少。今年1~8月,中國進口煤炭1.98億噸,同比下降10.3%。

報道又引述黑龍江一家大型火電發電廠前廠長指,在今年冬天,他覺得黑龍江煤、電保供有點難。一方麵,黑龍江本地煤炭年產量減少,而從俄羅斯進口的煤也因疫情而減少,且因為賣價更高,俄羅斯煤更多通過海運通道流向南方。此外,今年還可能是個冷冬。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馮永晟表示,由於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的特點,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伴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力係統以及需求側電氣化程度的提高,電力負荷的峰穀差勢必逐年增大,“尖峰負荷”現象將更加顯著,預計“十四五”期間,更大範圍、更深程度的缺電現象將頻繁出現。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陸媒:更嚴重的缺電將在“十四五”期間頻繁出現

相关推荐: 民調:為數可觀選民後悔投拜登 若今天投票川普會壓倒性獲勝

阿富汗局勢已經重創拜登民意支持。   圖:翻攝白宮臉書(資料照) 塔利班15日攻陷阿富汗首都,不僅重創美國國際形象,也讓拜登總統的民意支持陡降。《拉斯穆森報告》(The Rasmussen Report)稍早公佈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有相當可觀的選民後悔投票給拜登…